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区块链被定义为新基建,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一个信号:区块链与实体行业的结合开始变得愈加紧密。对于区块链行业来讲,这其实是一件好事。虽然从表面上看,现在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可能并没有早期那样大刀阔斧,但是,却真真正正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产业区块链时代慢慢到来了。
所谓产业区块链,是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数字货币区块链而言的。因为按照以往人们对于区块链的认识,数字货币是它始终都绕不过的一道坎。在数字货币进入死胡同的大背景下,产业区块链的出现无疑给区块链的发展打开了新窗口,并且将会与产业互联网一道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风口。
为什么说产业区块链的时代即将到来?
无论是什么行业,其价值的衡量最终都是以这个行业为社会所创造的实际价值为标准。
浙江省首个产业区块链赋能中心落地宁波江北:11月17日,浙江省首个区块链场景应用产业园——宁波市区块链产业赋能中心在宁波市江北区老外滩正式揭牌。活动现场,区块链赋能中心与宁波轨交、市民卡合作的智慧民生服务链项目,与宁波港易港通合作的宁波港易港通项目,与西南证券、图特科技、图灵奇点合作的区块链金融项目,与广发银行、鄞源公证处合作的在线公证赋强产品项目等4个项目正式签约。(央广网)[2020/11/18 21:08:51]
从市场整体形势上看,全球数字货币市场正逐渐回归理性,年初曾高达近万亿的市值,并非完全反映了整个行业的实际价值,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于市场的发展的良好预期所致,而一旦暴富效应的窗口期结束,市场不再有新的韭菜进入时,行情便一落千丈,虚假繁荣的泡沫一吹就破。大量投机人士和跟风者的清场离去,反而还有助于净化行业风气,留下来真正做事的团队,更容易在行业中形成真正的、有意义的、坚定的共识,推动区块链尽快在实体经济领域的落地。
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5G将推动产业区块链应用大规模爆发:5月8日,由区块链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与火币中国联合主办的“全球数字经济智能科技高峰论坛”如期举行。区块链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数字经济智库院长、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进行了《区块链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主题分享。
于佳宁表示,数据要素化、纳入新基建等都是区块链技术大发展的重要契机。区块链不仅是新基建的构成,更是新基建的基础。
他强调,5G时代万物互联,区块链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可以为数据资源提供极低成本的确权服务。5G将是区块链应用爆发的关键推手,这使得5G和万物互联时代,产业区块链应用将大规模爆发。[2020/5/8]
从
监管方面来看,一系列区块链标准的制定成果己现雏形:2016年10月,由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编写并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中国区块链标准化路线图即标准体系框架,将区块链标准分为基础、过程和方法、可信和互操作性、业务和应用、信息安全五个大类,2018年5月,术语和概念、参考架构、分类和本体等10项国际标准已完成立项,进入研制阶段;中国电子学会也于近日发布了《中国区块链技术人才培养标准》。种种标准的制定,为后续区块链行业的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广州商学院教授:构建“产业区块链”对粤港澳大湾区“两业融合”的存在四点经济价值:4月20日,广州商学院教授管同伟在广州日报刊文《创新区块链技术应用 构建大湾区“两业融合”大平台》。文章表示,构建“产业区块链”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两业融合”的经济价值在于:第一,提供信任与数据安全保障。第二,帮助区内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转移。第三,有利于提高区内制造业的创新意识。第四,避免同质化竞争、地域经济环境风险以及降低能源消耗与污染。[2020/4/20]
从技术上来讲,整个行业围绕区块链中突破性能瓶颈、保护安全隐私、扩展商业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多种技术方案,如在共识机制中提出了基于POS的混合共识算法POS-POW,基于BFT的授权的拜占庭容错算法DBFT等算法,又如在公链跨链中提出了公证人模式、侧链模式等,又如为提高区块链效率先后出现的闪电网络、雷电网络和矩阵元等状态通道等。这些新的技术和理论的提出丰富了区块链技术,并为其在产业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储备。
动态 | 《2019中国物流与供应链产业区块链应用白皮书》发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发布了《2019中国物流与供应链产业区块链应用白皮书》。根据白皮书,近三年来,区块链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应用落地项目不多。其中,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是区块链应用最大的落地场景,但相对来说比较碎片化,缺乏规模效应。根据白皮书,近三年来,区块链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创立企业数远高于2016年及此前的水平。截至2019年11月7日,经营范围涉及区块链的企业已经突破了3万家。其中,广东省相关注册企业数超过全国其他省市的总和,占比达到了60.61%。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物流与供应链产业区块链应用落地项目136个。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是区块链应用最大的落地场景,占比超过41.9%。整体来看,落地项目不多,且试验性项目较多,可持续性项目较少。另外,区块链在信用体系建设、数字资产化、司法监管方面的应用场景还有待开发。
