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黄希
来源:人民网
中国央行研发数字货币之际,不少机构借机炒作,各种“李鬼”层出不穷。
11月13日,中国央行发布公告称,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也未授权任何资产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目前仍处于研究测试过程中。而这已是近期中国央行第三次针对法定数字货币问题进行辟谣。
尽管何时推出尚未有具体的时间表,但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已然是大势所趋。迄今,全球已有多家央行透露了旗下“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进展,除中国之外,还有美国、瑞典、加拿大等。
那么,中国的法定数字货币会长什么样?是否会对现有金融体系带来剧烈影响?
1 何时推出
“人民银行从2014年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目前仍处于研究测试过程中。”面对法定数字货币“李鬼”横行,11月13日,中国央行紧急辟谣:市场上交易的“DC/EP”或“DCEP”均非法定数字货币,网传法定数字货币推出时间均为不准确信息。同时,目前网传所谓法定数字货币发行,以及个别机构冒用人民银行名义推出“DC/EP”或“DCEP”在资产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的行为,可能涉及和。
记者注意到,这已是中国央行近期针对法定数字货币进行的第三次辟谣。11月初,有网络传言称央行数字货币工作组在上海会晤了相关区块链公司负责人,这些公司有可能参与到央行数字货币的第一批入链数据。对此,央行予以否认。
在9月份时,大量网传消息称“中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80天内落地,初期将向四大行、阿里巴巴、腾讯和银联七家机构发行”。随后,央行证实网传推出时间及参与机构等均为不准确信息。
Aptos联创公布2023年计划:会有订单簿、AMM、DEX等一系列DeFi创新:金色财经报道,Aptos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Mo Shaikh在最新采访时公布了该项目2023年计划,他表示Aptos将会在2023年上线中心化限价订单薄、AMM(自动做市商)、DEX(去中心化交易所)等一系列DeFi功能。
但是Aptos会采取“阶梯式”创新的方式,不会冒险将所有用户带入Layer 1或Layer 2,目前Aptos已经开始构建Web3创新产品,预计这些用例都会在2023年成为现实。(dailyhodl)[2022/12/29 22:14:19]
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9月24日出席新闻发布会时也表示,目前数字货币推出没有时间表,还会有一系列的研究、测试、试点、评估、风险防范,特别是数字货币跨境使用,还会有反、反恐融资等一系列监管要求。
但业界已翘首以盼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诞生,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动着人们的敏感神经。
“中国的法定数字货币研发至今已有五年之久,近期出现了准备发行的迹象。”?11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在“《财经》年会2020:预测与战略”上如是称。
IMI副研究员、清华博士研究生曹胜熙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很难预计中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具体时间,但人民银行已经准备了很久,如果政策上允许的话,可能近期就会推出数字货币,他们在技术上已经做好了储备。
“一个大胆的判断是,中国可能会是世界上第一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国家。”曹胜熙说。
香港金融科技周:香港将开展NFT发行、稳定币等一系列试点项目:金色财经报道,CrossSpace创始人0xLeon发推总结今日开始举办的香港金融科技周现场摘要,称香港政府会开设专门的人才对接部门,吸引全球金融科技人才;香港政府和监管部门会开展一系列的试点项目,包括NFT发行、稳定币、数字债券等;会设立40亿美元的科技基金支持金融科技发展等。[2022/10/31 12:00:08]
经济学专家,《图说区块链》、《通证经济》作者,OK区块链工程院首席研究员李霁月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中国研究数字货币比较早,近两年也不断有成熟的理论和技术进展向外公布,而近日更有央行数字货币架构设计的消息披露,央行数字货币的正式发行和推出只等待一个时机,或将不远。
2 长什么样
那么,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可能会长什么样呢?
据了解,在概念上,中国央行用的研发的名字叫“DC/EP”,DC是数字货币;EP是电子支付。
易纲在出席9月份的新闻发布会时指出,数字货币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相结合,未来数字货币的目标是取代一部分M0,不是替代M1或M2。
“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是基础货币M0,不涉及M1或M2。其机制就像现在人民银行印刷出现金后,居民通过商业银行获得人民银行印刷的现金一样。”曹胜熙谈到。
在曹胜熙看来,未来数字货币在大部分时候或能起到替代现金的作用。他举例称,比如现在两个人交易,A拿十块钱现金给B,B收到这十块钱,期间不需要任何互联网的辅助。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也会具有这样的功能,只要双方手机有电,不需要在银行或支付宝开设账户,在双离线的情况下,也可以做到钱的转移。央行数字货币具有现金交易的可靠性和匿名性,这也是其底层设计逻辑之一。
MakerDAO发布新提案,将加入Flash Mint模块等一系列更新:5月19日消息,MakerDAO发布新提案,该提案包含的更新包括支持Layer 2到Layer 1的快速提款功能、添加新的Flash Mint模块、新模块债务上限设置为2.5亿美元,旧模块的上线下调至2.5亿美元等。[2022/5/19 3:27:15]
11月12日,在第四届新加坡金融科技节分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也表态,中国版的央行数字货币既不是瞄准跨境支付,也不像“摩根币”一样用于批发资金服务,而是为中国目前已非常先进的电子支付系统提供更多冗余性。
那么,发行数字货币是否会产生风险?
