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招Libra挑战,央行“精细画像”数字货币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原文标题:《接招Libra挑战央行“精细画像”数字货币》作者:李晖

自今年6月下旬Libra白皮书发布后,由于其锚定一篮子主权货币做信用支撑的野心,全球均对此保持高度关注和警惕。在此后的两个月中,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不同形式对Libra密集表态。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官员首次公开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已经“呼之欲出”,并对其雏形画像进行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描述。

上述进展被舆论认为是应对Libra严峻挑战之举,也是持续推动数字货币的阶段性成果。

从监管层的应对看,一方面清晰监管逻辑,将Libra视作外币纳入我国外汇管理整体框架;另一方面加紧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动,抢占数字货币领域话语权。

一位长期关注央行数字货币研究的国有大行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Libra的横空出世是否能让央行对市场化主体打开一定的“口子”,可能是未来最具期待性的看点。

DC/EP冲刺

“央行数字货币DC/EP(DigitalCurrency/ElectronicPayment,央行研究的数字货币名称)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五年,从去年开始,相关人员已经是‘996’了,系统开发可以说呼之欲出。”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近期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表示。

俄罗斯数字资产法修正案旨在允许挖矿、禁止加密货币交易和广告:11月19日消息,俄罗斯立法者建议对现行法律“关于数字金融资产”进行修改,以监管加密货币挖矿,同时禁止加密货币在该国流通。该立法还禁止加密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非定向广告。

经过数月的审议,俄罗斯继续努力为加密货币建立更全面的监管框架。这方面的最新举措来自议会下院国家杜马的一批知名代表,包括金融市场委员会主席Anatoly Aksakov。

立法者提交了一项法案,修改自2021年1月起生效的法律《关于数字金融资产》。根据拟议的条款,加密挖矿活动将由政府指定的特别机构监督。行政权力还将与俄罗斯中央银行协调,确定对希望涉足该行业的法人或个体企业家的要求。如果通过,新立法将禁止广告或其他形式向无限受众推广加密资产。(News Bitcoin)[2022/11/19 22:06:39]

如果从近年来对数字货币的持续研究和实践看,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说是全球央行中对数字货币探索最为积极并富有前瞻性的机构之一。公开信息显示,央行自2014年即已经开始针对数字货币进行研究。2016年5月,央行宣布将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强化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2017年12月,数字货币研究所挂牌成立。

Core Scientific再次提高比特币挖矿托管费率:金色财经报道,两位知情人士表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矿商Core Scientific已将托管费率提高到每千瓦时不到10美分,这是该公司的最新一次提价,由于能源成本飙升,Core Scientific最近几个月将其费率提高了20%-25%。

托管是数据中心为加密矿工提供的一项服务,客户可以存储他们的采矿设备并支付一定费用来挖掘数字资产,而无需自己构建基础设施。Core Scientific同时拥有托管和挖矿业务,最近的收益报告显示,该公司的托管业务正在经历亏损。Core Scientific一位发言人拒绝对具体细节发表评论,但表示“增加的电力成本会转嫁给客户,虽然电力成本一直在上升,但我们确实预计未来电力成本会再次下降,这将反映在我们未来的费率中。”[2022/10/22 16:35:19]

事实上,在更早之前,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已经有阶段性成果。记者注意到,《中国金融》2016年第17期曾推出“央行数字货币研究与探讨”的17篇文章专题,反映了“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团队”对数字货币的发展方向、原型构想、技术路径选择、法律依据以及对货币政策影响等关键问题的研究成果。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重点突出元宇宙等新赛道:8月28日消息,科创板日报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展示量质齐升,将重点突出元宇宙新赛道。世博中心主会场重磅呈现元宇宙核心展,从虚拟体验和现实展示两个维度,展现AI+元宇宙全产业生态链,包括底层算力芯片、沉浸式全息影像技术、脑机接口、新一代数字工具、智能交互终端等;业界领先的AI大模型、智能手术机器人、智能驾驶商用车等重磅产品也将亮相。[2022/8/28 12:53:48]

前述国有大行人士向记者透露:在早期研究阶段,央行多个司局甚至支付清算协会对此领域均有参与,数字货币的方案有几种方向,决策者也经过了选择的过程。在现在这个时期发声,确实有应对Libra的考虑。

