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的消亡不可避免,央行数字货币和以比特币代表着未来货币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
随着央行数字货币与加密货币走向主流社会,现金的使用价值受到较大程度削弱。而加密开发工程师、未来主义者 Daniel Jeffries 在本文中认为,现金的消亡不可避免,而且西方在数字货币的竞争中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并对西方国家的保守策略提出猛烈批评,同时对未来的公众隐私状况感到极度担忧。
在未来,我们将会拥有私人的、匿名的现金替代品。但在电视剧《黑镜》所描述的未来中,你口袋里的钱对你无所不知。
现金正在消亡。
但随着现金的消亡,隐私的未来变得极不确定。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说过政府将在二十年内使现金消失。但是现在,我认为它用不了那么久。
中国坚持不懈地推动并建立国家背书的数字货币,席卷全球的经济灾难以及比特币、以太坊等去中心化加密货币的惊人崛起,都加快了现金消亡的时间进程。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用什么取代它?是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还是以国家驱动的数字货币更具有优势?
早期开源社区是十分强大的,在中心化力量了解到自身受谁冲击之前,就发布了比特币和基于隐私的现金替代方案,例如 Zcash 和 Monero,各个国家和地方都在密切关注它,并且已快速学会和适应,几乎世界上每个中央银行都在迅速制定自己的数字货币计划。
这意味着关于未来可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愿景。一是现金被消灭,国家数字货币成为货币的主要形式,货币将与你的身份验证和位置数据有关,你所做的一切都由功能强大的政府计算机记录下来,甚至,这些计算机对你的了解比你对你自己了解的更多,去中心化的货币将变成非法的。
二是国家的货币系统剔除了现金,但我们可以看到与其并行的、开放的、基于隐私之上的数字货币系统,这种开放性使其拥有和现金的相同匿名属性。
请注意,在这两种情况下,实物现金都将不复存在。但这将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未来,一种情况,你可以更好的控制你的钱;另一种情况,你将被你的钱控制。
毫无疑问,为货币的未来而战就是控制权之争。现在谁拥有控制权?谁将失去控制权?谁能获得更多控制权?
新品发布会 | 币圈一哥:比特币此次大崩盘是减半涨幅后的修正:4月2日18:00,金色财经举办以“?-ing”为主题的新产品发布会,在圆桌讨论环节针对“如何看待此次比特币大崩盘”的问题,币圈段子手币圈一哥表示,我对比特币的盘面走势只有一个不变的观点:任何、经济、新闻、黑白天鹅事件都是为主力服务的。 根本原因是主力可以根据已知到来或者未知到来的信息作出最快对自己有利的行为,这个行为就一定会表现在K线盘面上。从技术上来讲,这次比特币的大跌即是减半预期涨幅满足后的正常修正也是大环境的错杀!首先,减半预期涨幅后的修正;所有人都知道比特币今年5月减半,都想从中获取减半行情的一块肉,而事实上币圈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获得肉吃。往往利好都是提前兑现。[2020/4/2]
每当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时,权力就会随之变化。当控制权易手时,有人会获得更多权力,有人则会失去权力。我们已经看到这种权力在整个历史的弧度中一次又一次地来回摆动。
罗马硬币上刻着长久统治者的面孔
古希腊时代,去中心化国家被罗马帝国的中央集权所取代,但是随后帝国走向解体,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由基督教以及古希腊遗留的艺术、建筑和数学理想松散结合而成、不断变化的民族国家集合体。权力由集中到下放,如此循环往复,贯穿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
