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LongHash
编者注:原标题为《即将实施的改进方案或将大大提升比特币隐私》
比特币的隐私性一直是个让刚进场的新人困惑的话题。一方面,对活跃在暗网以及其他非法网站的用户来说,加密货币一直是支付方式的首选,很显然他们需要隐藏自己的金融活动。另一方面,区块链上又记录着比特币网络自诞生以来的每笔交易,且所有人都可以查阅。
也就是说,比特币的隐私现状其实很复杂。虽然现在有WasabiWallet和SamouraiWallet这样的钱包可以帮助用户提高匿名性,但显然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现在有两项比特币改进提案在审核中,即Schnorr和Taproot,如果它们能达成网络节点的共识,那么这个问题的解决或许可以朝正确的方向再迈进一步。
什么是Schnorr和Taproot?
Schnorr能够为借助多签技术安全性的用户提高隐私并降低成本。Taproot是针对比特币智能合约功能的改进方案,且不会造成其他隐私问题。
美股上市大数据分析公司Palantir宣布接受比特币支付,并考虑投资比特币:美股上市大数据分析公司PalantirTechnologies在电话会议上宣布将接受比特币支付,并考虑投资比特币,将其添加进资产负债表。Palantir由硅谷顶级投资教父PeterThiel于2003年创办,2020年上市,主要服务客户为美国官方机构。(CNBC)[2021/5/11 21:49:33]
比特币开发者们一直在研究隐私性与可扩展性间的共生关系——Taproot就是这个议题的一个答案。如果区块链上公开的交易信息少了,那么区块链分析师能分析的数据就少了。而Schnorr和Taproot的结合,会让区块链观察者无法确定Taproot的新功能是否正在发挥作用。
Schnorr和Taproot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不同类型的交易上链后会看不出区别。比如,一笔通过合作闪电网络通道关闭完成的交易,看起来会和普通的一对一交易一样。
USDT占比特币交易比重约为44.89%:金色财经消息,据cryptocompare数据显示,目前比特币交易情况按照交易币种排名,排名名第一的是USDT,占比为44.89%;排名第二的是美元,占比为24.25%;排名第三的是欧元,占比为7.68%;排名第四的是日元,占比为6.09%;排名五的是BUSD,占比为5.92%[2021/2/23 17:41:40]
Schnorr和Taproot如何改善比特币隐私
简单地说,根据目前的Schnorr提案,先整合交易涉及的签名,再将交易广播到比特币网络,能够使多签交易和单签交易看起来很难区分。
这一点本身就大大提升了隐私性,因为这样一来,区块链观察员再也不能看到某笔交易的M-of-N多签的具体结构了,也很难根据一笔交易摸索出其绑定的比特币钱包软件。
同样的,Taproot的花费也是启用了这种难以区分的交易格式,因此Taproot的新智能合约功能也会和区块链上的典型交易无异。
动态 | Kraken中比特币价格在Bitfinex事件发生前几小时就跌破5000美元 引发市场猜疑:据ambcrypto消息,比特币(BTC)近期的波动围绕Bitfinex和Tether(USDT)的戏剧性事件展开。然而,就在该事件发生的数小时前,Kraken的比特币价格大幅下跌,引发了市场下跌的消息“提前泄露”的猜测。美国加密货币交易所巨头Kraken经历了一次引人注目的比特币“抛售”,该交易所比特币的价格在纽约总检察长宣布这一消息之前就跌破5000美元,其价格在北京时间25日凌晨00:00左右大幅下挫,最低触及4357美元。不过没有具体的证据表明Kraken 交易所中BTC下跌与即将宣布的消息之间存在关联,但许多业内人士对此感到好奇。从时间线来看, bitfinex新闻是由《华尔街日报》在北京时间26日凌晨5:17左右报道的。根据多家交易所的数据,比特币崩盘普遍发生在北京时间26日凌晨5:00-6:00附近。从时间上看,Kraken的第一次抛售发生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上述报道之前,也发生在主流交易所比特币集体跌破5200美元之前。[2019/4/28]
也就是说,不同类型的用户会被配置在同一个匿名集合里。这对隐私来说相当重要,将来用户要隐蔽在集群中可能就简单多了。
分析 | 日本对比特币ETF的态度可能会影响美国:据CCN文章分析,2月份美国批准比特币ETF的可能性仍然较低,但如果日本在美国之前批准比特币ETF,则可能会促使美国政府批准在其本土市场进行比特币ETF交易。此前有知情人士透露,日本金融厅目前正在衡量行业对追踪数字货币ETF的兴趣。另外日本律师预测,比特币ETF预计2019年下半年才能获得批准,不过日本虚拟货币交易协会主席则认为,将数字货币ETF引入日本法制空白领域是非常困难的。[2019/1/9]
