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不少Web3+品牌的东西,挺看好这个方向,但理解尚浅,不成体系,先零散说说见闻。
市场状况
大部分大品牌都成立了总部级Web3工作组以制定和执行Web3战略。大有「这玩意行不行我不确定,但这趟车我得先在上面」的感觉。几乎所有品牌把Web3战略视为市场工作的一部分,CMO如果不知道点Web3的东西估计是没脸出来见人的。
已经有100多个知名品牌尝试过NFT试验。大多数已试验过的玩法都很(bu)原(kao)始(pu),还在学习和摸索的早期,但通过看近期的品牌打法以及了解到的一些计划中但尚未发布的东西,能明显看出玩法在快速进化。
Celer Network:已修补Jump Crypto部门披露的漏洞:金色财经报道,跨链互操作性协议Celer Network周三表示,它修补了Jump Crypto部门首次披露的漏洞。?在Celer和Jump Crypto发布的博客文章中,详细说明了Celer的State Guardian Network (SGN) 中的一个漏洞,SGN是Celer用于安全授权不同网络之间交易的权益证明区块链。如果执行,该漏洞可能允许恶意验证器节点提交足够多的关于网络状态的欺诈性投票,从而进行改变。
Celer强调,由于漏洞的存在,没有资金损失。该漏洞无法公开访问,在发现时没有资金面临直接风险。[2023/5/25 10:38:25]
Web3原生玩法的消费品牌正在涌现,并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在探索。Web3的原生消费者一代也快来了。
ChatGPT打破TikTok最快突破1亿月活产品记录,仅用时不到3个月达成:2月3日消息,据瑞银集团的一份报告显示,在ChatGPT推出仅两个月后,它在2023年1月末的月活用户已经突破了1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根据Sensor Tower的数据,TikTok达到1亿用户用了9个月,Instagram则花了2年半的时间。该报告援引分析公司Similarweb的数据表明,1月期间,ChatGPT平均每天大约有1300万独立访客,这一数据是2022年12月的两倍之多。
此外,Worldof Engineering整理的一份达到全球1亿用户所用时间排名显示,iTunes达到1亿用户用了6年半、Twitter用了5年、Meta(Facebook)用了4年半、WhatsApp用了3年半。[2023/2/3 11:45:58]
针对传统B端客户的Web3SaaS平台开始涌现,产品逻辑和表达是企业CIOCMO更熟悉的打法,而不是加密圈熟悉的打法,这类项目也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以Hang为代表。但执行Web3计划仅仅靠一个nocode平台远远不够,大部分品牌需要end-2-endservices,咨询+战略+系统定制+实施+持续支持。
纽约律师事务所Bragar Eagel & Squire已对矿企Iris Energy提起集体诉讼:金色财经报道,纽约律师事务所Bragar Eagel & Squire已对矿企Iris Energy提起集体诉讼。据称,Iris的比特币挖矿业务通过区块奖励和交易费用的组合赚取比特币,这些设备来自称为“矿工”或“比特币矿工”的专用计算设备的运营,并将这些比特币兑换成美元等法定货币(“USD”)或加元(“CAD”)每天计算。但事实是其用于抵押借款的矿机本身并没有办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来偿还贷款,且该批矿机的市场价值已远低于贷款的本金。
此前报道,去年12月12日,比特币矿企Iris Energy股东对Iris Energy发起集体诉讼,起诉书指控Iris Energy违反了《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法》。[2023/1/9 11:02:21]
各类Web3agency在大量涌现,但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agency自己也不会玩,相当比例的agency还在讲说成功操盘过哪些NFT,我们能帮你把一套NFT的发行搞的多热闹。然而品牌用炒图圈熟悉的方式发一套头像类或Pass类NFT是我能想象到的最拙劣的Web3打法,哪怕买个猴子做联名都比这个要优雅。事实上大部分品牌也并不想这么做,但自身没人懂,也找不到真正优秀的agency来一起做方案,中间存在巨大gap。
野村控股旗下Laser Digital将于明年Q1推出加密交易平台:11月8日消息,野村控股加密风投部门 Laser Digital 宣布将于 2023 年第一季度推出独立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将包括高频交易、做市和自营交易等业务,以满足机构客户、家族办公室、高净值个人和对冲基金的需求。Laser Digital 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将其团队人数增加至 55 人。[2022/11/8 12:34:01]
Agency的服务内容上正在快速进化,从形态上也在进化,已经诞生了有模有样的DAO形态及合作社形态的web3agency。一些我们想象不到的玩家也来了,前段在一个相关的讨论组里碰到了时代周刊的总裁Keith,聊完发现原来他们也在做Web3Agency,Web3部门不算技术都已经有20位员工并且还在猛招人。但他们非常挑客户,只做少量精品case,深度介入,并需要提前对好价值观,从这点来说,时代周刊不仅是帮助web2品牌做web3onboarding,他们做事的方式也已经非常Web3化,社区+价值观+文化优先。
其他传统服务机构也在进入。一位朋友在争取某个五百强服装品牌的Web3case,和他竞争的是埃森哲和麦肯锡。
品牌如此关注Web3原因何在?
Cookies正在面临被淘汰,这将深刻的变革现有的digitalmarketing,这是CMO们如此fomo的原因之一。但这只是浅层原因之一。不同的品牌对Web3有不同的理解和侧重点,但一圈看下来,核心大多集中在社区,共创,开放这几点。Web3社区中品牌和消费者的关系不再是台上台下的关系,而共创更加从底层上打破了社区和品牌的界限。
品牌的Web3范式转移之一是从建立最小可用品到最小可行社区。在Web3中建立和维持社区将要求品牌重新思考他们对消费者关系的一切认识。品牌需要从舞台上走下来,以接近消费者。消费者也不只是消费者,而是Web3中各微型社区的居民。品牌必须考虑如何和社区互动,如何培养他,以及如何为社区提供价值。尽管社区对互联网来说并不新鲜,但相对于没有ownership的Web2社区,社区的潜力被激发,在Web3空间中发挥的作用要大得多。
在社区优先的战略下,CMO的绝大部分工作可能会被CTO替代。不是技术的CTO,而是代表信任的CTO,首席信任官。他们的工作将是创造信任,让社区成员愿意并能够融入到社区。未来社区就是品牌,品牌就是社区。这在传统品牌里还看不到,但一些原生Web3品牌已经有苗头。
说了这么多marketing的东西,但在我看来品牌做Web3其实不是marketing。对于消费者,Web3不只是关于token或NFT的,它是一个新的开放互联网,消费者可以带着他们的数字资产和数字身份沉浸在肉宇宙以及元宇宙的世界中无缝穿行,这是消费者行为的底层变革。而这些数字资产数字身份所带来的所有权,组织形态、协调能力以及释放的创造力,也在挑战传统从上到下的商业创作模式的根基。
来源:金色财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