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周,是见证历史的一周。
3月3日,美联储宣布紧急降息,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的首次降息。3月8日,沙特股市暴跌,科威特股市首度熔断。3月9日,布伦特原油暴跌30%,创下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大跌幅。同一天,全球市场陷入恐慌性暴跌:科威特股市再度熔断、美股熔断、巴西股市熔断,欧洲、澳大利亚、泰国、阿联酋等多国股指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日本、俄罗斯等国正式进入技术性熊市。
全球金融资产被疯狂抛售,一时间,关于全球爆发新一轮金融危机的担忧开始蔓延。
此时,诞生于上一轮金融危机期间的比特币,它的表现牵动着众多人的神经。
然而,在全球资产共振的当下,比特币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从3月8日凌晨开始,比特币从9187美元一路下跌至7638美元,跌幅达到16.86%。
避险资产与数字黄金在此次事件中看起来已经被证伪,留给比特币的最后一道防线只剩下减半行情。
瑞士财长:瑞信撑不过一天,不收购就是全球金融危机:3月27日消息,瑞士财政部长Karin Keller-Sutter表示,瑞士政府之所以被迫出手干预拯救瑞信,因为在爆发投资者信心危机的情况下,瑞信可能撑不过周一,“如果没有解决方案,瑞士与瑞信的支付交易将受到严重干扰,甚至可能崩溃”。
她估计称,瑞信“无序破产”的影响可能达到瑞士经济产出的两倍,从而引发全球金融危机。Keller-Sutter还反对将此次瑞士政府的“撮合”与救助行为画上等号,称政府没有任何资金流向银行。
此前3月20日消息,瑞银以33亿美元收购瑞信,瑞士央行将提供1000亿瑞士法郎的流动性援助。(businesstoday)[2023/3/27 13:28:38]
目前,距离减半只有60天的日子,面对比特币是否是避险资产或者数字黄金这样的老问题,全球股市暴跌比特币能否独善其身这样的新问题,以及减半行情是否有效这样的即将发生的问题,巴比特采访了业内人士的看法。
全球股市暴跌,是否意味着全球实质上进入了经济危机?
Bitfinexed:Coinbase Lend绝对需要证券法规,否则将引发金融危机:9月8日消息,数字资产评论家Bitfinexed发推表示,Coinbase Lend绝对需要证券法规。因为像Coinbase Lend这样的东西可能会引发金融危机。人们可以抵押自己的房子,然后在Coinbase上以更高的利率贷款,然后所得贷款被用来入场山寨币,所以会不可避免的爆仓。[2021/9/8 23:10:04]
TokenInsight首席分析师JohnsonXu:
这一次股市暴跌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或者全球进入衰退,而是因为市场对新冠肺炎病已经扩散到全球的恐慌情绪导致的抛售。其实两年前全球金融衰退的迹象已经显露出来了,这一次全球病的爆发只是启动全球经济危机的一个点。
ChaiNextCMO李民禹:
本轮下跌,美股主要股指回调了约20%,算是进入了技术性熊市。但新一轮金融危机是否会发生,我们认为取决于全球疫情的控制程度。病越快消失、则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越小。战线拖得越长,危机的可能性越大。
大咖零距离 | 比特币到底是不是金融危机的避险资产:3月24日18:00,金色盘面邀请实盘大V币圈赵公子做客金色财经《大咖零距离》直播间,将分享《比特币到底是不是金融危机的避险资产》,敬请关注,欲进群观看直播扫描海报二维码报名即可。[2020/3/24]
其实今年2月可以看到一些苗头。比如美国国债收益率倒挂,以及美国净出口与政府支出的增幅超过居民的消费与投资增幅等等。2000年互联网泡沫、911、08年金融海啸都有类似的前置指标出现。
本次疫情是全球资产恐慌性下跌的*****,类似二战的*****是德国闪击波兰,必然发生的事件总会找一个最相近、最直接的原因。
比特币是避险资产或者数字黄金吗?
JohnsonXu:
这只是大家一厢情愿的看法,市场的反应并不是这样。未来随着数字资产市场的成熟,比特币可能会慢慢变成避险资产。至于大家把比特币比作数字黄金,因为比特币是电子的,并且像黄金一样产量有限。但是实际上看,比特币是数字黄金的属性暂时还没有看到。
声音 | BitMEX:比特币若在下次金融危机时表现良好,将出现积极作用:据coingape报道,在BitMEX的最新报告中,BitMEX表示金融风险的中心已从银行转向资产管理行业。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机时零售银行存款和支付系统受到威胁的可能性不大。对于加密货币,BitMEX表示,如果比特币在下一次危机(流动性受到限制)时表现良好,那对比特币和其作为价值存储的投资理论将是一个巨大的积极因素。[2019/2/13]
全球股市暴跌,比特币是否独善其身?
