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11月21日上午,在2020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平行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表示,未来真正能作为“数字货币”存在和发展的,只能是“央行数字货币”,这将推动货币支付运行方式、体系和机制发生深刻变革,央行可以形成全社会最完整的数字货币用户信息和交易数据,而支付机构只能掌握自己客户相关信息,不再掌握交易双方全部信息。“可以说,‘央行数字货币’推出后,蚂蚁金服等机构的作用将大大减弱。”
英国将在未来几周就央行数字货币进行磋商:金色财经报道,英国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周五表示,英国政府将在“未来几周内”就央行数字货币的案例进行磋商。亨特在给议会的书面声明中表示,英国央行还将发布一份文件,列出技术考虑因素,为数字英镑的潜在构建提供信息。亨特宣布该计划作为更广泛改革的一部分,以刺激英国的金融服务业。(金十)[2022/12/9 21:34:18]
王永利阐述了“数字货币”的本质与发展逻辑,他认为,在国家主权依然存在,世界尚未实现一体化治理情况下,要打造和运行超主权货币是不太可能的。真正能作为“货币”存在和发展的,只能是“央行数字货币”。“比特币一类网络内生数字币知识新型资产,违反货币发展的逻辑,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流通货币。”王永利说。
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预计未来还将加息“几次”:9月18日消息,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连恩表示,欧洲央行将再加息“几次”。他在周六接受采访时表示,欧洲央行仍处于加息阶段。他提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称不排除欧元区出现温和衰退的可能性。
欧洲央行在本月将利率历史性地收紧75个基点,德国央行行长内格尔周六稍早时候表示,借贷成本需要大幅上升,才能控制住通胀。(金十)[2022/9/18 7:04:11]
今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在深圳进行了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就是数字人民币,由央行统一管理,实施双层运行模式。”王永利谈到,数字人民币定位于流通中现金,不计息,其总量由人民银行实施额度管理。个人或单位需要下载央行统一的数字人民币APP并通过央行选定的商业银行办理免费兑换,所有商业银行及非银行支付机构都可以在央行APP下根据客户信息识别强度为其开通不同类别的数字人民币钱包,从事数字人民币的收付流通方面的服务并可适当收费。
上海证券报:央行数字货币已进入流量端测试阶段:7月25日《上海证券报》刊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署名文章《数字货币测试加速应用场景值得期待》,文章指出,虽然目前央行数字货币还无法很快正式发行,大范围面市还有待时日,这并不妨碍我们了解它所能带来的一系列令人期待的应用场景,这些应用场景与我们普通民众关系最大的两个方面就是现金数字化和银行账户松耦合化。现金数字化就是数字货币将会一定程度上替代我们的现金,银行账户松耦合化,则可以说是现金数字化的一个基础,也是数字货币真正可以脱离第三方应用平台的关键。从国家层面来看,数字货币能够替代一部分纸币的功能,极大地降低了央行印刷货币发行的成本。除此以外,在监管方面,数字货币的所有交易行为都可以被央行等监管机构查询和追溯,这将可以有效地剥开恶意和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的外衣。央行数字货币已经到了打开流量端测试的阶段,这预示着我国数字货币距离正式面市已经并不遥远,只是这期间还需要经过一个反复测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2020/7/25]
对于未来央行数字货币深化改革的可能选择,王永利设想道,央行数字货币平台(APP)面向社会开放,所有的社会主体包括金融机构直接在这一平台开立唯一的“基础账户”,该账户只用于备查,不办理业务,不予计息。各类金融业务仍由相应的金融机构办理,社会主体需要在各类金融机构开立相应的数字货币“业务账户”进行业务处理,并按业务约定进行计息;商业银行也需要在央行分别开立借款账户与存款账户,按照约定分别计息。
如此一来,社会主体的业务账户都要与其在央行的基础账户保持勾连关系,所有数字货币收付信息都要同步发送中央银行和经办机构进行处理。这样,就在央行形成了全社会“数字货币一本账”,并形成整个金融体系数字货币“基础账户”与“业务账户”并存和相互勾连的格局。
“这将推动货币支付运行方式、体系和机制发生深刻变革。”王永利说,央行可以形成全社会最完整的数字货币用户信息和交易数据,实现对数字货币的全方位、全流程控,大大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以实现央行之外的有限匿名,支付机构只能掌握自己客户相关信息,不再掌握交易双方全部信息,从而度保护商业秘密与个人隐私。“可以说,‘央行数字货币’推出后,蚂蚁金服等机构的作用将大大减弱。”
王永利也表示,这会带来货币运行载体(如手机)、用户系统对接、结算办法培训等方面的商机,但也会对现金收付、银行卡、非央行数字货币、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优势等产生深刻冲击,给央行数字货币系统及大数据运维带来巨大挑战。
周甫琦
梁钜聪
周甫琦;梁钜聪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