中国央行原行长周小川近日在公开场合则表示,“央行数字货币更多是为本国考虑,可能更加注重于在央行、第三方支付者之间的批发、清算环节提供数字货币。虽然理论上央行数字货币也可以为零售服务,但由于会对现有金融体系带来很大冲击,因此会非常谨慎。”
李霁月指出,目前,数字货币发行对现有金融体系的冲击和风险其实都集中在“无政府主义货币”理论和所谓的“自由货币竞争理论”两个理论学派和其实践者中。而经由国家信用背书发行的数字货币在风险设计上就已把风险降到最低,或者说把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李霁月告诉记者,目前披露的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设计中,有两点设计就是在尽量减轻风险:其一,央行的数字货币明确做M0;其二,双层结构,通过商业银行去做推广,市场运作的设计上降低了对现有金融体系和银行体系的冲击。
MakerDAO发起有关调整债务上限等一系列执行投票:据官方消息,MakerDAO已将一系列执行投票纳入投票系统。具体包括:1.将LINK-A债务上限从1000万DAI调整为2000万DAI;2.将MANA-A债务上限从25万DAI调整为100万DAI;3.将ETH-A债务上限从7.4亿DAI调整为10亿DAI;4.将BAT-A债务上限从1000万DAI调整为200万DAI;5.将WBTC-A债务上限从1.6亿DAI调整为2.1亿DAI;6.将Dust参数从500 DAI增加到2000 DAI;7.采用债务上限即时访问模块(DC-IAM),用于当前和将来的保管库类型;8.在ETHUSD Oracle Security Module上将Instadapp列入白名单;9.将TUSD-A债务上限从1.35亿DAI调整为0 DAI;10.优先考虑启用STAKE(xDAI STAKE);11.优先使用UNI-V2-DAI-YFI(UniswapV2 DAI-YFI流动性代币);12.优先使用UNI-V2-DAI-USDC(UniswapV2 DAI-USDC流动性代币);13.优先使用BPT-50WBTC-50WETH;14.优先使用WFIL(Wrapped Filecoin);15.优先使用UNI-V2-DAI-USDT(UniswapV2 DAI-USDT流动性代币);16.优先使用UNI-V2-DAI-WBTC(UniswapV2 DAI-WBTC流动性代币)等。[2021/1/19 16:28:55]
曹胜熙也认为,中国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是法定数字货币,它是具有无限法偿性,等同于人民币现金,所以对持有者而言基本上没什么风险。另外,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底层也已经过多次测试。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技术的加入,让金融更加的复杂:在“2018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表示,“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尤其是金融科技的发展,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技术的加入,让金融更加的复杂。所以我们要监测金融行为,严控金融功能,守好机构的底线,这样才能够把金融科技发展好。”[2018/5/20]
不过,曹胜熙强调,央行制定法定数字货币方案一个需要注意的点是,在设计方案时,对隐私的保护能不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这对数字货币的走向影响不小。
3 与Libra大不同
“数字货币”这个概念一度被炒得火热,离不开Libra的“推波助澜”。那么,中国央行即将发行的数字货币和Libra可以画上等号吗?
《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中国央行即将发行的数字货币和Libra至少有四点不同之处。
首先,锚定的货币种类不一样。Libra锚定的是一篮子货币,而DC/EP锚定的是法定货币,仅锚定人民币。
对此,曹胜熙强调,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具有无限法偿性,背后是整个国家的信用,和人民币现金是一样的。而Libra背后不具有国家信用,它以稳定币的形式存在,对应一篮子货币的稳定币。
其次,央行明确指出DC/EP代替的是部分M0,而Libra到底是M0、M1、M2未有定论,但是M0的可能性很低。
曹胜熙认为,从方案来看,Libra设计之初的目标很大程度上瞄准了跨境支付,所以才会强调一篮子货币都可以作为储备资产来兑换Libra。这也跟Facebook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有关。而中国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还是以国内使用为主的,只是在替代部分的M0现金。
第三,二者发行推广模式不一样,DC/EP通过商业银行推广,而Libra通过协会组织去推广,是一种市场化、企业化的推广行为。
除此之外,曹胜熙还补充称,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是数字形态的人民币,所以其汇率随人民币币值而波动,而因为Libra背后的稳定资产是一篮子货币,所以它的汇率是不确定的。
那么,中国央行即将发行的数字货币会是区块链技术的代名词吗?
