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0年,金融科技从战略走向落地。
众所周知,2019年,央行正式发布金融科技三年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金融监管机构首次对金融科技进行系统化的归纳与论述,是金融科技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
时间过半,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落地成效几何?赛道上涌现的参与者又将如何乘风破浪?
《国际金融报》记者邀请多位行业研究者、思考者和实践者,一起探讨金融科技在促进区位经济一体化、助力小微企业融资、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破除农企融资困境方面起到的作用,以及金融科技落地应用面临的挑战、后续发展路径。
自去年局会议将“区块链”作为国家战略以来,各部委着力助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人民银行出台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规范并启动“监管沙盒”试点;工信部引导、构建区块链产业并大力建设区块链基础设施;证监会通过区域股权市场进行区块链建设试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区块链纳入“新基建”范畴;科技部加大区块链技术研发……
“区块链”这一国家战略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但大规模落地应用仍存在诸多“卡脖子”的因素,如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动区块链产业发展,成为当下的热门议题。就此,《国际金融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电子学会区块链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区块链研究院院长马小峰。
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当前AI技术面临三大挑战:金色财经报道,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高峰论坛”主论坛在杭州萧山启幕。论坛上,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在谈AI未来研究方向时指出,当前,Al技术还不适应边界不确定性、博弈强对抗性、响应高实时性、环境高复杂性、信息不完整性等场景,而这正是从弱Al向强AI和超Al发展进阶的引航。同时,郑庆华指出,目前,我们面临三个挑战。挑战一在于,在常识性、隐匿性、抽象性知识的获取上,当前的方法面临难以挖掘隐匿性强、抽象性强知识的局限;挑战二在于记忆性、认知型知识的融合,而当前的方法面临感知力强但认知能力弱、计算成本高的局限;挑战三在于可解释的知识推理,当前方法局限于因果推断难,反事实推理能力弱,可解释性差等问题。[2023/4/8 13:51:47]
在马小峰看来,国家对区块链技术的原始创新非常重视,各部委都在积极推动区块链方面的部署,目前区块链产业发展处于打基础阶段,算力(TPS)并不是制约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的主要因素。他认为,区块链技术要规模化应用需要“跨链”和更高效的隐私保护算法。此外,区块链技术创新要植根市场,在市场应用中不断迭代完善,多构建一些开源的区块链社区。
声音 | 同济大学韩传峰:区块链产业发展应避免“高举高打”: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主任韩传峰在解放日报刊文“区块链产业发展应避免‘高举高打’”。文章表示,面对挑战,区块链生态构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发挥制度优势,做好顶层设计,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上推进区块链创新发展。二要突出共商、共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发挥多元主体协同效应,树立区块链生态标杆。要摒弃传统的“自上而下”“高举高打”产业发展方式,从具体应用场景出发,尊重产业发展客观规律,增强政企互动,充分发挥市场自下而上的推动力量。三要立足用户需求,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放大价值链。四要夯实“三位一体”保障体系,深化产融结合、产教融合。[2019/12/31]
实际上,工信部在2016年就发布了《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提出由7个主要技术特征构成的区块链通用技术需求和典型的区块链技术架构,分析了共识机制、数据存储、网络协议、加密算法、隐私保护和智能合约等核心关键技术,以及区块链治理和安全问题,初步明确了21个标准化重点方向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标准化方案。
2019年1月份,国家网信办发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随后公示首批197个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清单。当年10月召开的中央局学习会议中要求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努力让我国在区块链这个新兴领域走在理论最前沿、占据创新制高点、取得产业新优势。
声音 | 同济大学刘志毅:第三方支付未来会以央行数字货币为主要方式运行:金色财经报道,数字经济学家、同济大学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智能实验室研究员刘志毅接受专访表示,虚拟货币是在公有区块链社区通行网络共识的治理机制和发行虚拟货币的激励机制,虚拟货币是参与者认可的等价物和支付工具,但是虚拟货币没有合格的负有发行责任的主体,没有实体资产做支撑,也没有足够的信任“背书”,导致的结果是可能成为资金流动的工具和投机交流的工具。数字货币则是通过加密技术等方式形成的加密字符串。比较典型的是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其表现形态是央行担保并签名发行的代表具体金额的加密数字串,这就从源头上规避了作为纸币所存在的假币、纸币损坏、遗失等风险,有效保证了货币持有者的权益不受损害。第三方支付以往更多的是依赖银行电子货币的中介方式,未来会以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为主要的方式来运行。本质上无论任何一种技术生态的货币,核心就在于其信用机制的来源,而只有央行的生态才能支持其无限法偿的目标,以完成最广泛意义上的第三方支付的场景。[2019/12/11]
局会议定调后,各部委开始着力推动区块链行业标准和技术落地。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2月正式发布《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规定了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安全体系,包括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密码算法、节点通信、账本数据、共识协议、智能合约、身份管理、隐私保护、监管支撑、运维要求和治理机制等方面。
动态 | 新疆同济堂将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云药店”:据证券时报消息,新疆同济堂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2017年年度报告补充更正的公告表示,公司将全力打造电商平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构建“云药店”,实现上游和下游以及最终消费者的有效连接并增强粘性。[2018/8/12]