货币的演变反映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当人们想找到一种方式以此替代物物交换,货币便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化为信用,并且可以用它来交易任何东西,从马到奶酪。
当国家政权不稳定时,货币更多是地方性的。通用货币的发展使得进行国际交易的人可以在之后兑换回当地货币。
民族国家的崛起反映了货币的崛起。随着小部族逐渐沦为封建领地,突袭和战争将边界推到更稳定的状态,货币演变成更为普遍接受的标准。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诸如黄金和白银之类的贵金属在人们所认为的货币中占主导地位。而后珍贵的奖章被压制成具有固定价值的硬币。
使用硬币后,我们又开始使用由贵金属背书的小纸片。最终,随着各国脱离金本位制,我们切断了与贵金属的联系。此时,实体货币的进化已经达到顶峰。
就像我们看到化学胶片发展了一百多年而突然被数码相机取代了一样,纸币也将遭受同样的命运。它将被流动性强、易于转移的数字货币所取代。
动态 | USDT占比特币交易比重约为68.26%:据cryptocompare数据显示,目前比特币交易情况按照交易币种排名,排在第一的是USDT,占比为68.26%;排在第二的是美元,占比为10.57%;排在第三的是日元,占比为9.06%;排在第四的是欧元,占比为3.11%;排在第五的是USDC,占比为2.45%。[2020/2/1]
向无现金社会的转变始于数年前。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基本没有现金的社会,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而在我 2014 年访问中国时,现金仍然是主流。仅仅 7 年,中国 86% 的人使用移动支付代替现金,跳过了古老的 Visa 和万事达 POS 系统。
2016 年底,印度总理莫迪发文件禁止国家大部分的货币流通,目的是减少腐败并让人们纳税,但一年后被叫停;澳大利亚曾试图禁止使用现金购买 1 万块以上的物品,这项措施也以失败告终。这些早期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现金的胜利,仅是一种尝试。
这些例子清楚地表明政府将现金看成一种威胁。
因为现金几乎无法被国家控制,政府无法轻易监控现金流向,包括谁拥有它以及用它买了什么。
随着民族国家成为地球上的终极力量,他们夺取了印钞权,并取缔了任何其他人利用法律和武力创造货币的权力。国家已经习惯了这种控制。
最初,印有该民族国家象征的实体货币是声望的最终来源,拥有货币意味着拥有独立的力量。
但这一切随着货币变得越来越虚拟化而开始改变。随着虚拟化程度的提高,货币失去匿名性,变得更易于跟踪。随着 1950 年代和 1960 年代信用卡的兴起,货币及其流向变得越来越透明,由 Diner's Club 和 Visa 等私人公司持有的实物分布式账本详细记录了这一动作。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在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席卷全球,所有这些分布式账本都变得数字化,并且变得更加透明,控制这笔钱的流动变得比印钱本身更加重要。
现在,政府已经习惯于查看每笔交易及其去向,他们不想失去控制权。消灭现金将永远消除匿名性。
如今只有一个问题:他们还难以摆脱现金。
正如我们在印度看到的,人们拒绝交出现金并用掉它们。一年后,印度不得不将这些钞票重新投入流通,因为他们的数字系统还没有准备好处理这些钞票。在澳大利亚,这场流行病粉碎了任何一种错觉,即澳大利亚已经有了一个强大到足以取代现金的数字支付系统。
声音 | Ceteris Paribus:多数比特币风险溢价是由于波动做出的草率决策:加密分析师Ceteris Paribus刚刚发推称,在股票中,很大一部分股票风险溢价被认为是行为性的,源于就近损失规避偏差(通常由于波动而做出草率的短期决策)。“比特币风险溢价”也应该遵循类似的思路。[2019/12/24]
最终要取缔现金,国家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法律。一项新技术拥有几乎所有旧技术的特征和一堆新的不可替代的功能时,原本占主导性的旧技术才会消失,这就是数字货币的用武之地。真正的数字货币并不是来自一个国家,创新始于比特币。