8月10日,穆长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明确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在央行这一层并没有使用区块链技术。
曹胜熙指出,尽管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在央行层面没有采用区块链的技术,不过央行的技术是开放的,未来如果商业银行想要用区块链发行数字货币,央行的底层技术允许这样的方案。
据了解,区块链技术在概念起源之处,指的是比特币区块链,后面发展出多种形态,现在多指一种区块链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分布式的技术。李霁月称,大部分数字货币是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发行的,区块链技术是这些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但也有一些数字货币,并不完全使用区块链技术,或者是几种技术混合应用的,而这些设计或多或少都使用了分布式的思维。
4 竞速战争
如今,在数字货币的赛道上,各国都在拼命抢占先机。公开信息显示,包括中国、美国、印度、新加坡、加拿大、瑞典、巴哈马、乌拉圭和哈萨克斯坦等在内的国家都开始进行央行数字货币布局。
国际清算银行此前调查研究了全球63家中央银行,其中41家位于新兴市场经济体,22家位于发达经济体,占世界人口的近80%,经济产出的90%以上。其中70%的中央银行已经或即将从事央行数字货币理论研究。
在李霁月看来,现在的区块链是一个竞速战争,是标准制定和话语权的战争,谁最先开发出最厉害的公链,并让世界上绝大多数应用和绝大多数人使用,或许就能掌握规则的制定权。
“数字货币并不完全是技术先进性的战争,也是金融话语权的战争,哪个国家最先让与本国法定货币锚定的稳定币占领最大份额的市场,就掌握了国际市场上一定的金融主导权。”李霁月指出,央行锚定的数字货币就是一种信用的体现,也可以说是金融软实力和国力的体现。
曹胜熙指出,货币的数字化是一个时代趋势。他谈到,如果金融危机再次到来的话,西方国家是否还有足够的货币政策空间来应对金融危机呢?可能在现在的金融体系中是没有的,但数字货币会打开各国货币政策的新空间,能够更精细化地区分企业、居民进行调控,可以增强西方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但针对使用数字货币的国家,曹胜熙认为需要分类讨论。比如,在大国中,中国是唯一一个已经如此接近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国家;对一些经济基础薄弱的小国而言,它本身的货币就很弱,可能已经放弃了自身货币主权,对于数字货币都会接受;而另一类如委内瑞拉这样的国家,因为它国内的央行信用已经破产,所以通过区块链做支撑,发行了一个数字货币跟石油挂钩,只是在收额外的铸币税。
此外,曹胜熙称,现在各国抢占数字货币先机,其实或多或少受到了商业世界像Libra的刺激和促进,因为如果不发行自己的法定数字货币的话,这一部分权利可能就会被一个超越自己国家货币政策主权的商业联合体占据,这可能是各国现在都比原来更着急的一个原因。
5 先发优势
那么,中国央行发展数字货币的优势是什么?
记者采访了解到,首先,中国央行发展数字货币,相对来讲技术路线已经比较成熟。曹胜熙谈到,“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想法,我国从2014年起就已开始在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准备。”
其次,由于没有旧框架的束缚,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要比欧洲等国家好很多,支付本就是电子化甚至是数字化的程度,体制灵活好转身。
李霁月称,中国依旧拥有人口基数红利。中国人口基数大、移动支付普及,大量的数据和更加细分的使用场景数据能够让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更加完善,甚至可以直接跨越1.0、2.0时代,直接向3.0进军。
第三个优势跟我国丰富的金融创新实践有关,中国央行提的数字货币框架是央行和商业银行的二元结构,具体的金融创新可以由商银行来完成。
此外,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稳步提升。李霁月指出,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本质上锚定中国法定货币——人民币,而近年来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话语权提升,以及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广泛的认可度,都是中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先决优势。
数字货币的赛道本就是一场创新的比赛。那么,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创新空间又在哪里?
曹胜熙认为,这类的创新空间在于银行。他说,人民银行发行了法定数字货币之后,老百姓通过商业银行来获得人民银行发行的这一部分数字货币。针对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进行怎样的创新,人民银行并没有做任何详细的技术规定,所以这也是留给国内商业银行,也包括进入我国运营的外资商业银行一个发挥他们创新性的空间。
“在国际上,中国可能会成为第一个发行数字货币的国家,可能会起到标准引领的作用。”曹胜熙说。
在创新的同时,周小川强调,数字货币在不同层次的应用、进展所应对的监管要求也不相同,未来需要有组织的协调机制。他以反举例,“现在全球都非常重视反和反恐融资,反、反恐融资如何切入到每个不同层次的支付体系里面也变成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它有可能明显地增加成本,同时也会使得效率有所下降。但是这确实非常必要,从全球来讲,现在都非常重视这样的职能。”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