今年4月13日,工信部科技司披露第一届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名单。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8年3月份由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筹建,主要是为了加快树立我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路线图,提前布局重点技术标准研制,适时推动国际标准化工作。
同样在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新基建范围,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
据马小峰介绍,工信部从技术和产业角度推进区块链技术发展;央行、银保监会从金融场景入手,探索“监管沙盒”;网信办实行备案制,确保区块链信息安全。
苏州同济金融科技研究院推出全球首个区块链工商管理博士项目:3月31日,苏州同济金融科技研究院与巴黎商学院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联合推出全球首个区块链工商管理博士(DBA)人才培养项目。[2018/4/3]
今年下半年开始,各部委加大了多区块链基础上的搭建。7月份,证监会发布《关于原则同意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深圳等5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区块链建设工作的函》,这是在证券行业区块链基础方面实施的创新建设。上海股交中心联合同济区块链研究院共同推进试点工作。9月29日,上海股交中心宣布区块链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已能实现全部业务数据上链,并成功与证监会监管区块链实现跨链联通对接。
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催生出众多金融科技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然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跨界应用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隐患。金融科技使得跨界交叉性新产品不断涌现,不同业务直接关联渗透,风险的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波及面更广,且一旦爆发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北京在国内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柴洪峰牵头下,中国银联、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等联合研发“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基础设施,旨在利用区块链、舆情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技术打造监管工具通用的基础设施,为我国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保驾护航,目前已在银联“手机POS创新应用”进行了试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此外,工信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8月30日启动国家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协同新型基础设施——“星火·链网”,首个超级节点落地重庆。
据悉,“星火·链网”采用自主研发的许可公有区块链技术,既兼容公有区块链开放接入、灵活、可扩展性等特性,又融合联盟区块链易于监管、高性能、安全可控等特性的区块链技术系统。
它分为两层,上层是由超级节点构成的主链,用于管理标识、公共数据或者国家未来提供的其他法定资产,也包括监管规则的实现。下层是通过骨干节点连接的既有的各类型的区块链应用,可以从主链获得标识、数据。
在马小峰看来,区块链节点具有可扩展性,每秒交易量不再是制约区块链技术规模化应用的主要因素,“目前区块链算力能满足大多数应用场景,对算力要求高的产业级区块链可以通过上云、虚拟化节点,来提升算力和节点”。
从同济研究院大量应用实践看,马小峰认为,无法“跨链”和缺乏高效“隐私保护算法”是目前制约区块链技术规模化应用主要的制约因素。同济区块链研究院联合苏州企业征信、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苏州银行等长三角机构,打造基于区块链的长三角征信链应用平台。这是目前区块链行业比较大规模的一次涉及到“跨链”和“隐私保护”技术与工程突破的创新应用示范。
长三角征信链基于区块链等技术搭建征信链应用平台,企业征信机构将征信数据、授权信息、查询记录上链存储,实现征信机构跨区域、跨系统的信息共享和服务协同,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机构间企业征信报告信息(如企业基本信息、经营信息、涉诉信息等)互联互通。
马小峰称,“在上海、苏州等长三角地区,通过征信链打通社会信用和金融信用。但上海有上海的征信体系,苏州有苏州的征信体系,区块链技术要在全国范围内规模化应用,首先要解决不同区域之间的‘跨链’链接。”
此外,马小峰指出,区块链的非对称加密,需要更复杂的隐私保护算法。现有的复杂隐私保护算法通病是工程量大、耗时费力,很难达到商用的级别。“我们现在针对不同的场景做研究,比如在金融场景里面,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情况下,把通用的隐私算法优化,以便实现算法效力的提升,从而达到既快速又安全的商用要求”。
要抢占区块链高地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马小峰介绍,同济大学2013年便开始了金融科技及区块链研发,2017年开始自主研发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梧桐链”,2017年与苏州市共建了区块链产学研创新平台,2018年又在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支持下成立上海市区块链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据介绍,梧桐链是企业级区块链联盟链底层平台,具有原生国密算法支持、原生支持UTXO,适合资产数字化场景、高性能智能合约引擎、兼容基于Docker的智能合约、完善的权限安全控制、便捷应用开发支撑、基于应用场景的优化、完善的技术支持。
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应用迭代发展,现在梧桐链底层技术在供应链管理、银行、保险、航运物流、海关、司法、政府管理、艺术品交易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截至今年7月已累计服务超过1500家中小企业,融资金额逾500亿元,实现资金供应链8级流转。
“通俗地说,区块链就是一个巢,区块链技术创新要植根市场,在市场应用中不断迭代完善。我国社会治理、产业、金融、民生管理、政府政务等应用场景可以有很广泛的应用,其中解决多方合作信任问题的‘存证’,相当于互联网兴起时的门户网站,会是区块链技术落地最基础也最广泛的应用。”马小峰称。
经过多年的实践,马小峰指出,区块链技术快速迭代,传统单靠高校和几家大企业牵头科研的模式要转变。我国有影响力的区块链开源社区在国际上比较少,区块链来源于社区,更多的企业上链,更广泛的参与才更有价值。
其实,国内也在尝试构建“区块链开源社区”。10月15日,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举行的“‘有你有我开源节’开源技术研讨会暨深圳国际开源谷成立揭牌仪式”活动拉开序幕。在论坛首日,主题为“开源开放 链接未来”的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区块链工作组成立大会举办,宣布成立国内首个区块链开源工作组。
记者 | 余继超
编辑 | 陈偲
版式 | 王莹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