大多数民族国家对比特币国际化、去中心化的性质感到恐惧,政府享受货币供应的控制权已久,以至于他们无法再想象像丝绸或盐之类的国际货币了。
民族国家对加密货币感到恐惧和愤怒。当 Facebook 试图启动 Libra 时,国会和其他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追随他们;当 Telegram 试图构建一种完全可扩展的数字货币时,美国政府却将它们粉碎了,尽管它们从认可的投资者那里筹集了所有资金。
但是,当美国和其它政府在恐惧中做出反应时,中国却在密切关注区块链,他们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了解自己的力量。当其它超级大国不看好区块链及比特币,或处在盲目的恐惧中时,中国已开始大力建设区块链。
中国的数字人民币点燃了「扼杀现金」的导火索,加速了全球现金的消亡。中国的数字支付系统让世界各国感到震惊。他们比西方强国领先多年。
中国已经开始测试数字人民币,进行空投,让市民用免费的钱买东西。根据我看过的视频和评论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让用户无论是否离线都可以通过触摸手机来兑换现金,并在之后同步交易。
中国很聪明。他们没有像 Doom 博士这样愚蠢的西方经济学家对比特币的巨大价格波动进行抨击,而是看到了一种扭曲比特币最初的自由主义设计的方法——建立一个中央控制的数字化管理中心。
他们认为,这是建立一个国家支持体系的一种方式,这个体系可以轻松跨越国界、轻松突破国际制裁,最终甚至粉碎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他们利用区块链的底层技术,然后将其抛之脑后,用集中控制的工具取代了那些理想主义特征。一种基于许可、口授的「共识」模式,让那些原始的乌托邦理想处于水火之中。
中国人还看到,一种由难以改变的算法规则控制的去中心化货币,这意味着政府不能再通过取消部分货币流通或印刷更多的货币来贬值或膨胀货币,他们将失去实施货币管制的能力,告诉人们一次可以取出多少或可以寄给别人多少。以隐私为中心的加密货币更糟糕,因为这意味着每个人背后都有铁板钉钉般的加密协议,但调查人员想走捷径而不是做真正的监视工作。
声音 | 分析师Tone Vays:Tim Draper关于比特币的预测非常不负责任:风险投资家Tim Draper曾表示,到2022年底或2023年初,BTC的价格将轻松达到25万美元。然而,前华尔街交易员、加密货币分析师Tone Vays表示,这一预测相当不负责任。Tone Vays最近在接受行业媒体Block TV采访时打趣说,他认为说比特币将在2023年达到5万美元,比Draper的言论“更负责任”。他接着解释说,他认为硅谷风险投资家Draper的呼吁更多的是试图增加点击量,并发表非理性的观点,而不是基于事实的分析。(Ethereum World News)[2019/12/23]
中国看到了一切,希望在加密货币占领世界之前先行一步。因此中国迅速采取行动,其禁止国内进行比特币交易。然后,他们建立了一个中心化的数字现金体系,以迅速粉碎去中心化的货币。
他们将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人在发展中经济体大量投资,修建道路、桥梁和基础设施,或提供贷款,从而为人民币散播种子。很快,他们就会期望发展中国家用数字人民币偿还这些贷款。
一开始他们可能会面临一些阻力,但最终那些没有大规模建设支付和银行基础设施的小国将看到它是多么简单、容易和无害,他们将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字人民币。他们还将看到美国和欧洲仍在使用的落后、陈旧、荒谬的银行体系,并将其完全忽略。
想通过西方系统汇款吗?写一张便条,签名、扫描、然后传真给他人。也许一天之后有人收到了。如果想和美国人做生意的话,除非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一开始就可以得到银行账户,或者一个小国家的企业可以遵守所有的 FACTA 要求。
因此,当他们在与古板的国际银行体系抗争时,他们或许会选择在智能手机上启动他们的数字人民币钱包,或者在桌面上使用一个漂亮的数字仪表盘,然后使用中国的系统在几秒钟内就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取利益。
猜猜之后他们选择了哪一个?
