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eribitMarketResearch,原题《在现有规则下,BTC能活下来么?》
翻译:子铭
BTC允许用户在不信任任何第三方的情况下存储和转移价值。然而,每个区块只能容纳4400笔交易。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BTC的交易容量受制于区块的大小。目前的区块大小限制是由于技术和激励的相容性导致的,这种情况不可能很快就会消失。有些人认为,你可以通过增加区块大小来扩大BTC单区块交易规模。虽然这将使得每个区块能包含更多的交易,但BTC本身的价值存储和转移特性将变得更差。因此,BTC通过排除超过安全容量限制的使用量来保护其价值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安全容量限制可以被扩大。
其实笔者认为BTC将风险排除在外的能力被高估了。即便BTC可以控制网络内部的用户数量,但它无法控制通过托管银行访问网络的用户数量。这个银行层的增长不在网络的控制范围内,也就可能会发展成为BTC的系统性风险。
用户之所以采用托管银行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在多个维度上提供了更低的交易成本,比如他们可以享受到更强的网络效应、更快的支付清算、更快的法律追索权、更低的交易费用,或者还能进入交易所或货币市场获得其他金融服务。
现场 | 观点:区块链有希望解决工业互联网的信任问题:金色财经现场报道,10月28日,第六届区块链全球峰会的分布式认知工业互联网主题论坛于上海开幕,在论坛的圆桌讨论环节,
思爱普中国陈泽平分享表示,工业互联网需要解决企业与企业间的信任问题,解决后会得到降本增效的效果。区块链有希望解决信任问题。例如企业对数据在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中有很大的需求。
钡比科技董事长许皆春分享表示,区块链最大的作用是解决数据的可信和可溯源。现在很多企业面临更多的是使用区块链提高效率,这需要对于业务流程需要非常熟悉。
联通上海分公司巴枫分享表示,运营商基于公共属性,在节点建设上,需要区块链的技术支撑,因区块链技术的成熟,才实现了企业数据共享的进步。[2020/10/28]
如今一个流行的设想是,未来的“BTC堆栈”将由不同的层组成,这些层代表着信任/成本图上的独特一点。如果较高的层出现故障,用户可以回退到较低一层。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展示托管银行层是如何为BTC带来系统性风险的,并解释是什么驱动了托管银行层的增长,且该怎样抑制其给BTC带来的负面结果。
观点:加密货币市场可能受益于中国股市持续上涨:加密金融公司Amber Group表示,加密货币市场可能会受益于中国股市的持续上涨。该公司解释说,富时中国A50指数创下新高,表明中国投资者正在冒险,有可能提振比特币。如果股票上涨,投资者将拥有更多的资本,并且将更倾向于购买加密货币。(Bitcoinist)[2020/7/6]
托管银行层如何能为BTC带来系统性风险的
想象一下未来有2亿人使用BTC,其中大部分人通过托管银行层管理BTC。这些银行使用比特币网络作为银行间结算网络。用户通过BTC借据的方式在托管银行层存款。
这种安排是否长期稳定就在于到底是谁对谁有“杠杆作用”了。如果用户可以随时离开,那么托管银行系统就会受到约束。但如果用户被锁住了,那么用户资金所带来的“力量”就在银行手里。用户是否会被锁住取决于退出系统的成本有多大。
手工退出成本
当政府进入数字货币市场进而取消BTC的可赎回性时,这可能会被视为将系统的退出成本抬高到无限大。政府可能会觉得控制网络层本身很困难,但在这个例子中,他们根本不需要这样做。因为他们已经控制了银行。
观点:股市大概率会回调,或致比特币同步下跌:管理资产达1350亿美元的DoubleLine Capital首席执行官Jeffrey Gundlach表示,股市跌回3月低点的几率为76.8%。因为本轮反弹没有得到机构资金的支持,主要是来自散户,Robinhood等提供零交易佣金账户的服务有大量新交易员涌入,他们在2020年3月股市崩盘时抱着逢低买进的心态入场。这一情况让股市面临着遭遇严重回调的风险。若对股市不利,比特币也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自2020年3月全球市场崩盘以来,两者之间的正相关性正在增强。撇开几天的脱钩不谈,比特币和美国股市都曾双双下跌并同步回升。(Bitcoinist)[2020/6/10]
1933年美国公民的黄金就是这样,1971年美国国内持有的其他民族国家的黄金也是这样。
如果BTC的可赎回性被取消,BTC就完成了向法币的过渡。
观点:比特币仍是机构投资者的首选资产:在最新一期Unchained播客中,ARK Invest首席执行官兼首席信息官Cathie Wood和ARK主题分析师Yassine Elmandjra重点介绍比特币如何继续成为机构投资者的首选资产,同时还讨论比特币和以太坊网络之间的复杂细节,以及它们在推动投资者信心和认可度方面的作用。Wood指出投资组合配置背后的关键原因,“这些生态系统的价值将由货币主导,而比特币作为储备货币,将是我在这一领域分配大部分资产的选择。尽管我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其他货币在演变。”与BTC相比,ETH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线,因此在此类用例中并不总是受到关注。Elmandjra强调该差异,将其归类为“创新最大化主义者和货币最大化主义者”之间的分歧。“当你从金钱至上的心态来看待它时,你会从比特币开始,然后以它结束。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实际上是关于货币的保证理论,并从货币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他还指出,对于比特币来说,即使它确实具有传输和验证数据交易的可靠机制,投资者的首要任务也应该围绕网络可扩展性和“使用这些大型功能集创建可表达、可升级的基础层协议”。(AMBCrypto[2020/4/23]