另外,白皮书也指出,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颠覆性的信息技术,全球各国政府都面临监管标准缺失、监管技术不足以及监管经验缺乏的局面。由于政府监管尚未形成全面、完善的体系,产业中仍存在假借区块链项目取投资的不良从业者以及借用“数字货币”、“代币”名义干扰公众认知的非法集资者。(央视网)[2019/12/5]
从政策上看,2020年,利好政策应接不暇。目前来看,几乎每个月地方政府都会有专项区块链政策出台。
动态 | 新华社: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出清后“产业区块链”时代即将到来:新华社报道称,业内人士认为,从短期来看,在全球市场上进行跨国价值转移时,比特币仍然是比较成熟的中介,存在一定市场基础,但是随着各国监管政策收紧,比特币的监管套利空间进一步缩小。有业内人士表示,近期比特币下跌意味着很多项目缺乏实际资产的支撑,处于“丛林”状态,被市场证明是低效的。市场出清后,“产业区块链”时代即将到来,未来数字资产与产业将深度绑定,市场监管将更加完善。[2018/11/25]
政府动态方面,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区块链热议不断。
产业政策方面,我国地方政府继续保持每月都有新政策出台,广州、贵州发布区块链产业发展意见。
产业研究方面,区块链标准关乎行业话语权,浙江省将筹建区块链省级标准技术委员会。
产业应用方面,本月又有3800亿元新基建开工,投向区块链等领域。
CECBC区块链专委会专家、经济学家、数字资产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表示,2020年将是区块链与产业结合的重要年份。区块链开启了新周期,在“抗疫”过程中区块链应用价值已经开始显现,疫情后产业区块链大时代将到来。区块链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区块链思维将是未来世界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产业区块链可以为经济带来哪些改变?
一、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区块链具有可溯源,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可编程等诸多特征,这些特性可以有效的降低实体产业在具体业务中的成本。比如在车险方面,将汽车与去中心化系统相连,传感器负责将数据传输到数据网关,网关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数据上传记录被存储在区块链系统中,当车辆出现问题时,车主可以通过区块链溯源轻松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这样更加容易划分问题的责任方,如果是汽车问题,有效溯源信息也可以成为投诉的重要信息,有助于缩短车险行业的理赔流程,提升整个行业效率。又如,在金融业中,银行间搭建的联盟链,可以以较低成本解决传统银行业的交易信任问题,实现单据电子化,并实现实时对账等需求,直接省去大量交易流程和记录保存等中间环节,节约银行所负责信任保障和中间环节的大量人力资源,从而降低银行业运营成本。
二、重建信任
传统互联网中,长期存在着数据无序传播、真伪难辨、信任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的阻碍了实体经济与线上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区块链技术赋能互联网,建立起万物互链的账本,上链信息不可篡改,因此在交易双方共同验证一笔交易之后,也可以让第三方信任这个信息,降低多主体之间的互信成本。因而,推动不同场景下“交易上链”,有助于构建诚信产业协作环境,避免欺诈、违约等问题,优化产业生态。
正确看待区块链技术
不可否认,产业区块链可以我们带来新的机遇。但是,我们要也要清楚区块链只是一种工具,不要期待它会让我们一夜暴富。
任何行业的良性变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区块链的确可以从底层改造实体产业的运行逻辑,但是,区块链改造实体产业同样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区块链的技术,需要不断强化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千万不要幻想着可以用区块链技术一次性地解决实体产业的所有问题,更加不要幻想着区块链技术不需要迭代和更新。区块链的发展需要不断演进和进化。只有这样,区块链对于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才是一个全面、深度和多元化的过程。
对于区块链,我们要理性地看待,它在某些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比如溯源、隐私保护、信息共享有着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区块链是万能的,它无法解决实体产业遭遇的困境和难题。因而这就需要我们把区块链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结合,让他们联合在一起去解决实体产业当中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另外,我们还要不断做好区块链技术的研发,不断更新区块链技术,只有这样,区块链才能在立足自身的同时,不断和其他的新技术一起,成为破解产业互联网发展难题的关键要素。
结语
2020年,是区块链政策落地大年。当区块链被定义为新基建,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来临。在这个时代,区块链与产业的融合将会愈加紧密,举国上下,各行各业,一场区块链竞赛俨然蓄势待发,即将打响。在此大背景下,我们需要捋顺区块链相关的本质与产业的关系。只有这样,产业区块链才不会被夸大,不会被鼓吹,而是进入到一个相对理性且客观的发展状态之中。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