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推广加速 银行和互联网大厂再燃支付争夺战

一个二维码扫遍所有场景,一个App实现全生态的支付,越来越成为可能。

多年前那场激烈的红包大战,如今随着数字人民币的加速推广卷土重来。

1月4日,数字人民币App上线各大应用市场,掀起一波体验热潮。上线不久,数字人民币App即登上苹果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首,几天内美团推送数字人民币钱包的用户数日均新增近20倍,京东则增长超10倍。

与此同时,大厂之间的较量也正在展开。1月5日,美团宣布外卖场景开通数字人民币支付通道;1月6日,腾讯宣布正式为用户提供数字人民币服务,用户可开通微众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1月7日,京东宣布实现数字人民币全场景覆盖。

这只是技术上的布局,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京东、美团已经先后参加了十多场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而这些活动中却鲜见微信和支付宝的身影。

作为国民级支付工具,依靠二维码制造出“中国奇迹”的两家巨头,这样的举动,让外界猜测,如今的数字人民币,到了被颠覆的时候了。

红包雨再现

1月5日,京东宣布携手2022虎年央视春晚,将派发15亿元红包和好物。

此次京东牵手春晚并不让人意外,在2021年一年中,“京东”和“红包”就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作为较早加入到数字人民币试点中的企业,京东是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中表现最积极的互联网巨头。

中国农业银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钱包”,数字人民币是支付工具:7月22至25日,2021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在大连举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国有银行组团现身参展,组成数字人民币展区,通过各种场景和技术手段展示推广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在展会现场,中国农业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央行设计的数字人民币采用双层投放体系,央行作为第一层负责发行数字人民币,中国农业银行与其他运营机构作为第二层,即数字人民币的运营机构,负责向公众兑换数字人民币。从目前试点情况看,可以清晰地发现数字人民币和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区别: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钱包”,数字人民币是支付工具,是“钱包”的内容,数字人民币是法定流通货币,不允许拒收。数字人民币发行后,大家仍然可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只不过“钱包”里装的内容增加了央行货币。(中国日报网)[2021/7/26 1:15:01]

2020年10月的数字人民币公测首次在深圳罗湖开展2个月后,京东即参与了2020年12月的“双12苏州购物节”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

此后,京东先后参与了北京、成都、上海等地的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并于2021年8月、9月分别推出“沪苏联动”数字人民币红包京东专场,此后于2021年11月推出同时面向11个试点地区的“双11”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

香港金管局与人行就数字人民币合作:香港金管局公布“金融科技2025”策略,提出金管局会深入研究,为香港在发行批发及零售层面央行数码货币,加强准备。金管局亦会继续与中国人民银行合作,就数字人民币(e-CNY)在香港进行技术测试,为本港和内地居民提供便捷的跨境支付服务。[2021/6/8 23:21:15]

据《链新》统计,截至2021年底,京东共参与了8场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与六大商业银行参与的次数相当。

另外,京东还探索了大量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1月7日,京东宣布实现数字人民币全场景覆盖,京东App、京东金融App、京喜App、七鲜超市等线上线下场景均已接入数字人民币。而此前,京东还进行了数字人民币发薪、企业间支付等试点。

据京东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有超200万个数字人民币子钱包被推送到京东App,超100万用户使用数字人民币消费300万笔,累计金额超过2亿元。

另一家加入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的互联网企业是美团,不过比京东晚了9个月。

2021年9月,美团面向成都等9个试点地区推出低碳骑行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作为后来者,美团创新了玩法,打起了“低碳”概念,从一开始的“低碳骑行”,扩展到后来的点外卖不要一次性餐具、购物时备好环保袋绿色自提等。

央行:推进在数字人民币相关系统报文中使用LEI标识交易参与方: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全球法人识别编码应用实施路线图(2020-2022年)》,2020年底前持码机构总量3万个,覆盖全部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和行业协会的会员机构、中国境内上市公司。在人民币跨境支付、数字人民币跨境业务、QFII和RQFII准入、衍生品交易、证券交易、上市公司监管等场景提出LEI应用规则。中国央行表示,数字货币研究所研究推进在数字人民币相关系统报文中使用LEI标识交易参与方,完成互联互通平台报文改造,支持LEI字段识别和传输。

