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Radix、StarkWare技术推论:DeFi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底层网络?

ps:头图展示为“去中心化网络的抽象概念”

如果我们深入layer2和layer1的技术逻辑,可能会发现:

有些DeFi适合在layer1扩容,选择以“分片”技术见长的Radix、Near,而有些DeFi适合在layer2构建高频繁交易区域,例如选择StarkWare的StarkEx系统。

文|Li

DeFi已然成为加密货币世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整个2020年,DeFi规模得到了空前增长。据DefiMarketCap统计,Top100DeFi代币的市值已经接近千亿,而通过查阅可知,DeFi锁仓资产也已经超过500亿美元。

上图为DeBank显示的DeFi锁仓资产变化

这个庞大的数字是基于以太坊形成的,如今,以太坊已经承担着BTC、ETH以及DAI等其他链上资产的流动价值,但根据以太坊的运行逻辑,在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是巨大的资源消耗。

粉丝平台Fandom以5000万美元价格从Red Venture收购多个娱乐和游戏品牌:金色财经报道,总部位于旧金山的粉丝平台Fandom宣布从Red Venture收购多个娱乐和游戏品牌,包括 GameSpot、Metacritic、TV Guide、GameFAQs、Giant Bomb、Cord Cutters News和Comic Vine。据 Fandom 称,上述网站每月总共带来4600 万活跃用户该交易的财务条款尚未正式公开,但据称 Fandom 将向 Red Venture 支付大约 5000 万美元现金。在过去的几年里,Fandom 一直在整个粉丝数字生态系统中扩张,他们在 2018 年收购了ScreenJunkies ,在 2019 年收购了Curse Media ,在 2021 年收购了Fanatical。(mobidictum)[2022/10/4 18:39:01]

通过查阅以太坊gas消耗量可知,在ETH价格不断攀升、DeFi应用不断增加的今天,以太坊单日矿工收入峰值已经超过2700万美金。除了常规的区块奖励外,这个数字中很大部分收入是由DeFi用户调用智能合约所致。

gas费过高不仅仅增加了用户使用加密货币的门槛,从更高的维度看,这阻碍了加密货币出现的初衷:普惠金融。

所以,加密货币需要解决交易中的成本问题,实现更低成本的DeFi交易。目前很多公链项目已经有了明确的发展路线图,以太坊的DeFi最多,所以目前其扩容方案最具有代表性,方案有三:转向PoS、分片、layer2。

以Layer2技术扩容的代表项目有StarkWare、Matic、Celer等,而以分片等方式扩容的代表网络有Radix、Near等。两种形式从技术上各有所长,对DeFi赛道的帮助也有所差异,本文中,我们将以这两种扩容设计来推论:DeFi需要什么样的加密货币网络?

去中心化社交协议Farcaster v2版本已完成从Rinkeby到G?rli的合约迁移:9月25日消息,去中心化社交协议Farcaster的v2版本智能合约已从Rinkeby迁移到G?rli,用户名现在是ERC-721形式且具备可组合性。[2022/9/25 7:20:08]

1.Layer2是目前最容易实现的扩容方案

以太坊和其他公链,都在尝试利用多链结构扩容,例如以太坊2.0可能实现的同构分片、波卡正在实施的异构分片、COSMOS的跨链结构。而新出现的雪崩协议等网络,在多链结构里更细化的定义了功能分层和功能模块化实现扩容。

这些都是庞大且长远的设计,例如波卡未来还需要经历插槽拍卖、COSMOS还需要建立更好的生态,其余的链的技术进展和生态建设也还处于初期状态。

对于其他更聚焦于扩容的项目来说,会更聚焦在单个网络结构里,例如在layer1实现分片,代表项目是Radix、Near。从长远来看,layer1的扩容是必然。在这些网络兼容EVM后,Defi都可以快速的迁移到网络上,如果解决资产的转移问题,这些网络都会成为以太坊的扩展网络。

不过对于DeFi需求旺盛的牛市,layer2的扩容落地很有必要。

以以太坊为例,以太坊的PoW链其性能远不如信标链,如果以太坊可以成功转向PoS,那其性能会有质的提升,不过以太坊转向PoS还会经历漫长的过渡期,在PoW链承担网络出块的阶段,只有layer2是最快实现的扩容方案,很多有先见之明的项目已经开始建立layer2的测试应用,例如AAVE、Synthetix、dYdX等,不过layer2的原理,会产生一些新的关联问题。

