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UNI 和 GTC 对比 ENS的空投分配为何如此追求去中心化?

ENS是一个构建基于区块链的身份系统的雏形,对于它来说「去中心化」程度即决定了它的天花板有多高。

作为以太坊生态中最接近去中心化身份形态的底层基础协议,以太坊域名系统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可以与Uniswap或Gitcoin相提并论的创新型项目,而更值一提的是,由于早期选择了订阅收费制,所以在没有获得风险投资的支持下,持续运营至今。

而且这三个项目的也有比较类似的特质,比如:

已运行超过3年的时间,且早期并未推出代币;

代币的作用以协议自身的治理为主,且均支持代理人的治理模式;

与以太坊基金会都有很深的渊源,也是以太坊生态核心的一部分;

协议相对比较底层,有显著的可组合性优势:Uniswap解决了资产流动性问题、Gitcoin解决了公共物品资助难题、ENS为用户提供了去中心化域名和身份。

腾讯云与 Chainlink Labs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5月31日消息,腾讯云与 Chainlink Labs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腾讯云为 Web3 开发者提供了云虚拟机、Elastic Kubernetes Service 等工具,未来这些解决方案可与 Chainlink Web3 服务结合使用,并提供对链下数据和计算的访问。

此外,通过此次合作,Chainlink BUILD 项目将获得价值 1 万美元的腾讯云服务代金券、优先上架腾讯云国际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加入腾讯云 Web3 网络、网络研讨会和活动的早期邀请。[2023/6/1 11:51:14]

另外,这三者都考虑了协议本身的「去中心化」,所以都采取了空投机制,为协议的早期用户免费发放治理代币,而且这三个项目都把超过60%的代币总量分配给了社区、早期用户、贡献者或者协议的财库。虽然去中心化程度比不上Yearn这些采用完全公平分发的DeFi协议,但是这三个协议还算是相对比较公平的了,其中ENS更是因为没有拿过VC的投资,不会给任何仅提供资金支持的机构分发代币。

微软与 Space and Time 合作为 Azure Cloud 添加实时区块链数据:金色财经报道,微软与去中心化数据平台 Space and Time 合作,通过 Microsoft Azure Marketplace 向开发人员提供实时区块链数据。通过 Azure 市场的一键式部署,开发人员能够访问、管理和分析区块链数据。企业可以在不改造现有技术架构的情况下开发区块链。[2023/4/20 14:14:41]

横向对比

整体来看,这三个协议中,ENS是运营维护时间最久且相对更去中心化的协议,用户基数也很大,不过由于这三者属于三条完全不同的赛道,所以他们之间的财务情况无法进行直接的对比。

HyperGraph 与 Baldi 达成合作关系,为其提供数据集成服务:据官方消息,去中心化数据服务平台HyperGraph与合成资产发行与交易协议 Baldi 达成合作关系。据悉 Baldi 在首发前已使用 HyperGraph 产品为其提供Heco链上的历史数据集成服务,以便上线后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产品体验。双方还将在更多方面探讨合作,来进一步实现双方关系的合作共赢。[2021/5/7 21:34:00]

从时间线的角度来看,可以发现ENS是其中最早上线主网、最晚推出代币的协议,其中经历了超过4年的时间。相比之下Uniswap就显得有点着急了,或许是因为被Sushiswap逼的不得不进行反击行为,否则他们可能还会更晚推出治理代币。

用早期用户数来看,虽然ENS的用户数仅为Uniswap的一半左右,但也可以算是以太坊生态中用户数最多的协议之一了。而Gitcoin因为主要针对的是开发者等群体,所以用户规模上肯定不如以上两者。

DeFi 聚合收益协议 YFII 社区发起与 FinNexus 合作提案:DeFi 聚合收益协议 DFI.Money (YFII)社区发起与 去中心化衍生品协议 FinNexus Protocol (FNX)合作提案。提案指出,双方计划共同成立基金研究并支持更丰富的链上投资策略。在产品方面,通过机池和期权产品的合作,补充 YFII 和 FNX 双方社区用户的投资策略。同时 FinNexus 为 YFII 提供期权产品策略支持,共同为社区用户提供期权组合的无损挖矿,收益增强等产品。[2020/11/25 22:08:04]

另一方面是如何长期维护协议的迭代和更新,这三者都可以靠财库中大量的原生代币,支持协议的开发和运营活动。除此之外,Uniswap还可以依赖于潜在的交易抽成,Gitcoin可以依赖于社区的捐赠抽成获得额外的收入,而ENS因为采取了年度订阅制,所以他们在以太坊基金会孵化的不久后就凭借这些收入,成为一家独立运营的机构。

动态 | SWFT Blockchain与 SWIFT签署共存协议:据 cryptoadventure消息, Smart Worldwide Financial Technology( SWFT区块链)与全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 SWIFT)签署了共存协议。该协议是区块链行业的重要一步,因为它进一步证明了新旧金融技术可以共存,共发展。根据 SWFT首席财务官 Alex Witt的说法,该协议将允许 SWFT区块链继续使用其已建立的品牌和利用其正在申请专利的机器学习和跨区域链技术,并进一步发挥所长,使加密传输更快、更安全、更容易。[2018/12/24]

代币分配对比

Uniswap

UNI的代币总量为10亿个,4年解锁完后,将以每年2%的速度通胀。初期的分配方式为:

60%分配给Uniswap的社区和用户

21.266%分配给员工,4年解锁

18.044%分配给投资机构,4年解锁

0.69%分配给顾问,4年解锁

具体细节链接

Gitcoin

GTC的总量为1亿个,初期的分配方式为:

15%追溯性空投

50%GitcoinDAO,两年线性解锁

35%现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投资者、合作伙伴等,两年线性解锁

具体细节链接

ENS

ENS的代币总量为1亿个,初期的分配方式为:

25%空投至.ETH持有者

25%分配给ENS的贡献者

50%分配给DAO的财库

具体细节链接

去中心化对ENS有多重要?

ENS团队在决定推出ENS代币时,用过一句话来总结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ENS一直是一个属于社区的开放性公共设施,ENS的核心部分是去中心化和自运行的,但也有一些事情需要人为介入裁决的。

也正因为ENS是为数不多的Web3协议栈中可以获得持续收入的项目,所以他们有底气不需要从投资机构处获得任何资金上的支持,而这个特质又正好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组件特别难能可贵的地方。

不过这也不代表将代币卖给VC就一定是最差的选择,毕竟很多创新也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实现的,比如Paradigm和Uniswap一起设计的V3版本,显著提高了AMM的资金效率。

但如果真的要对比的话,ENS是一个比Uniswap更底层的公共设施,毕竟「交易」可以算是一个应用层的事情,而ENS是一个构建基于区块链的身份系统的雏形,对于这样的协议来说,「去中心化」程度即决定了它的天花板有多高。

撰文:潘致雄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0:46ms0-1:90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