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真本聪
币圈是一个鼓励创新的地方。Solana是一个例子。它的高估值和高溢价主要是因为其底层堆栈独有的共识协议PoH(ProofofHistory)以及其七大技术创新。综合来看基本面较好:底层技术创新,团队技术背景,工程开发能力,顶级资本加持。
值得单独拎出来说的几点:
Multicoin的支持。Solana是Multicoin最新宠幸的妃子。可以看看Multicoin写的Solana奶文《从中本聪共识和tendermint谈起,读懂时间与状态分离的意义》。文章整体是偏技术流的科普文,主观发表的意见较少。一看才知道是Kyle的小弟写的。那就说的通了.....
双重验证者的的机制设计。Solana系统中参与治理有两种身份:验证者和复制者。前者参与共识出块,收益10%左右,硬件要求高。后者不参与共识出块,负责数据分布式存储,收益3%左右。
鲍威尔:如果有必要,美联储准备加快加息步伐:金色财经报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如果有必要,美联储准备加快加息步伐。通货膨胀有所缓和,但回落过程可能坎坷不平。政策发挥全面影响还需要时间,劳动力市场仍然极度紧张。持续提高政策利率可能是适当的,以便立场足够严格,随着时间的推移让通胀回到2%。历史告诫不要过早放松政策。最终的利率水平可能会高于预期。[2023/3/7 12:47:42]
专门提到这一点,是因为在上周的CosmosAMA中,我们问Chjango,作为一个愿景是做区块链中的互联网的项目,相比于比特币和以太坊几十万的节点,Cosmos的300个节点是不是有些少。Chjango回答未来不排除会有更多的全节点,但这些节点不会参与共识,只是存储区块链数据。
这和Solana的双重验证者的思路不谋而合。双重验证者的模式可能是未来PoS网络的一个趋势:少部分负责出块和验证网络的节点,以及大部分负责存储区块链全网数据的节点。
ConsenSys高管:如果项目成功,Libra可能会成为吸引开发者的“磁铁”:ConsenSys的金融科技和DeFi联合负责人Lex Sokolin担心,从长远来看,Libra coild会对开源密码技术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他表示:“今天,除了以太坊以外,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开发去中心化软件了。” Sokolin表示,Libra可能会改变这种情况,因为开发人员可能会抓住机会,在一个“资产和用户都比当今网络多10万倍”的平台上工作。他说,如果该计划得以实施,它在华盛顿特区可能会带着一种合法的气氛。(The Block)[2020/5/17]
如果所谓的三角困境是无法打破的一个定理的话,意味着市面上宣称打破三角困境的项目只是一种营销手段,也意味着区块链项目一定是参与共识的节点越多,性能越低的,那么双重验证者是未来比较好的一个折中解决方案。
测试网验证者的声誉。这也是判断一个PoS项目是否有潜力的指标之一。下图是Solana举办的测试网线下会议SOLCON的截图,从图中可以得知,Solana的所有验证节点都是国外的专业权益质押服务商,且全都是Cosmos的节点。
以太坊2.0项目负责人:如果以太坊2.0是单客户端,主网已经上线了:在本周召开线上共识大会上,以太坊2.0项目负责人丹尼·瑞恩(Danny Ryan)称,以太坊2.0客户端范例是该项目耗时如此之久主要原因之一。据了解,当前以太坊2.0有七个客户端,分别是:以太坊基金会Trinity、Prysmatic Labs的Prysm、Sigma Prime的Lighthouse、Status的Nimbus、ChainSafe的Lodestar、PegaSys的Teku、以及Nethermind的Cortex。
丹尼·瑞恩透露,如果是单客户端,即使其中存在严重Bug且发生故障,网络仍然可以继续前进,因为大多数节点有可能不在这个客户端上运行。但是多客户端则需要耗费更长时间才能确定问题所在。用丹尼·瑞恩的话说,多客户端范例导致交易传输到主网更加复杂,如果以太坊2.0使用单客户端,说不定现在已经主网上线了。(The Block)[2020/5/14]
动态 | 如果桥水基金在2012年初就投资比特币,其回报率将超15000%:Bridgewater Associates(桥水基金)创始人、亿万富翁Ray Dalio管理着一家规模400亿美元的基金,但据彭博社报道,该公司今年的表现不佳。他的Pure Alpha II基金在近10年前启动时回报率极高,但此后一直低于同类基金。Bridgewater约有200人负责客户关系,相当于每1.7个投资者就有一个人负责。 数据显示,Dalio的旗舰基金自2012年初以来的年化回报率为3.8%,去年的回报率为15%。对此,中本聪研究所所长Michael Goldstein评论称,如果Dalio从2012年初开始每周投资一次比特币,那么这只基金的涨幅就会达到15607%。当然,3.8%的回报率已经不错了。[2019/12/5]
DEX在过去的两年里一直处于瓶颈状态:去中心化交易所IDEX被戏称为Erc20垃圾币的,虽然常年在DEX交易量上保持前三的位置,但是一直没有自我突破,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只支持Erc20的代币,而Erc20上垃圾币居多。同时IDEX本质上算是半中心化的交易所。去中心化程度还远远不够。技术上很难自我迭代和更新。
声音 | Lee Myeongcheol: 如果所有资产通证化,将促进市场规模巨大增长:据布洛克科技报道,由BLOCK GLOBAL, Dconference,Coinin主办的2019区块链投资者峰会于4月30日在韩国首尔举行。Lee Myeongcheol在会上表示:由于流动性,产权细分,低成本等原因,机构投资者等新挑战者不断增加对数字资产的投资, 目前数字资产相关金融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他强调了在数字资产金融服务阶段保管数字资产的重要性,并表示如果所有资产通证化,将促进市场规模巨大增长。此外,他指出政府的监管对行业非常重要,IBM提供的Secure Service Containers是目前市场级别最高的服务。[2019/4/30]
使用过IDEX交易所买币的朋友应该能有体会,在流量高峰的时候是非常卡顿的,而所谓的流量高峰,也仅仅是将近万人左右。
DEX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技术上的突破。和互操作性的结合。去中心化的程度....