可以肯定的是,在Libra推出前,央行对于数字货币的模式方向早已有方向性结论。穆长春此次的精细画像中,DC/EP的双运营模式、中心化管理、M0替代等在方向上与2018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发表的《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几点考虑》一文保持了一致。

一些值得注意的信号是,从2017年末到2018年中,监管持续打击虚拟货币ICO风险,市场对于数字货币的讨论明显降温,而仅围绕区块链底层技术的实践。

DeFi协议Backd完成356万美元融资,Advanced Blockchain AG领投:6月20日消息,DeFi协议Backd宣布完成356万美元融资,Advanced BlockchainAG领投,Spartan Group、Maven11、Struck Crypto、Apollo Capital和Divergence Ventures参投。

Backd通过部署反应性流动性池来最大化DeFi用户资产复合收益,通过Backd的收益聚合流动性池和操作的核心协议架构,自动将流动性委托给外部协议,继而提高资产效用和效率。(Cointelegraph)[2022/6/21 4:41:12]

但Libra的横空出世带来了一些变数——虽然其架构和路径以及使用场景均与CBDC不同,但其超越主权货币的野心在敏感的国际关系背景下分外刺眼。前述国有大行人士透露,在Libra推出以来,这种对数字货币的讨论明显重启,一些币圈人士也希望在舆论上进行渲染。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前述论坛发言时也表示:

“Libra锚定一蓝子货币的走向,未来实质上是锚定美元,跟美元密切相关的话不仅仅是经济金融问题,甚至会带来一系列复杂问题。”

马来西亚投资公司HWGC Holdings将以1.5亿美元收购两家区块链公司:4月24日消息,马来西亚投资公司HWGC Holdings宣布收购两家区块链公司,即HWGG Capital和Fintech Scion,进一步改进其在金融科技行业基于区块链的创新。该交易的总价值估计约为1.5亿美元。(Coingape)[2022/4/24 14:45:40]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对Libra的分析文章中指出,Libra构建了锚定美元等一篮子法定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货币篮子构成中,人民币被明确排除在外。正是这一安排,凸显了其与以人民币为基础的各种货币金融安排形成正面竞争的明确立场。

对此,央行也快速对其进行了回应。在应对策略上,一方面是监管态度的重申。包括穆长春和国家外汇局总会计师孙天琦均先后表态:

一是将Libra视作外币,必须纳入我国外汇管理整体框架。

二是除国家另有规定极少数情况外,我国境内必须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绝不能出现在数字环境下境内交易的Libra化或者是美元化。

三是跨境金融服务必须持牌经营,金融牌照必须要有国界。

但孙天琦也表示:

Libra或许会成为促进改革开放的一股新推动力。

火币中国CEO袁煜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央行数字货币DC/EP和Libra的功能并不相同,目前不在同一维度竞争,但是其仍然对Libra有影响——DC/EP可扩展性很强,并没有规定技术路线,是技术中立的,未来可能会有基于区块链发行,且能够适应国家对于资金的监管,如果能够进行全球流动,可以应对Libra带来的影响,也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

支付体系冲击与路线待明确

不同于对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同样积极的英国和瑞士,中国的电子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已经非常发达,为何要在此基础上推出数字货币?

事实上,在早期央行投入研发时,既有对趋势的把握也存在对市场挑战的应对。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蔡凯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央行数字货币是作为M0的替代,

但其和目前移动支付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不是替代而是平行关系。传统支付更依赖账户体系,不同运营方的电子钱包之间的转账有障碍,防篡改能力也比较弱。

在袁煜明看来,从小额零售支付的场景和用户的角度看,央行数字货币和移动支付的功能类似,但两者并不是替代的关系:一方面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对货币流动进行更好的掌控监管,另一方面也可以脱离银行账户进行价值转移,使得用户直接可以进行匿名可控的交易。而从货币的角度来说,央行数字货币是替代M0,即流通中的现金,而目前的移动支付,两个账户之间的划转其实只是支付商总账户中的数值变动,其背后的资金更倾向存款或者货币基金,是M1,两者在货币类型上并不相同。