Source:?Linkedin
动态 | 转移价值十亿美元仅需花费0.000012 XRP “XRP没有价值”的观点再被讨论:据coincryptorama消息,昨日,价值十亿美元的XRP在Bithumb交易所发生转移,手续费为0.000012 XRP。推特用户Flibbr指出,这意味着转移无论转移多少美元都要花费这么多XRP,因此“XRP没有价值”。关于XRP的价值已被多次讨论,多数人认为XRP没有价值的主要原因是,银行可以使用Ripple的XRapid共享分类账系统来转移法币或加密货币,这使得XRP自身变得无效。此外,他们认为,“银行需要买很多XRP以在Ripple区块链中流转”的认知是错误的,这只能说明XRP是一个服务其创始团队的资金池。[2018/12/14]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用户可以“UASF”的时候,也不是对BTC的协议层做出改变的时候。因为BTC的标准仍然遵守BTC协议的规则。但现在用户允许它成为一个需要途径来解决的问题。
整体退出成本
实际上,政府甚至不一定要取消比特币的可赎回性,因为BTC的整体退出成本会很大。
就拿一个银行跑路的场景来说,这时所有人想离开银行系统,即从栈道下移到去信任层。其中一部分人可以成功过渡,但他们将成为拍卖会的赢家,交易费会被炒到几千到几万美元。剩下的人将会被留在更高的层上。
如果上层相对于下层的容量增长过大,人们就失去了向下层移动的选择权。当用户发现自己被永久锁定在上层时,政府可以在系统中实施各种税收或规则的变更。
是什么驱动了托管银行层的增长
人们使用更高的层数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信任/成本图上的点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优势。请记住,“成本”可包括很多东西,不仅仅是交易费用。它还包括网络效应、结算时间、可逆性、隐私等。
恐怕存在这样一个反馈循环,即托管层越大越有吸引力,从而将更多的用户推向托管层。
这一点可以先用黄金的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试想黄金持有者都在市场上与其他用户竞争,如果他们能够早些结清债务,供应商就更愿意与他们做生意。如果银行业能给他们提供更低的费用,他们就可以把这种价格节省的费用转嫁给贸易伙伴。结果也就产生了一个反馈循环,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会迁移到最便宜的解决方案。
另外,使用银行来记账的好处是局部的、即时的,而坏处则是全球性的,而且往往要延迟几十年才会发生。
同样的反馈循环也存在于BTC中。如果托管银行层变得非常成功,想象一下,所有这些结算交易推动了底层交易费用的上涨。突然间,越来越多的人变得完全不支付去信任层的交易费用。托管银行可以为基础层空间支付更多的费用,因为他们的交易代表着成千上万的链外用户的捆绑利益。
????
????
因此,以前的非托管用户可能面临着使用托管或是完全停止使用BTC的选择。这也适用于闪电网络,在闪电网络中,你无法安全地路由小于3.5倍的链上费用限制的支付。
有趣的是,如果交易费用很低,这个反馈循环仍然可以维持。原因还是在于该交易费用只是整个交易成本中的一个方面。如果主链的安全预算非常低,结算时间可能会变得过长。这就进一步增加了银行等托管的链外解决方案的相对优势。
该怎样抑制托管银行曾给BTC带来的负面结果
我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托管银行业务层的系统性风险。
首先,社区可以阻止用户大规模采用借据。这就涉及到这样一种举措:既能让新用户仍然享受到持有BTC的好处,但不以银行在无托管层上占优的方式使用它。
????
??
其实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里已经发生了,这说明BTC社区“本能地”认识到如果太多人用错了方法,BTC的价值特性对每个人来说都会退化。
其次,我们需要
继续创新,将BTC的去信任能力扩大到更多用户。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开创性地让多个用户共享一个UTXO的方式,这样他们也可以将利益捆绑在一起,在区块链链上市场上求生存。
BTC有一个隐含的假设,那就是用户会支付更多的费用来使用底层或其他免信任的扩展方式。实际上,比特币不仅要与法币甚至其他数字货币竞争,还要与BTC托管银行竞争。
很多人认为BTC发展太快有很大的风险,而发展太慢几乎没有风险。如果BTC能够以自己的步调发展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它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确保市场上有足够的需求是被去信任容量满足的,否则就会有托管银行系统永远蚕食基础层的风险。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