JohnsonXu:
比特币目前和传统金融市场的相关性是非常低的。这次比特币同时和传统金融市场一起大跌有一下原因:
首先,数字资产市场从2020年1月份到现在已经涨了大概40%,超过了一部投资者的预期,有一个大幅度的回调是正常的,也是健康的。
其次,市场对比特币减半的过度炒作,导致部分市场参与者害怕错过这次机会而进入市场。如果一个东西关注的太过火热的话,风险就会越来越高,导致下行空间会越来越大,而上行空间会越来越小。
声音 | 纽约大学教授:比特币不是对金融危机的回应:据martketwatch报道,纽约大学教授David Yermack表示,比特币不是对金融危机的回应。虽然比特币恰好是在2009年推出的,但其出现却是由于几十年来人们试图在P2P基础上创建数字货币迎来了高潮。Yermack表示,即使比特币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启发,但他认为比特币推出的时机能够帮助其吸引用户。[2018/9/14]
再次,这次像股市、黄金各种各样的资产都在被抛售,比特币也不能幸免,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病和全球经济的放缓导致整体金融市场的恐慌,人们此时会以现金为王,而不是去买这些避险资产。
李民禹:
过去的2周,比特币的走势已印证了那句老话“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比特币于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诞生的十多年里,在某些时间,它曾被认为是避险资产。而现在,我们更倾向地把它定位成一种另类的风险资产。记得2018年10月11日,美股闪崩4%,金融危机风声四起。当天比特币也跌了4.5%。如果投资群体的风险偏好一致,行为也会趋于一致。正如古人去典当行卖手镯换米,没理由不卖掉其他的首饰。
合约帝联合创始人杜万:
影响一会儿,然后btc走自己的。市场太小了,大量币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除非有新的大资金进来。
98后加密分析师郐冬:
全球股市暴跌对同样具有交易属性的加密货币,确实会带来一些影响,部分投资者可能会产生恐慌情绪,从而平仓自己所有的金融资产,转为现金来作为避险防御,但由于恐慌性极端行情已经在本月9日发生了一次,且多家投行发布了二次看跌观点,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投资者在承受能力和评估预期上,会有更好的心理准备,这也减少了对加密货币市场的联动影响。
减半行情是否有效?
JohnsonXu:
减半是圈内人都知道的预期,当大家都在疯狂认为一件事情会实现的时候,反而这件事情可能实现不了。以莱特币减半为例,2019年减半以后,莱特币的价格却产生了暴跌,同时挖矿的算力也产生了暴跌。
目前,市场对于减半这个话题太过于火热,其实减半是很正常的,4年减半一次的进程已经写进比特币区块链代码里面了,这并不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对于减半,短期来讲对比特币的价格产生的影响较小,长期来看对比特币价格和生态系统是非常正面的影响。并不是每一次减半就是所谓的利好,建议投资者尊重市场,对自己的投资策略做好适当的调整。
李民禹:
现距减半还剩2个多月,我们认为在减半前不会有波澜壮阔的行情。回顾2012年11月,2016年7月的两次减半,减半前4个月比特币基本上是横盘或先涨后跌。2020年1月到现在,市场已经历了一次中型的“牛熊转换”,算是走出了以往相似的历史。若今年5月减产后,比特币能在底部盘整较长时间,那么完全有可能会开启新一轮的大行情
蓝鲸区块链创始人陈雷:
我对btc价格走势的看法是一贯的,我不认为一定会有减半行情,如果没有中美贸易争端、美伊中东冲突、世界大疫这些偶发性事件,btc行情出现的可能性更低,我不认为现在是减半行情,和减半没有什么关系,考虑到主要经济体对数字货币交易的一贯不友好,机构资金进入管道的种种限制,交易市场多空对杀的衍生品压衡,我认为币价会继续维持在一万上下,很难向上突破历史高值。
RenrenBit创始人赵东:
在我看来,本来就不存在“减半行情”,金融周期性确定了今年就该走牛。而且,牛还是熊不是一次上涨或者一次下跌决定性,关键要看趋势。
郐冬:
其实从盘面数据来看,当前的比特币刚好处于周线级上行趋势的下轨底部,整体上行趋势并没有被破坏,如果未来一段时间比特币一直能保持在7000美元以上的价格,这对减半行情会有前期蓄力的作用。
QKL123分析师刘庆:
各国央行开闸放水才是真正检验比特币的时候,现在的下跌主要是资本市场恐慌带动的。减半前,还是有可能有一波上涨的;减半后,周期上大概率一至两年会有疯牛。
做个预测的话,这次比特币会跌到多少?涨到多少?
李民禹:
如果全球股市跌幅不再继续扩大。那么6000-7000是比较好的点位了,如果这半年都在这个相对底部震荡,明年20000美元可期,这次主要是底部震荡的太短了,一把6000多拉上1W多美元,没有大牛市的基础。
陈雷:
btc目前已经呈现出和黄金背离的趋势,众多衍生品的进入对单边上涨产生很大的遏制力,它更像一个波动率趋缓的大宗商品,并没有被更多人特别是机构评定为优质避险资产,更适合和标普500走势对比。长期还是看涨,我觉得也不会跌太多,基本上还是围绕着8000-1万美元上下浮动。
赵东:
最低不破6000,最高不破20000。
杜万:
最近7700-8300震荡,震荡后出选择吧,不蒙,跟着盘走。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