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陈果静
来源:经济日报
按照现阶段的设计,央行数字货币DC/EP是对M0的替代,而对于现钞是不计付利息的,因此,不会引发金融脱媒,也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大冲击。另外,央行数字货币DC/EP用于小额零售场景,不会对存款产生挤出效应——
数字货币时代越来越近。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下一步,将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原则,合理选择试点验证地区、场景和服务范围,不断优化和丰富DC/EP功能,稳妥推进数字化形态法定货币出台应用。
范一飞所说的DC/EP,就是我国计划推出的法定数字货币。我国的法定数字货币会是什么样子?又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和电子支付有什么区别
说起数字货币,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比特币或者是脸书计划推出的Libra。和这些所谓的数字货币不同,央行将要推出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是有国家信用背书的。
印度财长:印度央行将开始逐步推出数字货币:7月19日消息,印度财长表示:印度央行将开始逐步推出数字货币。[2022/7/19 2:23:48]
我国央行早在2014年起就已经启动了数字货币的研究,至今已有5年的时间。到现在,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说已经呼之欲出。那么,央行法定数字货币DC/EP推出后,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的人民币都会被数字化的货币取代,现金就会消失?
“我从来没有想过中国会进入一个无现金社会,我可能会用‘轻现金社会’这个概念。”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介绍,现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注重M0替代,而不是M1、M2的替代。这是因为M1、M2已经实现了电子化、数字化,没有必要再用数字货币进行数字化。
M0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也就是说,央行数字货币DC/EP将从替代流通中的纸钞和硬币入手。至于其他,比如居民存款、企业存款等在银行账户中的钱,本来就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因此不需要再进行重复建设。
声音 | 盘和林:市场对待区块链和数字货币还需理性客观:财经评论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盘和林发文《市场对待区块链和数字货币还需理性客观》。文章表示,显然,数字货币众多的优点必将使其成为未来各国研究和发展的对象,但目前研究的主要集中点也并非是像比特币这样具有完全去中心化性质和全匿名性的数字货币,如2019年6月Facebook发布了定位于全球数字货币的Libra白皮书。Libra只是“有限匿名”,数字钱包依然需要政府签发的有效身份证明文件来进行注册。而本次传的沸沸扬扬的央行法定数字货币,最终的目标同样不是全匿名性与完全去中心化,而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形式来降低金融成本、提升金融效率,涉及到金融体系的各个方面。诚然,区块链技术前景无量,数字货币应用广泛,但通过区块链与数字货币之名行之时绝非技术诞生的意义所在,在通过央行的辟谣以及多方科普了解了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实质与应用之后,还希望投资者能够保持理性的头脑、客观的态度,让区块链技术在健康的氛围中发展,不让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也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2019/11/21]
穆长春表示,央行数字货币DC/EP是对M0的替代,而对于现钞是不计付利息的,因此,不会引发金融脱媒,也不会对现有的实体经济产生大的冲击。另外,央行数字货币DC/EP用于小额零售场景,不会对存款产生挤出效应。
声音 | 奥地利经济学家Barbara Kolm: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未来是一件好事:据AMBcrypto消息,奥地利经济中心创始主管 、Friedrich A. V. Hayek Institute研究所所长Barbara Kolm称,不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未来是一件好事。Kolm还指出,对于官僚机构和政府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数字货币的工作速度远远快于政府在推进区块链和加密技术方面的预期。[2018/8/29]
使用数字货币时,与微信和支付宝支付有何区别?穆长春指出,对老百姓来讲,基本支付功能在电子支付和央行数字货币DC/EP之间的界限实际上是相对模糊的。当然,央行数字货币在一些功能实现上会和电子支付有很大的区别。
很多人使用现金是出于匿名交易的需要,在央行法定数字货币DC/EP推出后,是否匿名交易就不再可能?
