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Polkadot治理机制研究》
撰文:郝凯
来源:HashQuark社区
本文对区块链的治理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对Polkadot治理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Polkadot的治理机制采用了一系列特殊设计,包括理事会、锁仓投票机制、自适应仲裁偏差规则和延迟生效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链上治理存在的问题。但它能否保证项目持续良性发展,还需要等待治理功能上线之后的进一步检验。
治理机制是区块链项目的重要设计。随着项目的运行,生态中的参与者需要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项目进行必要的更新和升级,以使项目持续良性发展。然而,不同参与者的核心利益并非完全一致,因而对项目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持有不同意见。治理机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使不同参与者最终达成共识。
区块链的治理机制
在现实世界中,治理是指政府的行为方式,以及通过某些途径用以调节政府行为的机制。在大多数情况下,治理是
自上而下的措施,它有权迫使人们服从正式机构和规章制度,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
IDEX宣布即将在Polygon上推出其v3 Hybrid Liquidity DEX:12月2日消息,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平台IDEX宣布即将在Polygon上推出其v3HybridLiquidityDEX。这种混合模式将把传统的订单簿功能与自动做市商(AMM)流动性池合并,以为服务流动性提供者提供更高的财务回报,并提供典型的投资工具,如止损、限价订单和实时执行等。同时该平台还表示,在Polygon网络上操作,除了受益于以太坊网络的全栈扩展机制外,还可以使交易成本降低到通常以太坊一层交易成本的1万到10万倍。(Cointelegraph)[2021/12/2 12:46:12]
分布式和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重要属性,因此区块链的治理与现实世界的治理有很大的不同。区块链的治理主体不是政府,治理不需要依靠强制力量来实现,也不是自上而下的行为。从本质上看,区块链的治理是参与者之间进行互动和合作的过程。根据治理模式的不同,区块链的治理机制可以分为链下治理和链上治理。
链下治理
链下治理是指
生态中的参与者在链下协调如何对项目进行更新和升级。链下治理的基础是生态中的参与者广泛参与讨论,其主要流程如下:首先,参与者可以研究并制定变更提案。接着,参与者在社交媒体上对提案表达观点,并进行充分讨论。然后,核心开发者根据社区的反馈决定是否接受该提案;如接受,开发者会对项目代码进行更新和升级。最后,矿工、节点运营商和社区成员决定是否支持提案。如果支持,他们会选择升级节点客户端并维护新链。
Poloniex将于周末上线Tendies(TEND)期货交易:据官方消息,Poloniex将于周末上线Tendies(TEND)的期货交易。钱包将于UTC时间8月2日星期日下午16:00启用,随后将开放TEND交易。[2020/8/1]
目前,包括比特币和以太坊在内的很多区块链项目采用链下治理。但链下治理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如果参与者之间无法达成一致,那么他们会分别选择维护原来的链和新链,导致区块链发生硬分叉,削弱整个社区的力量。第二,链下治理的各个环节没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判断标准,会导致治理的流程过长且无序。第三,决定是否对项目代码进行更新和升级的是开发者,但他们并不一定持有太多项目代币,因此他们的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可能与整个项目利益最大化的方向不一致。
链上治理
与链下治理不同,链上治理的所有流程都发生在区块链上,通过智能合约对项目进行更新和升级。链上治理的主要流程是:首先,参与者可以研究并制定提案。然后,通过区块链对提案进行投票。最后,统计投票结果,如果提案通过,所有节点自动升级。
目前,采用链上治理的区块链项目包括Decred、MakerDao和Tezos等。链上治理预先制定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和判断标准,整个流程会更加透明和有序。同时,采用链上治理的区块链一般不会发生硬分叉。但链上治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持有大量代币的参与者在链上治理中拥有的权力过大,持币数量较少的参与者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IOTA已发布IOTA 2.0网络的第一个官方测试网Pollen:IOTA(MIOTA)已宣布发布Pollen,Pollen是IOTA 2.0网络的第一个官方测试网。这是IOTA 2.0的第一阶段,其去中心化网络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上市。IOTA也将继续移除协调器(Coordicide),Coordinator是IOTA基金会运行的一个模块,用于网络保护和事务确认,最终目标是使网络去中心化。(CryptoNews)[2020/6/30]