而Solana自我宣称的就是聚焦于DEX领域,想做出一款性能超强的DEX。这是这个项目值得期待的地方。但如果最后Solana在DEX领域没有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我想投资者应该不会买账。
接下来说说Solana需要面临的挑战:
因为Solana想自己造轮子,所以还是公链的那些共性问题:网络效应、开发者生态、同类竞品的激烈竞争。
我们暂且预设Solana的底层技术以及7大创新技术在未来被证明是可行的并且投入实际应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开发者会迁移至Solana生态:被验证可行的高性能底层链并不意味着能够捕获开发者生态的价值。
为什么以太坊在性能遭遇瓶颈的情况下,还拥有最强大的开发者生态。首先是因为同行衬托,其他公链真的太不能打了。第二是因为以太坊的底层经过时间验证是非常安全的。第三点承接第二点,是很多细分领域对安全性要求高于性能,典型的就是DeFi。而DeFi是未来最有潜力的方向之一。
所以Solana就算做出来了,它也就是一个在各个性能指标上达到巅峰的底层公链。仅此而已。我们已经过了为性能和TPS而轻易高潮的年代。
可如果Solana的创新技术最终被证明是不可行的呢。很多人质疑它的PoH共识技术难度太大,根本做不出来。这种质疑完全是合理的,因为有很多项目有前车之鉴:Cardano和Rchain等。这些项目主网迟迟不上线。你说团队在偷懒,不在努力开发吗?也不是。其实是因为之前牛逼吹得太大了,一下子很难实现,结果就是迟迟推延主网。所以对Solana的怀疑的点在于:主网是否能准时上线?上线后性能是否能达到预期?目前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另外一点担忧的是Solana未来的上币方式。我希望Solana不要通过IEO的方式上币。虽然我觉得这不太可能。
昨天币安的Launchpad刚刚宣布了上线Kava,Kava是Cosmos生态的跨链Defi项目。项目整体质量算中等偏上吧。感觉未来的趋势还是质量过得去的项目会选择IEO上线的形式。
尽管IEO对上线二级市场后的币价走势有负效果,但是权衡各方利益、综合来看仍然是很好的一种上币方式(当然了副作用还是要转嫁给二级市场投资者)。
最后想聊一聊分片的事情。在Solana的CEO安东尼接受链闻的采访内容里,安东尼说:
“我认为分片只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计算机科学问题。目前为止,没有人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哪个数据库可以真正算得上是分片,甚至Vitalik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真的非常非常难。”
有人把这段话发给了V神,V神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已经说了2年我们怎么做分片,细节改了,基本方法没改。不知道怎么能说分片是一个还没解决的问题。”
但这里其实有个问题,就是如何定义“解决问题”。因为ETH2.0尽管一直在加紧开发,但不可否认它还没做出来。不知道还没做出来的东西能不能称作被解决的问题,或者V神的意思是分片在理论上已经被他们解决了。
以及关于Solana的另一个质疑:Solana宣称的“NoSharding”是否更像是一个营销术语:通过可以标榜自己不是分片以此来达到宣传效果。
安东尼在链闻的采访中继续有说:
“我认为我们将看到几种不同的分片解决方案,对网络的几个性质的取舍关系非常不同。是的,我们将看看哪一个真正为使用增加了价值。”
“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并不是我们反对分片,只是分片太难了。严格来说,我认为网络不需要扩展。好的,我认为我们已经证明了没有它也可以扩展网络,低费用、高吞吐量和低延迟都无需分片。”
“我们将看看以后会发生什么,我的朋友许多人都在像NearProtocol类似的项目中从事分片工作,他们离我们办公室只有一个街区。他们非常聪明,在解决这个问题上非常努力。”
总结一下安东尼的观点:
1.我们不是反对分片,我们嫌分片太烦,太难。我们懒得做分片的那一套。但是我们有更牛逼的解决方案,PoH历史证明机制。
2.虽然分片很难,很繁琐,但我也没有全盘否定,所以我仍然支持像NearProtocol这样的分片项目去探索分片,我很期待你们究竟能不能做出来。做出来算我输。最后一句话是我自己加的。
关于NoSharding。个人观点,我觉得无论NoSharding是不是营销属于偏多,Sharding和PoH,就是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谁最后能做出来,能投入实际应用,能符合理论预期,然后有生态开始建立,哪种方案就牛逼,难道不是吗。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