两笔共3.25亿枚XRP从Ripple转入Uphold交易所:金色财经报道,Whale Alert数据显示,北京时间12月11日02:26起,两笔共3.25亿枚XRP从Ripple转入Uphold交易所,目前价值约1.88亿美元。[2020/12/11 14:51:18]

2.简析Layer2的原理

让我们来看一下Layer2的原理。

还是以以太坊为例,其layer2解决方案,是在以太坊上建立一个链下结构或者侧链结构,将以太坊上的地址余额映射到layer2层,然后在layer2层完成账户之间的交易以及其他操作,然后再将结算结果反馈回链上,确认最后的地址的数据变化。

这样对于运行在layer2的DeFi应用来说,只有刚刚启动layer2层和最终结算的时候,layer2和链上有交互,其他的交易过程都在layer2发生,不会占用链上的资源,可以实现快速处理交易以及有效减少gas的消耗。

但这种方式仍有两个关联的顾虑:

1.如果主链性能不佳,在链上出现拥堵的时候,layer2与账户结算仍可能需要较高的gas费和较长的确认时间。

2.在layer2层可能无法执行与链上其他资产、合约的交互,如果可以交互,仍需要多次调用链上资源,会产生1的问题。

因为除了交易被打包后形成区块存储在链上外,所有智能合约也是上传到链上的,DeFi的常态是资产合约、借贷、交易合约之间相互调用,所以当合约之间发生调用的时候,就是占用链上资源的时候。

这代表其一:支付gas费过程是无法避免的,其二:DeFi需要丰富的可组合性。

两笔共10亿枚XRP从Ripple Escrow钱包转入Ripple:Whale Alert监测数据显示,北京时间11月01日08:08起,两笔共10亿枚XRP从Ripple Escrow钱包转入Ripple钱包,目前价值约2.4亿美元。[2020/11/1 11:21:16]

所以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解决以太坊PoW链带来的gas问题并保持DeFi之间可组合性。这就带来了答案:如果layer1层的性能足够快,并不需要layer2去扩容,如果不是适合layer2的业务,尽量使用layer1扩容技术,因为layer2会影响智能合约的组合性。

3.StarkWare的layer2设计举例

不过牛市的火热需求里,layer2是很多项目谋求发展的选择,例如dYdX将以StarkWare的技术搭建StarkEx系统用于永续合约交易。我们来看StarkWare的技术逻辑。

StarkWare其目标是在以太坊下层建立一个网络,该网络与链上的交互过程以及layer2层的通讯过程会应用Rollup以及零知识证明以保护其安全,但在这个网络内应用各类DeFi的前提是需要把DeFi部署在StarkWare的网络里。

StarkWare未来将形成的layer2网络结构

例如dYdX是订单簿形式的DEX,在没有应用layer2之前,dYdX的订单簿撮合是在链下工作的,会将结算数据与链上交互同步,这个过程会产生高额的gas费,应用layer2后,StarkEx系统会将结算过程在layer2层完成,这会明显降低这个过程的gas费消耗。

声音 | XRP首席市场策略师:亚马逊等零售巨头可能会从Ripple跨境支付解决方案中受益:据dailyhodl报道,XRP首席市场策略师表示,亚马逊等零售巨头可能会从Ripple跨境支付解决方案中受益。[2019/1/6]

但这会带来一些关联的影响,例如使用的步骤会略复杂,可能无法在移动端应用、以及可能会产生layer2的开户成本。此外,带来最大的问题是,如果dYdX想要与其他DeFi协议开启组合应用,需要其他DeFi应用也部署到这个网络里。

从加密货币的初衷来看,这并不是普惠金融的做法,其应用可能最终会成为高级用户和专业用户的领地。

因此相比于能让一些DeFi跑的更快的layer2,一些DeFi更适合使用layer1的扩容方案或性能更高的网络。

例如Compound曾透露可能会转移到其他公链,订单簿形式的DEX需要大量的交易过程,因此也更适合layer2。而借贷、稳定币、AMM池等会更适合运行在性能更好的网络上,在丰富的组合性上发挥最大价值。

4.更符合DeFi特性的Layer1扩容思路

那如何确认DeFi需要什么样的layer1呢?Radix在其网络设计中给予了一定思路:

1.解决共识问题带来的性能瓶颈。

2.尽力打造可组合性。

所以Radix采取了一些另辟蹊径的方式。

前文我们提到的同构分片、异构分片,其中分布的片,是一部分节点组成的链。可以理解为划分一些节点成为一个分区,这个分区独立其他分区存在,分别处理任务,

例如以太坊2.0,如果还依据原来执行分片的路线图,初期可能建立64个分片,而这些分片都最终由信标链来完成交易验证,分片之间的通讯叫做“交联”,如果其中一个分片需要验证其他分片时,才会进行分片间通讯。而因为分片的存在,DApp开发者在以太坊上开发DApp的时候需要选择一个分片来做为主要的处理区。

这意味着这个DApp如果需要向其他分片获取数据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冗杂的步骤。在波卡、COSMOS实现的结构也是如此,波卡的平行链就是异构分片结构里的分片,平行链之间的交互是通过中继链进行,但交互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平行链之间去单独定义。COSMOS也是如此。

这样的分片,是一种划定界限的设计,每个分片链会形成一定的孤岛效应,自然会出现一些后续问题。

但如果变化一下思路就可能产生一些新的技术思路。

例如Radix在数据库分片的形式之上设计了新的共识机制。可以理解为一个数据库分片+共识的新的分片结构。

Radix的分片部署示意图

这种分片不同于上文提到的定义一些节点作为分片链,而是把加入网络的计算资源全部先切分为不同的分片,分片不是通过链划分的,而是通过随机命令随机分配到已经确定的分片位置里,这些通过命令分出的分片再组成一个个大的分区。

这种预先设定好分片位置,然后动态的将命令分配到各个位置形成分片的方式,需要通过共识来确认最终的状态。Radix的Cerberus共识是执行这个过程的,与信标链的ghost算法实现最终确定性一样,Cerberus共识可以确定交易的排序以及形成最终的数据集交给验证者验证。

这样做最好的方式是,可以实现更大的并行,调动所有的资源去使用,而不是固定分区带来的一些边界问题。

其次,重要的问题是组合性。

对比以太坊,链上的组合性是智能合约之间的相互交互,例如通过Compound借贷出的cToken等可以在其他DeFi里进行挖矿以及swap。这就代表了DeFi的合约要调用Compound合约去确认cToken。该合约之间的调用是组合性的体现。

如果两者不在同一个网络或者分片里部署,那就很难组合到一起,需要网关的处理或者需要一个映射的智能合约存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Radix的思路是,减少智能合约的编程复杂性,因为智能合约中一定会对账户的账本做记录以输出最终结果,但如果在layer1里实现,就可以把智能合约换成更小单位的执行过程,Radix将这个执行单位成为“组件”,其提前定义了“组件”的功能,这些组件的执行非常简单直接,从而让多个组件组合在一起也可以快速执行DeFi的业务。

例如,当一个智能合约是转账的情况下,这个智能合约需要对两方的账户做编辑,即形成一个小的总账本,在转账方销毁,在接收方增加。而如果使用Radix的组件设计,将组件设计为a的转账代币属于b即可,这样执行起来非常快速,无需更多的证明。

这会实现足够多的组合可能性。

Radix的组件示例

据官方技术文档介绍,目前Radix基金会建立的组件将包含DeFi应用的一些标准功能。会包括:资产、账户、流动性池、交换系统、可购买资产、数据预言机等。

这些组件都可以直接实例化,例如通过API调用创建自定义token的供应或者以各种方式进行模块化组合创建更复杂的功能。

5.是否能期待DeFi应用在新网络?

就像Compound曾透露在考虑新公链一样,对于当下红极一时的DeFi来说,选择新网络,是有挑战的。

迁移到另一条公链的可行与否,不仅仅是性能上的考虑,与这条链对于以太坊、比特币等网络的资产兼容、链上基础货币的价值都有偌大的关系。

所以暂时看,没有DeFi能够逃离以太坊,但不乏有新的尝试出现。2月11日消息,Chainlink、Aave、mStable和Messari、Radix宣布联合推出了一个新的DeFi联盟GoodFi。这个联盟旨在促进DeFi行业的教育、研究和实践发展。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期待成本低、体验好的DeFi早日出现。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Ethereum科普 | PieDAO 到底什么?

来源:DAOSquarePieDAO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组织,通过致力于为以太坊网络上任何人提供的令牌化投资组合分配提供治理层,从而带来市场通达性和经济授权.

[0:15ms0-3:67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