动态 | 英国数字货币投资者账户突然被银行冻结:据News.Bitcoin消息,一名英国数字货币投资者在没有参与任何非法交易并且一直依法纳税的情况下,被银行冻结了账户。银行在执行冻结行为前并无任何警告。银行事后表示:不想与数字货币用户产生交易往来。另一名投资者在完成了50万美元的比特币交易后遭到搜查。[2018/8/17]
穆长春表示,DC/EP的设计,保持了现钞的属性和主要特征,也满足了便携和匿名的需求,是替代现钞比较好的工具。央行数字货币采用可控匿名,满足公众合法的匿名交易需求,同时也要执行反、反恐怖融资、防止用于网络和任何网络犯罪活动的功能。
这也就意味着,与比特币等强调去中心化不同,央行数字货币仍将采用中心化的管理办法。在发行时,央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保持央行的中心地位,并由指定机构进行货币的兑换。中心化也是为了避免指定运营机构货币超发,不改变现有的账户体系,也不改变货币政策的传导方式。
印度尼西亚前财政部长提议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印度尼西亚前财政部长Muhamad Chatib Basri表示,央行应该考虑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以减少比特币对全球金融稳定性的威胁。此外,为了避免数字货币风险,他建议投资者关注区块链而非比特币。[2018/4/6]
与Libra存在很大的不同
法定数字货币与Libra最关键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国家信用背书,能否保证币值的稳定。
与我国计划推出的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不同,Libra的发起方由多个公司组成。Libra计划成为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根据Libra的白皮书,其与大多数加密货币的最大区别在于,使用100%的真实资产作为储备、担保,使用者可以随时将持有的Libra兑换为美元、欧元等法定货币,通过与法定货币“挂钩”成为一种稳定币。能否实现币值稳定,是关系到Libra接受程度的关键。
此外,在信用货币时代,Libra如何让人信任是一大问题。Libra发起方是多个公司,没有取得国家信用背书,脱离监管之外,更容易成为、恐怖融资等犯罪活动的温床。在遭遇信任危机后,就有包括维萨、万事达在内的多家公司表示退出Libra。
万事达卡法律总顾问墨菲对记者表示,退出主要担心的是合规问题,双方的合作必须要符合当地监管要求,如满足反、了解你的客户等监管要求。但在合规上,Libra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们是否能够接受Libra?能不能将其作为主要货币?”新加坡金融监管局局长孟文能说,多数人更倾向于将手机里的数字货币用于小额支付场景。但更大的问题是,有多少人会将一辈子的储蓄投入其中?
强弱数字货币之争继续
站在全球范围看,围绕数字货币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Libra的出现引发了鲶鱼效应,全球对法定数字货币讨论更为热烈,各国未雨绸缪,加快了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工作。就连此前似乎并不感兴趣的欧洲央行,近期也开始讨论开发统一的数字货币的必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7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就指出,全球近七成央行都在研究法定数字货币。
不少人担心,Libra一旦流通,或有成为强势货币的可能,与各国货币产生兑换关系,并侵蚀法定货币。而弱势国一旦调控失误,容易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甚至“去本币化”。过去,津巴布韦废除本币,被迫采用美元和其他货币就是典型的例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特邀研究员赵鹞指出,如果Libra这类加密货币在零售支付应用上取得成功,会与法定货币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就我国的央行数字货币来说,赵鹞认为,Libra的设计思路与人民银行的DC/EP方案有诸多相似之处,其采取的100%储备发行方式与DC/EP方案完全一样,同时两者都将被用于零售支付场景,因而Libra与DC/EP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
“Libra也将成为‘拦路虎’。”赵鹞认为,Libra项目瞄准了跨境金融业务特别是跨境零售支付,这与我国希望的移动支付“走出去”将形成更为直接的市场竞争,加之美元化在全世界有着较为深刻的历史根基与现实影响,使得央行数字DC/EP方案与产品“走出去”更加艰难。
“我们应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赵鹞认为,Libra储备资产有巨大的投资需求,很有可能会对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影响,从而给金融市场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应该更加注意,随着其规模的扩大,可能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
赵鹞表示,加密货币的推行速度会非常快,与传统货币的货币替代完全不同。一旦一种加密货币获得成功,对其监管和限制就会变得很困难。我国在推进数字货币的过程中,要吸收其优点,借鉴其思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也可以有发挥的空间。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