不论是Libra还是DC/EP,目前可以预估最明显的影响仍是对现有支付清算体系的冲击。在伊春论坛上,中国银联董事长邵伏军就表达了这种担忧。在他看来,虽然DC/EP的双层运营体系是确定的,但在体系之下也存在不确定性:

一种模式是,区块链技术覆盖数字货币的发行以及流通的全过程,DC/EP交易的转接由区块链网络协议直接完成。这种模式下支付清算机构会被边缘化。

而另一种相当于双重投放体系中,代理发行机构发行DC/EP是有自己的标识,支付清算机构通过对现有网络改造来支持转接清算,类似港币的模式,相当于现有银行账户体系中多了一个数字货币账户。

但上述国有大行人士认为,这种方式对现有体系影响最小,但实质上就没有太多新意。一位清算机构研究部门人士告诉记者,从业务上看,支付清算机构能为数字货币的双层投放架构带来更多灵活性;从技术上看,区块链未必是数字货币的最佳实现技术。总的来看,支付清算机构不应该会缺席,但也存变数。

针对Libra的讨论中,目前一个一致的观点是其会对中国类似支付宝、微信支付这样的移动支付巨头的国际化形成打击——因为Libra是从底层到账户到支付的完整设计,有自己的流量,场景,闭环系统。但如果反过来看,目前中国移动支付和互联网寡头也拥有了相关技术水平和闭环生态,如果以市场化的形式去与libra博弈,又是否具有可能?

事实上,此前蚂蚁金服和腾讯在Llibra出现后已经纷纷表态,蚂蚁金服区块链业务相关负责人在一次采访中也向记者表示,类似技术其实在蚂蚁金服的跨境支付中早使用。而公开消息显示,马化腾曾在微信朋友圈点评称,“技术都很成熟,并不难。就看监管是否允许而已”。

但在蔡凯龙看来:以目前的监管框架看,监管对市场化主体发币的态度是不支持的,这也是为什么央行加速推出央行数字货币的原因之一。这些机构都表态专注于底层区块链技术,因此短期内推出机构的数字货币的可能性极小。

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车宁对此则持一种审慎乐观态度:未来有可能出现数字法币和数字货币并存的状态。在他看来,中国市场主体是否可能存在类Libra探索可能与三方面相关:第一,监管科技相应能力是否到位。第二,这种“试验”是否会对现有生态造成影响。第三,是否存在侵蚀主权货币的可能。

但一个需要关注的背景是,全球范围内目前均对大型科技公司参与金融保持警惕。据外媒报道,今年7月美国一项名为《让大型科技公司远离金融业务》的立法草案就已分发至众议院。而在国内,《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也透露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思路。从这些背景看,央行数字货币的冲刺,亦是在与国内外的市场力量进行赛跑。

Libra的出现,是否会对央行对于市场化机构探索采取新的思路?王信在前述论坛上就提到:假如说我们也支持我们的机构,发行类似Libra这样的中国版的数字货币,那么它的应用范围应该是怎样的,它主要是用于国际领域呢,还是也可以在境内广泛使用,它对我们现行的人民币有怎样的影响?

这种假设是否有成为现实的可能?目前仍没有答案。毕竟在可预见的未来,数字法币甚至数值货币仍会长期与现金并存,新的监管思路和政策落地也会是长期过程。前述清算机构研究部门人士就认为:

在替代现金甚至移动支付上,目前的电子支付形式已经非常成熟和市场化,匿名对消费者来说是不是个硬需求?至少目前看不到大规模替代的可能。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Filecoin从Libra看数字货币的研究视角

近期,关于Facebook的Libra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热议。然而,虽然各种研讨非常热闹,但是却经常出现“鸡同鸭讲”的现象,亦即缺乏有效的研究共识。所谓共识并不意味着必须形成一致性观点,而是指应该具有讨论问题的共同基础与视角.

Gateio匿名加密货币的技术对比

本文宗旨在于简要概述当今主流加密货币中实施的匿名机制区块链匿名是一个特别困难的事情,因为公共区块链的设计使得所有的交易都是透明的,加密货币的供应可以被公开验证.

[0:0ms0-2:5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