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虚拟货币炒作当休矣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10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建立健全应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工作机制。同日,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发布《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宣布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将被正式列为淘汰类产业。

通知甫一落地,即引起币圈“地震”,虚拟货币当日全线大跌,比特币、以太坊几小时内大挫近10%,多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纷纷宣布停止业务。火币表示,年底前,将对中国内地存量用户完成清退。币核、BiONE等平台直接选择停止运营。

声音 | 经济日报:全球市场对加密货币需求将显著上升:1月7日,经济日报刊文《全球市场对加密货币需求将显著上升》。文章表示,2020年全球加密货币发展已显露若干新趋势。第一,在快速试验中快速推进。第二,加密货币金融衍生产品加快发展。第三,去中心化融资成为金融创新主战场。第四,交易安全性继续增强。分析认为,随着主权国家、主流金融机构、主要市场玩家加大介入力度,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将迎来新发展机遇。[2020/1/7]

效果如此立竿见影,原因在于新政策释放出两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信号。一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风险防范和处置体系将建立,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的监管,不再是单一部门的单一职责,而将是多个部门综合施策。金融管理部门、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将密切协作,从切断支付渠道、依法处置相关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加强相关市场主体登记和广告管理等方面系统施策,全方位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监管的“天罗地网”正在织密织细。

动态 | 经济日报:区块链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文化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12月15日消息,经济日报发文“文化经济如何数字化转型?”,文中表示,区块链技术的全程留痕、可追溯以及不可篡改等特点,将从根本上改变电视收视率、网络点击量、电影票房等造假的问题,为文化经济的生产、消费以及再生产提供可以充分信赖的科学依据。

进一步而言,区块链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文化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让文化生产整合更多资源,变得更高效、更智能。[2019/12/15]

二是明确定性虚拟货币和相关业务活动为非法金融活动。包括开展虚拟货币兑换、做市、中介等相关业务活动被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境外交易所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被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普通人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也存在法律风险。这表明币圈不是法外之地,利用虚拟货币进行非法交易的“灰色空间”正越收越窄。

声音 | 经济日报:区块链前景广泛 但存在隐性风险:据经济日报消息,区块链技术能解决金融服务领域的诸多痛点难点,在各方面都有广泛前景,但一些隐性风险也不容忽视。最受诟病的是有些区块链概念存在虚热,沦为集资圈钱、炒作估值的工具。北大光华金融科技实验室研究员窦佳丽表示:“目前区块链领域从业人员鱼龙混杂,甚至有的从业者发布了一些只有名字,无战略、无团队、无开发的‘空气项目’,忽悠风险承担能力不足的散户参与其中。这不但对行业自身产生伤害,还给社会稳定带来了隐患,监管部门应更主动地介入,全面遏制以区块链技术应用为名的非法违规行为。”[2018/9/20]

至此,对虚拟货币的监管已从侧重某一环节上升至顶层设计,全方位浇灭虚拟货币炒作“虚火”的监管框架正逐步形成,我国已经进入虚拟货币常态化监管新阶段。

事实上,我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尤其是今年以来,央行等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地位,禁止金融机构开展和参与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清理取缔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和代币发行融资平台,取得积极成效。

之所以对虚拟货币重拳出击,是因为相关投机炒作活动风险极大。虚拟货币的高度匿名性、去中心化等特点,易滋生出、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同时,还存在、资产转移等问题,扰乱经济金融秩序,给国家金融监管体系带来挑战。

尽管在监管严厉打压下,国内首次代币发行几乎肃清,“挖矿”活动也偃旗息鼓,但由于造富神话的驱使,相关交易炒作活动仍屡禁不止,虚拟货币大涨大跌、死灰复燃的戏码时不时上演。此次监管部门重磅出击,再次彰显出“一锤到底”的决心和态度:对虚拟货币的打压没有过去时,也绝非一时兴起,更多切中要害的监管措施正在路上。

由此观之,虚拟货币炒作是到了该谢幕的时候了。一些仍在坚持“比特币信仰”,期待搭上“币圈”快车一夜暴富的幻想可以休矣;部分还在观望风声,潜伏地下“挖矿”、辗转海外交易以待东山再起的“徒”也可以彻底放弃挣扎。全方位、不留死角的严监管下,虚拟货币炒作这列“过山车”终将驶到终点。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0:0ms0-2:62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