从隐私角度看,Schnorr最令人兴奋的一点就是能够提升原子交易的实用性。一般在无需信任的场合进行两种加密货币间的交换时才会提到这个功能,例如将BTC换成ETH,但是原子交换在改善用户隐私方面也是有用的。
如今,比特币交换面临的问题是,交换中涉及比特币的两个输出结果之间的联系会作为证据反映在链上。而通过Schnorr实现的自适应签名,可以抹掉这种明显的关联。近期,开源软件创业者兼Wasabi钱包的贡献者MaxHillebrand,在布拉格召开的2019黑客马拉松大会上探讨了比特币原子交换对改善隐私的潜在优势。
AIER研究人员:比特币价格随新闻而波动:美国经济研究所(AIER)的研究人员与密苏里大学(Missouri University)合作,研究比特币的价格是否被少数交易者操纵。阴谋论比比皆是,还会定期出现新的指责与论断。这个项目试图表明比特币价格上涨和新闻价值事件的联系。这篇论文考虑了将近两年的比特币价格活动:从2016年到下一年的11月,重点关注“价格每日最大的变化”。价格上涨的时候,显示关于加密货币的新信息被揭示或广泛讨论,但这并不意味着价格的有效和理性。同时,研究人员强调,不能在“事件和价格变动之间建立某种因果关系”。[2018/1/30]
Hillebrand在演讲中提到:
“通过这个简单的技巧,我们可以打破’一笔交易中,由某一方发起支付给另一方’这样的假设,而且它不仅仅是针对使用无脚本脚本的人,更是面向使用Taproot的任何人——Taproot的单一密钥也好、MuSig也好;是Taproot合作闪电网络通道关闭、还是Taproot通道工厂打开;用TaprootStatechain打款、或者用Taproot电子现金打款,只要是能通过隔离见证1.0版Taproot实现的就行。任何人只要使用了这个签名机制,就能合理的否认自己进行了原子交换。所以,启用这个功能的瞬间,你就能从’某一方发起支付给另一方’这条交易记录中抹掉了。这一点很厉害。”
他还补充道:
“有了这个技术,我们就能解决比特币最大的隐私问题,也就是输入可以和输出绑定的问题。我相信我们很快能实现,到时候比特币的隐私会得到巨大的改善。”
什么时候可以实现?
目前Schnorr和TaprootBIP还在审核阶段。现在很难预估这些改动何时能够添加到比特币共识相关的软件中,更别提何时能在网络中激活为用户所用了。
这两项提案对比特币共识规则的补充其实是没什么争议的,但是也有人认为会出现隔离见证时期那种巨大分歧。有人指出,某些比特币用户群可能会反对隐私性的提升,比如Schnorr和Taproot能实现的那种,不过现在比特币网络的整体氛围要比扩容之争时期少了很多党派之分。
最坏的情况就是,这种由用户激活的软分叉可能会成为Schnorr和Taproot的激活机制,这一点就像当年的隔离见证一样。
此外,有一点需要注意,开发者仍旧需要开发钱包,来帮助用户使用这些新工具的同时保护好隐私,而用户也需要决定是否主动使用这些钱包。虽然Schnorr和Taproot的目标是减少这种比特币选用性隐私所带来的问题,但是解决比特币的隐私问题更需要的是主动参与,而不是Monero这类通过默认机制来实现匿名的隐私币。
Blockstream前CTO兼Taproot概念缔造者GregMaxwell在最近的Reddit评论里谈到了这一点:
“并不能像变戏法那样自己去保护隐私,我们需要在它的基础上开发工具/协议/软件,然后在正式提供可靠的隐私保护前进行广泛部署。”
Maxwell写道,
“仅仅是在技术上可行,并不意味着多么合理。假设那些东西都部署好了,那么Taproot的本质其实是能够减少而非完全解决这种选用性隐私存在的问题。”
正如我们过去介绍过的那样,在隐私需求方面,比特币用户并不是最主动的那批人。网络上地址重用依旧很普遍,CoinJoin交易也只占了比特币总交易量的一小部分。
最终,跨输入的聚合或许能够在比特币网络上实现,这样一来就能在CoinJoin交易涉及的输入端启用聚合签名。这一点也能激励比特币用户使用CoinJoin,因为这种交易方式产生的费用比传统方式要少。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回到隐私和可扩展性这个共生关系话题。如果这个方案最后顺利实行,那么这样的区块链不仅能够提升隐私,还能改善可扩展性。
但是,即便通过适当的激励说服了更多用户去追求财务隐私,很多问题仍旧存在,比如比特币交易涉及的金额,这个公开信息是一直在那里的。Liquid侧链的机密交易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目前尚不清楚这种隐私机制什么时候、将如何、或者是否真的能并入比特币主链。
尽管目前Schnorr和Taproot的方案谈不上完美,但是其实现的比特币隐私在大部分用例中已经够用了。正如Hillebrand在相关主题演讲中所说的:
“虽然它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对我们开发强大的比特币隐私防御工具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LongHash
,用数据读懂区块链。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