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前先生毕业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计算机系,取得工学博士学位,是第一任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后调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监管局局长,被誉为我国金融体系中最了解加密资产与区块链的领导之一,他在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突破口构建的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体系里的诸多创新型观点备受市场关注。
目前区块链技术发展仍未大规模铺开,在底层与应用层隐私保护、数据治理技术研究亟待深入。而数据治理缺位反向会制约未来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效率与质量。姚前先生近期在该方向有很多开创性思考,算力智库特整理以飨读者。
8月6日,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做客对话某访谈节目围绕“数字治理”带来了最新观点。
证监会姚前:区块链用于监管 正在区域股权市场试点:10月21日消息,今日,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科技与创新”平行论坛上,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谈及区块链在监管上的应用及其进展情况,其中,姚前主要以证监会在区域性股权市场应用金融科技,尤其是区块链技术,打造新一代的金融基础设施作为案例,来进行讲述。
姚前表示,之所以选择在区域性股权市场展开这样一个实验,本意是为了夯实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石,提升区域股权市场的品质,为中小微企业的股权融资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财联社)[2020/10/21]
1
数字时代的“空中楼阁?
姚前:建议以监管科技应对金融科技,以链治链:8月6日下午,《寻找区块链力量》系列访谈第一集正式开播,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共话区块链如何赋能信任。姚前表示,区块链技术是突破性创新,有望成为新一代的通用数字技术。区块链技术创新具有极强的溢出效应,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据是高质量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对于区块链的发展,他建议:一是设计适应性的顶层政策;二是监管与自律并重,探索公共部门和市场协同创新机制;三是以监管科技应对金融科技,以链治链;四是做好激励相容,提倡官督商办;五是牵住区块链“数据治理”的牛鼻子,推动区块链高质量发展。(新浪)[2020/8/6]
”?
声音 | 姚前:基于合理的机制设计 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中性”:据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消息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总经理姚前近日发文表示,如何实现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是法定数字货币研发的核心命题。理论分析表明,在支付方面,央行数字货币为银行间支付清算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可优化零售端传统法定货币的支付功能;若与其他更广泛的金融基础设施有效融合,央行数字货币还有助于社会节本增效。在货币政策方面,基于合理的机制设计,央行数字货币不仅对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中性”,而且可成为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在金融稳定方面,可以通过增加银行存款向央行数字货币转化的摩擦和成本,避免 “狭义银行” 影响。[2019/3/4]
姚前指出,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据是高质量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如果数字时代的数据不可信,那么所有的数字化建设都是空中楼阁”。他建议要严把区块链入口,防止大量垃圾数据和低价值数据上链。
从治理的角度出发,姚前此前7月在腾讯直播讲堂中提到类似观点。姚前指出目前区块链技术存在性能问题、隐私保护、安全问题、治理缺失、互操作问题五大不足之处。
治理缺失一,表现在社区面临重大决策事件时,如何让社区参与进来。以某种机制形成社区意见,最终在区块链上表达出来。
二、表现在如果缺乏治理机制,只能通过软分叉或者硬分叉解决问题,最终将导致混乱和分解。
无序的状态使区块链运作低效,与新技术降本增效的初衷相背。而数据治理在确保数据的准确、适度分享和保护方面大有裨益,有效的数据治理计划可以通过改进决策提升数据质量与运作效率。
2
如何迈进“可信化数据化”时代
当前,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尚处在早期,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也为监管提出了全新的命题和挑战,为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引导这一中性技术落地产业,赋能实体经济,姚前给出了具体建议:
首先,设计适应性的顶层政策。立足数字中国建设目标,开展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系统性地编制区块链发展总体方案、路线图、任务单和时间表;由政府主导、有组织定向的开展区块链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推动协同攻关,构建新一代的数字技术生态体系;深化政企共建,走出一条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
其次,监管与自律并重,探索公共部门与市场协同创新的机制。数字基础设施是准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正外部性,同时又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和创新性,必须依靠大众创新,竞争择优。治理要宽严相济,建设要激励相容,要探索公共部门与市场协同创新的新命题。
最后,要牵住区块链“数据治理”的牛鼻子。区块链具体应用宜先从数据存证、共享入手,这是务实的策略。考虑到技术前沿在公有链,应该支持公有链的研究。基于现实环境,联盟链或许是应用落地的较优选择。要加强国产密码算法的应用和创新发展,以保障我国区块链安全可控。
姚前特别指出,当前最重要的是提倡区块链的高质量发展。为此,需要加强链上和链下的数据治理,建立有效的区块链治理体系。正如其在7月直播公开课上提出的,应用在蓬勃发展,但代码抄袭现象严重,很多单位就复制了一个开源的东西改了改参数,作为自己的一个包装,当作自己的独门秘籍来用,共识的方向、隐私保护的方向、安全的方向、跨链的技术,这些技术研究还是需要进一步深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