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清算银行:新冠疫情给央行数字货币设计带来新的启示

国际清算银行简报是4月1日开始刚上线的BIS刊物,刊登由BIS经济学家们撰写的评论文章,发表对当前新冠疫情之下银行业、市场和经济事件的观点,算得上是一个短平快载体,最新一期简报刊登了Auer等人的评论文章:《新冠、现金与未来支付》,对这个近期的热门话题发表了以下看法。

一、其他支付工具也会传播病,而且有可能比现金更严重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现金是帮助人们度过危机的必备工具,还是传播病的帮手,一直争论不休,最近由于疫情在全球扩大,几乎成为各国货币当局、支付机构、媒体和加密货币社区的热门话题,表现为一是公众对“现金”和“病”等关键词的互联网搜索数量创历史新高,远远超过对猪流感、中东综合呼吸症、埃博拉等疫情流行期间一些国家公众对这些词汇的搜索量,说明这次疫情传播范围、影响都是空前的。二是使用小面额钞票较多的国家对这些关键词的关注度更高,反映出公众对现金是否携带病的高度关注。三是不少国家央行对现金采取了各种处理措施,通过消、隔离、关闭存取一体机循环功能等措施来阻止病传播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宣传解释,让公众放心使用现金。

国际清算银行拉斐尔:数字货币的支付体系由谁来掌握十分重要:由《财经》杂志主办的“财经2021年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在今年的财经年会上,数字货币的应用与发展受到了格外关注。在国际清算银行数字经济首席经济学家拉斐尔看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的支付方式发生转变,很多央行发现现金的接受度正在下降,所以各国央行开始考虑数字货币。拉斐尔表示,数字货币的支付体系由谁来掌握十分重要,比如由央行运营还是由私营部门支持将有所不同。未来,数字货币的发行必须纳入国际银行和监管系统中,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合作将让数字货币变得更加有韧性。(人民网)[2020/11/30 22:33:10]

但是要消除社会公众对现金传播病的恐惧,不仅仅是要采取这些措施,还要用科学检测的数据说话才有说服力。文章引用了一些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承认钞票和硬币能够携带包括新冠病在内的病原体,而且能够存活多日。但其他物体表面也一样可以携带病,而且光滑无孔的材料表面上病更有可能存活得更久。这一点发现意味着,使用塑料、金属等材料的各种银行卡及其受理终端也能传播病,而且由于病在这些物体表面存活的时候更长,对公众的感染机率就有可能更大。所以,无论是使用哪种支付工具,重要的是疫情期间要听从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这才是降低病传播风险的有效措施,而不是对现行任何一种支付手段采取弃用的处置措施。

国际清算银行总裁卡斯腾斯:央行数字货币并不是货币体系的威胁:10月19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度会议上,国际清算银行总裁卡斯腾斯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并不是货币体系的威胁,央行数字货币对宏观金融稳定的威胁有限。[2020/10/19]

来源:BIS简报

二、新冠疫情有可能改变公众的支付习惯,要防止出现支付鸿沟

在以往的危机时期,公众出于预防心理会有加大持有现金的倾向,但这次的危机情况特殊,是高传染性、高死亡率、大面积爆发的流行病,呈现出与以往不尽相同的情况:有些国家如目前已成为疫情风暴中心的美国,流通中现金有明显增长;而英国却表现出柜员机提现交易量下降的现象。

声音 | 国际清算银行经济顾问:传统银行难以承受加密和相关货币技术带来的竞争水平:据livebitcoinnews报道,国际清算银行(BIS)经济顾问兼研究主管Hyun Song Shi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加密货币是新兴的金融技术形式,但数字资产的稳定性仍值得怀疑。Libra可能会给用户带来更低的交易费用,尽管加密货币没有传统金融的声誉。此外,Shin还担心,加密和其相关的货币技术带来的竞争水平,对传统银行来说将难以承受。这是一个允许人们使用手机和类似设备进行支付、访问账户和转账的空间——银行似乎在这方面落后了。Shin相信Facebook进入货币领域,将促使金融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迅速做出决定,以保持银行的完整。[2019/6/24]

动态 | 国际清算银行:70%的中央银行参与数字货币CBDC研究:据Cointelegraph报道,国际清算银行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70%的央行正在对央行发行数字货币(CBDC)进行研究。在接受调查的63家央行中,其中41家位于新兴市场经济体(EMEs),其中22家位于发达经济体 - 共占世界人口的近80%,经济产出的90%以上。其中,70%被发现已经参与 - 或者很快 - 参与理论上的CBDC研究,比2017年略有增加。[2019/1/8]

来源:BIS简报

Auer等认为,这些差异现象可能和各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支付习惯有关,比如非接触卡支付的使用在疫情之前就已出现增长,只是疫情发生以来,由于人们对于有形接触的担忧,加大了这类卡支付应用的速度,如非接触卡因为不需要接触受理设备去输入密码,过去只适用于小额交易。新冠疫情流行后,奥地利、德国、匈牙利、爱尔兰、荷兰、英国和其他国家纷纷提高了非接触式支付的交易限额。

但是各国货币当局和BIS等国际组织担心,如果现金使用量下降到像瑞典那样,只占GDP很小比例,对于无银行账户、不会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老年用户等,会不会带来新的不公平?比如美国有将近占人口20%的无银行账户和得不到银行服务的人,英国也有130万类似人群,疫情期间政府采取什么方式向这些人支付经济援助?美国国会两党的提案中都曾经提到过建立数字美元钱包发放的方案,无奈远水不解近渴,央行数字货币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只能是通过直接支付和寄支票方式。

实际上,各国政府、央行对于现金在维护社会公平、保护弱势人群权利方面已经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英国、瑞典、加拿大等央行都联合立法机构,呼吁维护现金使用权益,要求商业银行要满足客户现金需求。人民银行这几年大力开展现金拒收整治工作,规范社会经济主体对支付方式的选择和应用,目的也是为了保护公众合法权益,鼓励多元化支付方式和谐发展。这次疫情期间,各国央行在保障多种支付工具正常运行的同时,也在竭力维护现金使用者的合法权利,避免产生新的支付鸿沟。上述科学研究也证实,现金携带病可能带来的感染概率并不高于其他支付工具。疫情不应当成为取消现金使用的一个理由。

三、新冠疫情对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CBDC的救灾功能在以往方案中少有述及,谈得较多的是它能够在系统故障、断网情况下的应急恢复能力。而对现金则强调在灾害期间能够不依赖于网络或电力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在瘟疫面前无从发挥。Auer等人认为,新冠疫情对于未来支付方式的发展带来两重影响,一是疫情的大流行凸显了央行数字货币的重要性,其设计要考虑到流行病和网络攻击,在技术方案的设计上要考虑能够覆盖全社会所有人群,包括那些没有银行账户的人群,同时还要考虑设计成非接触式的使用方式。二是疫情期间各国的支付现状也说明多元化支付手段和谐共存和发展重要价值,因为在没有遭遇未知的威胁之前,谁也无法断定哪种支付手段更灵活、方便,能够更好地应对这种威胁。所以保护现金使用和保护其他支付手段一样重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0:0ms0-3:33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