Polkadot治理机制
Polkadot采用链上治理,其核心理念是将项目的治理权交给DOT持有者,Polkadot的更新和升级都由DOT持有者的投票结果来决定。
治理流程
Polkadot的治理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提案阶段、
投票阶段和
计票阶段。
提案阶段
参与者进行提案的方式有两种:公开提案和理事会提案。
对于公开提案,在满足抵押一定数量DOT的条件下,任何参与者都可以进行公开提案。支持这个提案的其它参与者需要抵押与提案人等量的代币。拥有最多代币支持的提案将进入投票阶段。此时,在提议阶段抵押的代币将被释放。
对于理事会提案,当理事会中同意提案的成员数量大于反对的成员数量时,提案可以进入投票阶段。当理事会中所有成员一致同意某提案时,在计票阶段通过该提案的条件会更低。
Polkadot创始人:预计将在8月开始着手移除“Sudo”模块的工作:金色财经报道,今日在波卡社群内波卡Polkadot创始人Gavin Wood表示在波卡预计将在8月时候开始着手移除“Sudo”模块的工作,这样DOT持币者无需依靠“Sudo”模块进行转账。另外他透露波卡网络到去中心化将于7月开始。Gavin Wood提到在正常情况下提案到执行是需要一个阶段的,整个周期大概需要3个月的时间,但当理事会和技术委员会都支持某个提案的情况下,这个提案-执行的周期可以缩短。[2020/6/11]
投票阶段
在投票阶段,参与者需要将DOT锁定,并对提案进行投票。参与者可以选择支持或反对,也可以不参与投票。如果提案通过,选择支持提案的参与者的DOT会被锁仓一段时间。参与者可以选择将DOT锁定更长的时间来增加每个DOT的投票权重。
计票阶段
为了应对链上治理存在的投票率较低的问题,Polkadot推出了自适应仲裁偏差规则。简单来讲,当投票率较低时,通过该提案所需要的投票同意率会更高。
在计票阶段,有以下三种方式来确定投票结果:第一,当投票率较高时,采用多数通过的方式,即简单的票数比较,如果赞成票多于反对票,则提案通过。第二,正投票率偏差,即在投票率较低时,必须是以绝对多数通过。第三,负投票率偏差,即在投票率较低时,必须是以绝对多数否决。
理事会
为解决投票率低的问题,Polkadot成立了一个理事会,代表这部分DOT持币者参与投票。在初始阶段,理事会成员的人数在6人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理事会的成员将扩充到24人并保持稳定,每位成员的任期为12个月。所有的理事会成员都需要通过投票选举产生。
声音 | 吴逸飞:Cdot跨链枢纽采用的是非共享安全的模式 可以缓解Polkadot接入成本问题:11月21日,在《金色深核》线上直播中,Cdot Network首席技术官吴逸飞表示,Cdot Network也在大力推广基于Substrate的应用链开发范式,设计上不同于Polkadot的是Cdot跨链枢纽采用的是非共享安全的模式,跨链协议采用的是IBC,这样就给基于Substrate开发应用链的团队更多的选择,降低创新成本,同时也缓解了Polkadot接入成本的问题。[2019/11/21]
理事会成员的主要治理任务是提出明智提案进行全民公投,取消毫无争议的、危险或恶意的提案。理事会成员可以对提案行使否决权,一名成员对提案只能行使一次否决权。在一段冷却期过后,这些被否决的提案可重新提交,否决过该提案的理事会成员不能再次否决该提案。
理事会成员由选举产生,DOT持有者可以给自己支持的候选人进行投票。对于上一轮落选的候选人,在下一轮选举中,只要DOT持有者不改变投票立场,候选人就可保留在上一轮选举中获得的选票。给候选人投票的DOT代币不会被锁定,并且DOT持有者在选举期间可随时撤销或更改自己的投票。一旦DOT持有者改变立场,那么在上一轮中的投票就会重置。
其它治理设计
投票权重
Polkadot设计了锁仓投票机制,允许DOT持有者通过更长时间的锁仓来增加投票权重。DOT持有者的投票权重会按照DOT数量和锁仓时间这两个维度来综合计算。
延迟生效
延迟生效是Polkadot治理中的一个重要功能。每一个获得批准的提案都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可以真正生效。这样一来,不同意该提案的参与者离开Polkadot生态,而同意提案的DOT持有者的代币会被锁仓,以表明对该提案的支持。
如何参与Polkadot的治理
Polkadot设计的治理机制使得尽可能多的DOT持币者可以参与到治理中来,而参与Polkadot治理的关键是持有DOT代币。因此,持有DOT代币的数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参与Polkadot治理的方式。