当美国放弃在其他国家的领导地位和投资,转而以一种荒谬的「我是第一」的民族民粹主义世界观向内看时,中国人却在投资未来。当美国人在打一场毫无意义的破坏性文化战争时,中国人在全世界 70 多个国家投资,这些国家政府不稳定、基础设施落后,中国用修路建桥的方式来购买未来,而美国却在筑墙。
当然,西方世界不希望看到一种中国货币主宰第三世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央行都在竞相建立自己的数字货币来应对这一威胁,但西方已经远远落后。意大利希望实现完全无现金化,欧洲也是如此,它加强了对数字欧元的研究。但西方大国正面临着和中国差距过大的困境。
俄罗斯通信和大众传媒部长Nikiforov:莫斯科永远不会合法化比特币:Nikiforov 称,比特币是一个使用区块链技术的外国项目,在俄罗斯联邦的管辖权俄罗斯法律永远不会考虑将比特币视为法人。Nikiforov 将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区别对待,比特币的非合法状况不影响俄罗斯对区块链技术的使用,而俄罗斯也考虑用区块链技术开发自己发行的数字货币。他说,使用区块链技术和使用不同的数字令牌仍然是可能的。[2017/11/23]
不过,西方列强终会迎头赶上,很快我们将展开国家数字货币的全面军备竞赛,争夺霸权。他们中的一些人将受到可怕的 IT 和程序员的阻碍,一些人将有暗黑的设计,一些人将破坏安全协议并遭到黑客攻击,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将有好的结果,失败的国家将简单复制成功的国家。
有了新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国家就有权对你的钱包进行全面的监视,你所做的每笔交易、你到过的每一个地方……所有这些都可以获取你的身份、历史记录和地理位置数据。
十年后,你就不再报税了,每次你在旧货拍卖会上买一台二手烤面包机时,它们都会被自动扣除。如果出了差错,你可以打电话抗争,或者让会计帮你退款。而政府会免费向你贷款一年,这些钱甚至不会从中央银行转移到私人银行机构,它会直接进入你的口袋,你的钱知道你做过的一切。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将加速到来。尽管加密社区中有与之相反的原始规定,但人们绝对会使用这些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甚至,他们会为此感到自豪。
当然,只有当政府运转良好时,人们才会感到自豪和高兴。
当事情进展顺利时,体制中的弊端将不会影响到足够多的人并进入公众的视线,只有「坏人」才会付出代价,但可能不是普通公民接触到的任何人。因此这个系统将主要适用于大多数人,他们不会在意隐私,因为他们只是给孩子买尿布、在亚马逊上买书或在当地商店买咖啡。
但是,当政府出现问题时,就像我们在美国国会大厦起义中看到的那样,他们的想法将会迅速改变。一个国家背书的货币与控制它的政府一样,你必须信任它,为了信任它,你必须信任它背后的人。
你不能将制度视为固定的概念。
美国不是固定的。每个政府机构背后都有一群人,他们一直在运转。IBM 是一家公司,但是公司总是在变化,那是因为它背后的人正在改变。信任基于谁在掌权,以及他们如何使用这种权力。
信任是不断变化的。信任经常被打破,只要一次失信就可以永远粉碎它。一个男人可能对妻子忠诚十年,但在背叛他的一瞬间,信任就不在了。
「传统货币的症结在于使其运转所需的全部信任,必须信任中央银行不会使货币贬值,但是法币的历史充满了对信任的破坏。」中本聪在 2009 年写道。
当政府发疯时,他们现在有权把这种疯狂传染给你。想把你辛苦挣来的钱搬到另一个没有那么疯狂的人掌权的国家吗?但你不能,因为货币管制,你的钱将被冻结,把钱花在国内或别的地方吧。
也许你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一个民族国家不应该拥有控制资金流入和流出该国的权力吗?他们只是试图保护自己的公民和经济免受影响。
如果你住在冰岛,感受可能会有所不同。冰岛在 2008 年金融危机后实行了严格的货币管制,直到 2017 年才结束。这意味着,住在那里的每个人都只是在幻想中拥有自己的钱,而他们从来没有真正拥有过。
你不能在海外买房,不能投资特斯拉股票,只能将资金投资于当地的企业,但这些企业正在受苦受难,收益微乎其微甚至为负。
当然,加密领域的很多人都认为,没有一个头脑正常的人会选择国家背书、处于监视下的货币,而不是去中心化的隐私保护系统。
一般人不在乎隐私,他们不知道隐私意味着什么。他们没有想过,或许生活在完全曝光在政府之下的世界里。
