作为一个Web3项目,因为让人们赚到了钱,所以即便是无比中心化又如此明目张胆的操作却很少有人指责,反倒是得到了众多买家的称讚,甚至有人说这是在建设社群,这个操作让“社群变得更加和谐”,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在Crypto领域,当我们提到“分片”时,人们通常想到的是区块链分片技术。分片可以让区块链交易处理速度大大提升,区块链研究者HITer将其比作一条高速公路新开设了无数个收费口,人们不需要在一个收费口排起长队。
何一:监管合规是大势所趋,Binance并未出于自身目的动用用户资金:6月28日消息,Binance 联合创始人何一近期在迪拜接受了彭博社的专访,对于 SEC,甚至世界各国市场监管机构近期对 Binance 的一系列监管动作,何一表示,Binance 尊重监管机构的态度,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加密货币的发展,我理解监管的总体意图是好的,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全球监管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这不是喊几声斗争口号就能解决的事情。
在何一看来,Binance 提供的透明度比批评者声称的要高,并且一直在与美国监管机构合作。与针对 FTX 的指控不同,Binance 并未出于自身目的动用用户资金,也没有使用其原生 BNB 代币作为贷款抵押品。
在被问及和 CZ 是否考虑过没有他们的 Binance 时,何一表示,我和 CZ 都有正在接受培训的后备高管,目前暂时拒绝透露他们的姓名,我想我们会没事的。[2023/6/28 22:06:28]
这是TheSaudis团队在Discord中发布的一条公告。简单来讲,一个科学家在TheSaudis开启FreeMint时将一大批NFT收入囊中,并在TheSaudis价格上涨时一路挂单出货,而TheSaudis团队发现后便採取了行动,将这二百多个NFT锁定起来,科学家只能挂单但无法卖出。
Uniswap社区未通过费用转换提案:金色财经报道,Uniswap社区未通过费用转换提案。投票于5月25日重新开放后,现已结束,超过45%的人支持免费,而42%的人支持收费。该费用相当于v3池中池费用的1/5。超过4000万个UNI代币参与了投票。社区成员可以选择向流动性提供者收取相当于所有Uniswap V3池中池费用的1/5、1/6或1/10的费用,或者根本不收取转换费用。[2023/6/2 11:53:12]
其实,随著NFT逐渐破圈,越来越多的项目方会在发售时设计各种机制来防止科学家通过一些技术手段铸造大量NFT,以此避免科学家为了获利而批量出售NFT时对于市场价格的影响。人们常常将NFT视作虚拟资产确权的标志,既然是自己的资产,那在二级市场交易便应当是自由的,但TheSaudis团队的这一“惩罚措施”不禁让人产生质疑。
彭博社等多家媒体反对FTX隐瞒非美国用户身份:金色财经报道,一些主流媒体反对加密货币交易所FTX在破产程序期间隐瞒非美国客户身份的尝试。
在4月4日向特拉华州破产法院提交的一份文件中,彭博社、英国《金融时报》、《纽约时报》及其母公司道琼斯公司(Dow Jones & Company)共同反对对客户姓名进行编辑,认为媒体和公众“有权查看破产文件”。
尽管FTX的债务人能够要求在破产申请文件中删除债权人的名字——而且已经这样做了——但媒体认为,FTX及其客户未能“证明这种保密是合理的”。
FTX.com非美国用户特设委员会在2022年12月28日提交的文件中称,公开泄露非美国用户的姓名和私人信息,使他们容易受到身份盗窃、有针对性的攻击和“其他伤害”。
在最近的文件中,媒体认为,如果基于FTX和委员会所声称的理由,允许对用户信息进行“永久封存”,那么“在几乎每一个破产程序中,封存客户的姓名都将是例行公事”。[2023/4/6 13:48:13]
经纪公司Benchmark将嘉楠股票视为对比特币的间接投资,目标股价为 9 美元:6月9日消息,经纪公司 Benchmark 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买入比特币采矿硬件制造商嘉楠(股票代码:CAN)是投资比特币增长的一种间接方式,因为它受益于成为“寡头垄断比特币采矿设备行业”的第二大参与者。Benchmark 表示,凭借 4 亿美元的现金和一项新的采矿计划,嘉楠处于周期性反弹的有利位置,此外,1 亿美元的股票回购将有助于支持该股度过“当前的加密货币寒冬”。Benchmark 对嘉楠做出买入评级,目标股价为 9 美元。
截止周二美股收盘,CAN暂报3.97美元,日涨幅4.2%。(Coindesk)[2022/6/9 4:12:58]
在TheSaudis这条推特的评论区,部分围观群众纷纷留言表示这“太过于中心化”,他应当享有“交易自由”,而对于这些言论,一些用TheSaudisNFT当作头像的网友给出了如下回覆:
「如果项目方不锁住这些NFT,价格就会崩盘。」
作为一个Web3项目,因为让人们赚到了钱,所以即便是无比中心化又如此明目张胆的操作却很少有人指责,反倒是得到了众多买家的称讚,甚至有人说这是在建设社群,这个操作让“社群变得更加和谐”,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实在是很难追本溯源,不知道从什麽时候开始人们对于项目是否去中心化都不再看重,也不在乎自己可以对持有的NFT行使什麽权利,只关注这个项目让自己赚了多少钱。至于被项目方锁住无法交易的NFT,反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于是价格涨上去之后,Holder说:“我太爱这个项目了。”;价格涨上去之后,一些媒体和KOL开始帮这个项目叙事;价格涨上去之后,人们开始议论这个社群凝聚了强大的共识。
在一开始,共识指的还是对于项目方价值观的认可,希望与项目共同成长,而到现在,人们对一部分项目的共识也变成了“我们都觉得会涨价”或者“项目方会让我们赚钱”。前不久看到一篇网友自己写的对某项目的研究分析,文章中大段描述了项目资讯,而在最重要的分析部分,作者把重点放在了“项目方大概率会拉盘”这一点。
其实,建设社群、体验文化、赚钱,无论是哪种行为产生的“共识”没有谁对谁错之分,只是共识分片的结果。而在对某个项目的整体共识中,这些共识分片也似乎并不存在著短板效应。
于是我们看到,当地板价高达100ETH、有著巨大影响力的BAYC被人指出可能在宣扬纳粹主义时,人们自发地反驳这些理论,虽然价格短时下跌但也很快恢复原样;Wonderpal等曾经十分热门的项目虽然在市值管理方面不尽人意,价格大幅回落,但是仍然保持著良好的社群氛围,举办的活动也有不少人愿意参加;Mfer在创始人Sartoshi宣布隐退后,有人说这相当于Rugpull,但mfer社群依旧维持著自治,并在Web3世界中继续彰显著巨大的影响力。
来自金钱名望、社群与文化的共识虽然是不同的分片,但同样影响著项目本身,三条道路跑通一条就足以让项目拥有长期发展的基础。还记得文章开头的比喻吗,驾车通过一个收费口就够了,你不需要把每个收费口都走一遍。
当我们能理解共识分片之后,便不难理解Flipper、DiamondHand、Builder三种角色在Web3世界中存在的价值。Flipper为项目提供著流动性,鑽石手则是一个项目最坚实的基础,Builder则通过自己的建设为项目传播著更好的口碑。曾经人们对这三种角色有过不小的争论,似乎想要论证三者存在著优劣关係,但其实他们只是在对一个项目共识的形成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分片。
当我们在谈论“共识”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麽?也许我们现在可以给出一个答案。
来源:blocktempo
来源:金色财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