当持有DOT代币的数量很多时,就会有多种参与Polkadot治理的方式可供选择。第一,成为理事会成员。理事会成员在Polkadot治理中的话语权很高,并且持有的DOT数量越多,当选的概率越高。第二,如果自己不想成为理事会成员,那么可以把票投给信任的候选人,帮助他成为理事会成员。第三,不参与理事会成员的选举,只对自己支持的提案进行投票。
当持有DOT代币的数量较少时,成为理事会成员的可能性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参与Polkadot治理的方式是对提案进行投票,并可以通过锁定DOT来增加投票权重。
Polkadot治理机制面临的问题
5月26日,Polkadot第一个候选链CC1的首个区块被挖出,Polkadot进入逐阶段发布状态。CC1不是Polkadot主网,未来可能会推出其它候选链。DOT持有者可以选取验证人参与Staking,但不能进行代币转移和交易。
现阶段,Polkadot的治理功能还没有启用,治理功能会在第三阶段引入进来,其治理功能的启用时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除此之外,Polkadot采用链上治理,会不可避免地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持有大量DOT代币的用户在治理中的权力过大,二是普通DOT持有者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大户权力过大
Polkadot采用一个DOT代表一票的机制,富裕的参与者可以通过购买大量DOT代币来影响投票结果。同时,理事会成员的选举也与获得的DOT数量直接相关。虽然Polkadot设计了锁仓投票机制来增加投票权重,但是DOT持币大户在Polkadot治理中的起到的作用还是非常大。虽然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DOT持币大户与整个项目的利益方向是一致的,但他们的影响力太大会降低链上治理的去中心化程度。
针对这个问题,很多链上治理的项目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例如:将一币一票改为以区块链身份为基础的一个帐户一票、代议制民主、在计票阶段采用新的计票方式等,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还有待检验。
普通人的积极性不高
生态中很多参与者更关心自己的短期收益,对Polkadot的未来发展情况并不关心,他们不会根据项目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投票,一些投资者甚至不参与投票。
同时,如提案内容与底层技术或经济设计相关,很多参与者由于并不了解,因而不会花大量时间研究提案的差别和影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参与者的投票积极性。
Polkadot设计的理事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投票率低的问题,但这种设计同样会降低链上治理的去中心化程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普通人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总结与思考
链上治理是一种更去中心化和更符合区块链内在理念的治理机制,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知名区块链项目所采用。参与者的投票率可以被当作一个非常具有参考意义的指标,用来衡量区块链项目的去中心化程度和社区参与热度。
对于链上治理来讲,必须保证生态内的绝大多数参与者的核心利益与整个项目的核心利益一致。因此,参与者需要在经济上受到激励,促使他们做出对项目有利的选择。如果参与者在此过程中没有感受到这个激励,那么他们可能会不再参与到治理中来。
区块链项目的代币的主要权益包括功能权、使用权和治理权等。并不是所有的项目方都愿意把治理权交给社区,这意味着很多代币没有治理权。参与者应该重视并利用好代币的治理权。
链上治理依靠群体智慧,但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指出,聚集成群的人们,感情和思想会转到同一个方向,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一种集体心理,其心理特点是易受暗示,易于轻信,情绪夸张而单纯,也会出现偏执、专横、保守的倾向。因此,群体智慧能在链上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
Polkadot的治理机制采用了一系列特殊设计,包括理事会、锁仓投票机制、自适应仲裁偏差规则和延迟生效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链上治理存在的问题。Polkadot对链上治理的探索有助于改进现行的治理体系。但是,Polkadot的治理设计能否保证项目持续良性发展,还需要等待治理功能上线之后的进一步检验。
来源链接:mp.weixin.qq.com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