他们从未居住在东柏林,密码警察随时会出现在你家里,并以任何理由将你带离;他们从来没有住在委内瑞拉,突然经济崩溃,买面包需要花一年的薪水。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迅速采用自己国家强加的任何中心化数字货币的原因,如果政府简化它或强制使用它,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将加快数字化进程。
在《加密技术发展的五把钥匙》中,我写道,要使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腾飞,不仅需要资金,还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系统需要分配货币、自动交换货币并用该货币提供商品和服务,而无需重新转换为法币。没有人能像中央集权的交易系统那样,创造出一个能阻止所有货币交易的超级交易系统。
但相反,如今加密社区所做的只是在中本聪愿景上做一些小的迭代,用更新、更快的区块链让加密货币走得更快。他们创造了隐私级货币 Zcash 和 Monero。他们提出了新的办法来升级区块链,而不需要进行分叉。
但是除此之外,它们还是一样。
目前还没有一款只能用加密货币购买的杀手级应用程序。除了空投、矿工和中心化交易所之外,目前仍然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分发代币。这些只是将旧世界的中心化分配机制移植到新世界。虽然已经有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但你需要有加密货币来使用它们,并不能在那里换法定货币。加密货币的分发机制反映了中央银行自上而下的货币分发机制,矿工和交易所取代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我们需要在分配、经济和商业方面进行一场革命,使去中心化的货币真正腾飞。目前,加密货币充其量算是一种投机资产,它使一些人暴富,仅此而已。其体验仍然令人恐惧和困惑,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使用的,仅是对货币未来的一场测试。
中心化数字货币已经成为现实,如果想看到保护隐私的去中心化货币,那我们就必须加快步伐,提高创造力,CBDC 来得越来越快,我们的时间很紧迫。
我的一位好朋友今年去世了,这让我想到了加密用户体验以及它对我们所有人的意义。
我们很多年前一起进入加密货币领域,它是我们友谊源远流长的基础之一。我们达成协议,如果我们中的一个人死亡,另一个人将帮助他的家人找到并出售他的所有加密货币。
当我坐下来使用与他那快要淘汰掉的智能手机相关联的两个密匙进行身份验证时,我会想「谁能为我做这些?我的钱将与我一同消失。」
我和我的朋友完全信任对方。我会确保他的家人得到每一枚加密货币,他也会为我做同样的事。但不难想象,有人对拥有的加密货币并不谨慎。幸运的是,我的朋友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其他人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可怕的用户体验就在此,加密货币发展速度还不够快,无法与普通人接轨。
要使加密货币真正流行起来,必须易于使用和易于入门。我说的是「三次点击」,只需点击三次即可设置一个钱包进行为期三周的汇款,然后在交易所进行 KYC,并确保你牢牢地记住了密码。这样你就不会在失去所有钱的情况下而永远没有客服帮处理,例如可能有人永远遗失了 7002 个、价值共 2.2 亿的比特币,仅仅因为他不记得把密码纸放到了哪里。
当去中心化货币难以走出起步阶段时,中国进行着令人震撼的央行数字货币平台测试。由于西方国家落后一步,他们开始对去中心化货币进攻,这使得坚持隐私的货币更难获得吸引力。
美国金融犯罪制裁部门试图在将政府移交给新的领导层之前迅速通过一套新的规则。该法规迫使交易所在每次有人进行 3000 美金以上汇款时都要保留姓名、电话号码和地址。因此,如果一位母亲给女儿汇款,交易所就需要将他们的姓名都保存在一个高度安全的政府数据库中,这个数据库决不会被黑客入侵。
即使西方国家落后于中国,他们也会迎头赶上的,他们不能不追赶,因为金钱即力量,且这不仅仅是权力拥有者的力量,一个百万富翁或亿万富翁掌握着很多权力,但他们的经济实力与一个大型经济体相形见绌。
印刷货币的人拥有世界上真正的权力,铸币的权力与神的力量相匹敌,民族国家比任何人都知道这一点。
他们现在拥有这种权力,并且不想失去它。为了保持这种状态,他们不得不消灭现金并消除去中心化货币的威胁。
不幸的是,中本聪可能已经给了他们这样做所需的武器。中本聪梦想创建一个不被控制的、去中心化的、无需信任的系统,但在创建区块链时,他 / 她可能无意中向中心化权力赋予了锁链,将我们所有人永远捆绑在一起。
原文标题:《现金的消亡与货币的未来之战 | 链捕手》撰文:Daniel Jeffries编译:Alyson、Echo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