注:LEI是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编码,是为法人机构分配的由20位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唯一编码,可用于标识参与国际金融交易的法人机构。注: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gal Entity Identifier,LEI)是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金融服务法人识别编码》(ISO 17442: 2012)国际标准为法人分配的唯一识别编码,旨在加强全球范围内法人以及法人控制关系的识别。[2020/12/11 14:55:43]

美团“低碳”概念与数字人民币相结合的推广方式,不但为其赢得了中纪委等官方机构的点赞,同时也得到了普通用户的认可。在2021年11月3日的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美团副总裁包塔表示,美团上线数字人民币试点以来,累计有超过100万用户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并积极使用数字人民币绿色出行。

数研所与银联商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促进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以下简称“数研所”)与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联商务”)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中线上线下支付场景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双方将结合银联商务的现有业务场景,基于数字人民币特性和钱包生态体系,共同研究拓展数字人民币的产品功能和应用范围,促进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2020/12/7 14:27:35]

积极参与红包大战的,还有各大银行。

自数字人民币公测以来,六大行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以抢占先机,而派发数字人民币红包无疑是最吸引眼球的推广方式。

据《链新》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11个试点地区总共发放红包金额超过3.7亿元。而在各地展开一轮轮红包雨的背后,几大商业银行则暗暗较劲。

据《链新》统计,在数字人民币红包的发放中,中国银行参与的次数最多,为12次,其他5大行均为7次或8次。

商业银行推广数字人民币必须借助场景,因此,各大行纷纷开拓新的消费场景,美食、读书、健身、抗疫、春节等贴近用户生活的主题也都出现在各大行的推广活动中。

据澎湃新闻报道,截至2021年6月30日,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取得的成绩是六大行中较为突出的,两者合计开立的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和对公钱包均占到全国开立数量的一半以上,而建设银行数字人民币的交易金额则占全国总额的54.8%。

声音 | 社科院专家:数字人民币成功落地和顺利发展需要脚踏实地稳步推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黄国平发布了题为《数字人民币向法定数字货币渐行渐近》的文章。文章表示,数字人民币成功落地和顺利发展,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稳步推进:第一,培育和构建数字人民币成功落地和发展生态环境,实现数字人民币发展合作共赢格局。第二,加强(法定)数字货币环境下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提升数字人民币作为政策调控工具的效率和精准性。第三,规范数字人民币发行和使用,提高数字人民币监管效率和适应性。第四,加强数字货币发展的技术研究,科学评估数字人民币发展中技术风险。(腾讯新闻)[2019/10/22]

不过,其他银行也在奋起直追,《链新》发现,在近两个月公开报道的25例数字人民币新应用场景中,中国银行占7例,交通银行占8例,两者占总数的一半以上,而工行和建行则分别为3例、1例。

支付新战局

让人意外的是,作为支付巨头的腾讯和支付宝在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中非常低调,并缺席了这场红包大战。而事实上,腾讯和支付宝都很早就参与到数字人民币的研发等工作中。

2021年4月,腾讯曾披露,自2018年2月开始深度参研数字人民币项目,为数字人民币项目落地提供了全方位支持。而在2021年5月上海进行的“五五欢乐购”活动中,支付宝旗下网商银行便正式成为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这样解读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宝之间的关系,他表示,微信、支付宝和数字人民币并不在一个维度上。

他表示,微信和支付宝是金融基础设施,是钱包,而数字人民币是支付工具,是钱包的内容。电子支付场景下,微信和支付宝的这个钱包里装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数字人民币发行后,大家仍然可以用微信、支付宝进行支付,只不过钱包里装的内容增加了央行数字人民币。同时,腾讯、蚂蚁各自的商业银行也属于运营机构,和数字人民币并不存在竞争关系。

但数字人民币侵入微信、支付宝的大本营,确实是不可避免的。

原因在于统一性。

作为传统的互联网巨头,微信和支付宝各自花了多年时间来建立生态壁垒。艾瑞咨询2020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量中,支付宝、微信支付市场份额合计达90%以上。

