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Bear,这大概是近期最讽刺的meme,即使你不知道这个项目,应该也见过这个表情包。
前不久,NFT项目HypeBearClub的盲盒开了,质量远低于预期,社区一片哀嚎,其中这只编号为#3436的HypeBear成为龙头,因长相太过「怪异」,被社区直接做成了表情包。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3DNFT成为热点,在经历过Loot、NFT质押挖矿等玩法之后,以MekaVerse为首带起了3D头像的热潮,CloneX和PrimeApePlanet推波助澜将「精致」两个字放到了众多NFT玩家的眼前。那时似乎所有人已经感受到了3D头像在逐渐打开元宇宙的大门。
但现在呢?3DNFT市场惨不忍睹。BoredBunny公售前跑路、OxyaOriginProject被玩家称为「照」、MonsterApeClub“暴雪猴”开出「雷人」的图片,即使是公认的「黑马」HAPE地板价也「拦腰斩断」。当前市场上除了有RTFKT和Nike双重加持的CloneX顺利突破了「10E」大关外,其他的3D项目无论精良与否,似乎「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3D游戏Space Misfits宣布获得Animoca Brands支持:1月27日消息,基于ENJIN区块链技术的3D多人太空游戏Space Misfits宣布,Animoca Brands成为其主要支持者。Animoca Brands在开发顶级区块链游戏方面的丰富经验将成为Space Misfits团队的宝贵工具,并使其能够扩展用户群。[2022/1/27 9:17:03]
单从图片质量上,3D本是2D的进阶,但3D的NFT为什么没有市场?或者说,我们为什么不喜欢3D的头像?
精致与个性
追溯上网冲浪史,从千禧年之际在聊天室里寻找「趋同」,到如今在社交平台上走向「求异」,其中有社会飞速发展的客观因素,也有意识形态鼓励个体独立的心理原因。在我们顶着的一个个头像上,这一社交网络中的图像名片,一定意义上就折射出了社交需求的变化和自我表达的变化。
Ergo与Cardano网络上首个跨链3D NFT作品诞生:据官方消息,近日,Ergo与Cardano网络上首个跨链3D gnome NFT作品诞生,此作品由艺术家Foeniculum和H.Y.P.E.合作完成。[2021/11/24 7:08:44]
20年前,还是OICQ的像素企鹅,拨号上网半小时,看到的都是一个个和自己一样的头像,后来不管是为了个性还是为了方便辨识,就开始在网络昵称上下功夫,换个字体,换个颜色,要求就是「这是我,别认错。」
几十个简单头像的背后,是数亿万网民,显然,这已经满足不了各位GGMM的需求了。随之而来的是期待已久的自定义头像和qq秀,大家需要这些稀有的配件去定义自己,显示在虚拟世界的与众不同。
Genies正在将3D数码形象引入Flow区块链:金色财经报道,通过与Dapper Labs合作,Genies正在将其可定制的3D数码形象带入Flow区块链。[2020/11/19 21:17:01]
NFT头像,既是自我代言也是资产代言,在社交层面上,其实满足了当前我们要求,「既表达自我又不完全真实,既展现资产又不「招摇撞市」招人嫌。突然之间,花钱就能两全的事让NFT头像成了新贵们最好的选择。
但精致的3D头像,似乎有点偏离NFT头像的初衷。
光影与「质感」
3D图像因为基于物理的灯光和材质,能够轻松地模拟出真实的光线和场景。因此也能创造出很多更接近真实的图像。一些基于引擎渲染而出的3D模型,无论是卡通形象还是拟人形象,最吸引人的就是光影与材质所带来的质感,同时这种质感也成了一把双刃剑,好坏一眼便知。
HypeBearClub开盒前后的巨大反差,让价格一落千丈也是合情合理,但是作为「内卷之王」的C01质量与细节确实惊人,并且在在拥有20万社区,火热程度堪比3D猩猩HAPE,但也无法避免在开盒之后价格断崖式下跌。
独家 | 新增翻版Fomo3D智能合约“剪刀石头布”Jan Ken Pon:第三方大数据评级机构RatingToken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8月8日全球共新增757个合约地址,其中177个为代币型智能合约。据RatingToken团队发布的“新增代币型智能合约风险榜”,Jan Ken Pon(JKP)、Opporty(OPP)和bank(BANK)风险最高,检测得分分别为1.97、2.80和2.80,其中Jan Ken Pon在日语中意为“剪刀石头布”,是类Fomo3D游戏,存在14个安全风险。其他登上该风险榜TOP10的还包括Debt Coins(DEBT)、APAY(APAY)、RUBBER(REC)、RIGACOIN(RIGA)、dodgers(DOD)、MudToken(MUD)和SuperstartupX(SSX)。如需查看更多智能合约检测结果,请查看原文链接。[2018/8/9]