人们早已习惯了,在淘宝上买东西,就自觉打开支付宝。进入微店里,就自觉选择微信支付。

这样的场景,一直到微信和支付宝相继宣布提现收取手续费时,人们尽管不那么情愿,却又无可奈何地选择不提现或少提现,尽可能将自己钱包里的零钱再用支付宝和微信花出去。

但支付行业越来越开放,这一趋势无法避免。数字人民币钱包的出现,则强化了这一趋势。一个二维码扫遍所有场景,一个App实现全生态的支付,越来越成为可能。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轮值主席于佳宁对《链新》表示,数字人民币的推出有利于支付方式的多元化,重构零售支付市场。微信和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设置各种支付壁垒,这为用户和商户进行财务管理带来很多问题和风险。而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具有法偿性,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具备接收条件的情况下都不得拒收。

这对普通用户来说,一个最明显的体现,可能是免除了提现手续费的困扰。对商家来说,支付渠道的成本也有可能因此大幅下降。

于佳宁表示,京东在数字人民币竞争中的优势主要集中在B端服务和应用上,这些基于B端的服务生态建设是京东在数字人民币领域的优势和业务发展的新契机。然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移动支付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用户,随着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成为数字人民币的运营商,由于支付习惯和用户粘性,未来在B端也有望获得较为明显的优势。

场景决定一切

2021年12月31日晚,“2022年深圳新春欢乐购”正式启动,六大行发布了元旦春节期间数字人民币促销活动内容,将共计向市民发放2500万元数字人民币。

与此前注册即送红包的发放形式不同,此次活动更加强调消费场景,各大商业银行均推出差异化的消费场景。推广活动也正在从以增加注册用户为目的,转向丰富消费场景以增加用户粘性。

据《财经》报道,由于商业银行对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更为迫切,商业银行与场景机构的关系甚至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合作的过程中,甲方不知不觉成了乙方,场景机构在与商业银行合作过程中变得更为强势,而商业银行需要对原有POS机进行升级或者是全面更换,费用完全独自承担。

对银行而言,数字人民币本身可能不会带来太大的直接利益,毕竟银行的利润大头仍然是存贷款和信用卡。但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日趋丰富,对银行而言确实非常重要。

一方面,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增加,会使得数字人民币越来越接近传统实体银行卡的应用场景,也会有更多的人选择数字人民币的钱包以减少实体卡带来的风险和使用成本。

另一方面,在开卡支付流程上,数字人民币在后端的维护、管理更加透明,同样减少银行一方承担的压力。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表示,数字人民币推广过程中,竞争因素的影响大于政策因素。数字人民币具有行政权威地位优势和脱网交易的技术优势,将成为零售市场最重要、成长最快的支付工具,商业银行只有加大投入,积极创建和扩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才能更多地触达客户。

目前,银行和商业机构基于数字人民币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然而共识是,数字人民币将引发零售支付市场新的变革,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平台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将重构。无论是京东、美团等场景服务商,还是传统商业银行或是微信、支付宝,数字人民币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于佳宁表示,对于传统银行而言,传统的线下现金业务将受到冲击,不过在移动支付过程中,数字人民币有助于其跳过微信、支付宝等流量入口,直达场景端成为流量的直接入口。传统银行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来应用数字人民币,盘活流量和数据,推动自身业务升级和数字金融的发展。

1月4日,数字人民币App上线各大手机应用市场,掀起一波体验热潮。数字人民币变得更加平民化,不再需要邀请,11个试点地区的普通用户都可以免费下载申请使用。

据央行数研所所长穆长春透露,截至2021年10月22日,已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1.4亿个,企业钱包1000万个,累计交易笔数达到1.5亿笔,交易额接近620亿元,应用场景已涵盖公共事业、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和政务等各个方面。

随着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将逐渐增多,应用场景也将越来越丰富。

对于零售端的用户而言,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被问及:微信、支付宝,还是数字人民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波场叠加DeFi2.0 再看AC的野心

原文标题:《Dani'svision》 分析 随着令人期待的SOLID的推出,DaniToken生态系统很可能会在短期内大幅增长.

火星币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路边停车场景在深圳落地

近日,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与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务中心合作,打通“宜停车”App的线上数字人民币支付充值路径,为深圳市路边停车收费提供了线上数字人民币支付通道。据悉,这是数字人民币在路边停车类场景的首次合作试点.

Gate.io10个最佳 Web3设计灵感网站

正如Twitter前CEOJackDorsey最近在推特上发布的“你没有web3,但风险投资家拥有”并且MarcAndreessen在Web3评论后拉黑了他,这正在社区中开启关于Web3是否真的去中心化的讨论.

[0:15ms0-2:39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