C01呈现出了极高的3D水准,人物皮肤的纹理可以说是让人真假难辨。但是如同MekaVerse同样的问题再一次出现,系列中的所有NFT同质化严重,玩家很难从这些人物中找到真正「rareone」,但是每一张又极其精良,这样的NFT与其说是「头像」,事实上更像是一张「照片」。
分析 | PeckShield:EOS生态内Fomo3D类游戏“外挂”侵扰游戏玩家权益:近日,区块链安全公司PeckShield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直接锁定游戏大奖的“外挂”出现在诸如ITE、EOS3D、EOSDAY等多个EOS生态内的Fomo3D类游戏上。合约攻击合约,“外挂”获取小概率大奖如探囊取物,夺走了原本属于游戏玩家的权益,严重影响了该类游戏的生态平衡。由于EOS生态数据链上可查,攻击者可通过查看游戏合约的链上数据,用简单的模拟发送请求即可实现“外挂”,并且与以太坊不同的是,整个实施过程门槛低且零成本,加剧了“外挂”的泛滥,甚至会威胁EOS生态稳定。据悉,受此类“外挂”高频刷奖影响,EOS的CPU、RAM短时间内均有明显波动。EOS生态内的各类游戏,用户参与门槛低且玩法多样,正逐渐呈风靡之势,此类“外挂”将吞噬受影响游戏的可玩性,加速该游戏的“衰亡”,最终影响EOS生态秩序。PeckShield呼吁EOS游戏开发商加强防范意识,可通过限制单用户操作频次以及各种反作弊策略手段进行防护。同时也提醒广大游戏爱好者谨慎参与。[2018/8/7]
3D头像在生成的过程中难度比2D要大得多,并且生成的方式并不成熟。一般的2D头像NFT,在生成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只有整体效果、按照原本位置制作不同的属性,比如眼睛、嘴巴、发型、衣服等等。也就是说这些元素的随机组合决定着2D头像的区分度。
3D图像在生成过程中,要考虑整体的因素,一个人物的面部肌肉、线条轮廓与五官是严格的绑定在一起的。单一渲染出的眼睛、嘴巴并不能适配任何脸部基础。因此看似随机生成的3D头像,实则能够真正随机的因素少之又少。因为面部制作在整个人物的制作中耗时最大。
一些急于发售的项目方只能将区分度锁定在人物的衣服和配饰,或一些容易变动但不影响主体的元素中。也就造成了很多3DNFT头像,人物面部只有细微的更改,区分度完全由衣服或道具体现。这样整个系列基本上会给玩家一种「同一个形象更换不同衣物」的感觉。缺乏了独特性,自然也让玩家丧失作为头像的热情。
缺陷与优势
在NFT项目百花齐放的当下,3D头像成了一种尝试,一种探索。我们仿佛又看到了相机刚刚普及的时代对于传统绘画的冲击,最终两项都留存了下来,画作愈发真实,拍照片之前需要化妆。
头像作为当下人们的社交资本之一,每一个玩家都希望在占据页面不足十分之一的头像框中,尽可能的展现自己的个性、态度以及价值。Twitter也在前不久为TwitterBlue的会员开放了「六边形相框」的NFT头像认证功能。除了一个认证以外,鲜明的特征则是一个「有价值」的NFT头像的基本保证。
有人认为粗糙的线条、夸张的表情、简洁设计的2D平面头像往往能够得到玩家们的青睐。相反优秀的3D头像,所呈现出的大量细节,甚至每个褶皱出现的光影效果,经过高质量的渲染之后确实能让人瞠目结舌,但这些细节都会随着变成头像、图像压缩之后失去优势。
(放大与缩小的C-01)
人眼的注意力是从点到面再到点,3D图像过于繁复的细节,很难让人眼第一时间找到重点,注意力就从光滑的表面滑落,手指划向「下一个」。在2D图像中,简单直观,有缺陷,就像是人手画出来似的,handmade更加耗时,在制造业里这就代表着劳动时间的长度,代表着项目方的用心,代表着这个小头像的艺术价值,或者说是使用价值更加高,handmade也代表缺陷,对不齐的格子,画夸张了的项链和过小的身躯,图片中何种元素的「变化」与「对比」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碰撞。
3D不是错误,也不是丑陋,只不过2D头像和3D的头像在当下所承载的作用并不相同。Web2.0的传统社交媒体仍然是人们发声的主流渠道,SandBox和Decentraland还无法支撑高精度的模型实时渲染,Ar、Vr仍在向大众普及愿景。硬件与软件滞后让3DNFT头像「热」的并不适宜,但这也是在NFT市场百花齐放过程中的一环,随着技术的发展从社交资本到元宇宙身份或许才是3DNFT最好的归宿。
律动BlockBeats提醒,根据银保监会等五部门于2018年8月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的文件,请广大公众理性看待区块链,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