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线上自习室App乱象:成未成年人交友工具

“伤心死了,今天男朋友跟我分手了。”备注是初中生的用户发布失恋信息后,有用户对其进行安慰,还有用户说“我愿意当你的男朋友”。

这样的场景出现在一款线上自习室App的聊天区。线上自习室,又称在线自习室等,是一种用互联网技术打造的虚拟空间。但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原本用于学习的一些线上自习室App,如今成了未成年人交友聊天的工具,甚至其中的直播间里充斥黄色信息以至于骂战信息,还有诱导未成年人充值之嫌……这些乱象,遭到了不少家长的吐槽。

受访专家认为,线上自习室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在线教育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各种乱象,更需要治理,对此,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让线上自习室在法治的框架下发展,去除商业化、娱乐化的氛围。

自习室里热烈聊天

越来越像社交软件

开启多人视频模式,把镜头对准自己和书本,随时随地直播学习状态,营造学习氛围感,近年来,这样的线上自习室日趋火爆。

家住天津市的林鹿很喜欢这种学习方式,2021年下载了一款线上自习室App并一直使用至今。

“最开始选择线上自习室,就是因为一个人学习太无聊,觉得有人陪着学习会更有动力、更有氛围感,也有一定的监督效果。”林鹿说。

和林鹿一样,有不少人是因为“氛围感”和“监督效果”选择使用线上自习室App。但如今,一些线上自习室App的学习功能被弱化,甚至成为一些不学习的人的“秀场”。

FOX Business记者:中间上诉很难获得批准:金色财经报道,FOX Business记者Eleanor Terrett发布推文称,从我从专业法律人士那里了解到的有关中间上诉的一切来看,众所周知,中间上诉很难获得批准。SEC 需要得到Torres法官和第二巡回法院的批准才能获得批准。[2023/8/10 16:16:38]

近日,记者登录某线上自习室App,在其首页并没有找到以“学习”或“自习”为标志的直播间,反而看到十分显眼的“看直播”“来派对”“休闲玩”“来相亲”“来K歌”等功能区,“一起自习”反而处在App界面不显眼的右下方。

“我初一使用时,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连麦学习,还有很多优秀的博主分享学习经验,但现在,有的线上自习室App越来越像社交软件了,把学习功能放在很隐蔽的地方,自习室的风气都变了。”作为该线上自习室App的资深用户,来自湖南的初中生刘芳很感慨。

在该App弹幕推荐的4个虚拟自习室中,记者进入其中一个房间发现,里面不仅自动播放音乐,而且讨论区活跃,但所讨论的却非学习内容。

记者在上述几个虚拟自习室中提出“大家都在看什么书”等有关学习的问题时,没有得到任何回复。当记者随后表示“自己为初中生”时,有用户回复称“一起K歌嘛,学什么习”“先来聊会儿”等。记者退出直播间后,还收到该App推送的3个“玩伴推荐”,显示“我们匹配度高达88%,有兴趣交个朋友不”。

在另一款线上自习室App聊天室,记者发现,用户年龄普遍较小。一名在个人简介栏中写着“备战中考”的用户进入聊天室后,向另一名个人简介为“初中”的异性用户打招呼:“请问你有对象吗?私聊。”

两名计划离开乌克兰的丹麦记者使用BTC购买汽车:2月26日消息,两名丹麦记者打算开车离开乌克兰,使用BTC购买了一辆汽车。两名记者Stefan Weichert、Emil Filtenborg在第聂伯罗(乌克兰中部)的ATM机无法使用后,不得不使用比特币。两人于是决定用0.059枚比特币购买一辆马自达3。(Ethereum World News)[2022/2/26 10:18:15]

还有一款线上自习室App中的内容更令人担忧。

记者分上午、下午、晚上3个时段分别进入该App以“学习”命名的20个自习室。其中,在记者进入时有60%处于聊天状态,聊天内容从恋爱到追星,从情绪宣泄到脏话骂战;有30%处于学习状态,其摄像头均对准自己的书本和手部,但有的只能看到书本资料,看不到人的影子;只有10%的用户在分享学习经验、交流个人暑期计划。

记者还注意到,在该App的“学习圈”板块,充斥着从日常生活分享、感情倾诉到饭圈信息等内容,反而基本不涉及学习。

例如,昵称为“111”的用户备注是初中生,其在“学习圈”发布自己的失恋信息:“伤心死了,今天男朋友跟我分手了。”在该条动态下边,有用户对其进行安慰,也有用户表示“我愿意当你的男朋友”。

“谁来帮帮我啊!不想活了,每天都是单调地过,有没有人带走我?!”这是一名昵称为“研”的用户发布的动态。记者对其进行安慰,得到了“少管闲事”的回复。

记者在某线上自习室App的留言墙上看到,不少人更是在此公开对骂,言语十分恶;还有很多人在上面留下“交友找我、优质男友/女友”等信息。

声音 | 加密记者:区块链经济影响有可能超过互联网、神经网络和云计算的总和:据AMBCrypto报道,加密记者Raphael Bloch最近的一项研究对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市场如何促成市场的积极上行趋势进行了分析。他在推特表示,在1780年以来的所有技术革命中,区块链’(和密码学)可能对生产力产生影响。研究进一步指出,如果主流市场采用区块链和加密技术,其经济影响将超过互联网、神经网络和云计算的总和。[2019/6/14]

自习遭遇信息

虚拟场景类似游戏

“紧急通知!近期有人在自习室平台涉嫌进行直播,现已关闭,进行内部整治和调整,目前自习室已经无法进入。”

这是近日某自习室群主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的通知。

当记者私信询问此种情况发生频率时,该群主表示,“的确会有人借学习名义在线上自习空间中进行违法信息传播”。

记者通过对线上自习室App用户的调查发现,不少用户曾在线上自习室App遭遇过信息的“袭击”。

来自河南郑州的学生张菲说,她通过某个会议账号进入某线上自习室直播间后,发现该直播间正在播放视频,“吓得我赶紧退出了,现在对线上自习室还有阴影”。

“妹妹,哥哥我高一,有不会的,我辅导辅导你。”在江苏读高二的刘露告诉记者,她在使用某视频连麦线上自习室App的过程中,总是在连麦后收到类似这样“奇怪”的私信,“有些人和我视频连麦之后,就发私信给我。有的是正常交流,有的是借着一起学习的名义骚扰我”。

声音 | 纽约邮报记者:比特币将很快归零:据纽约邮报消息,纽约邮报记者John Crudele近期发文称,比特币将会很快归零。Crudele在上一篇专栏文章中表示,比特币确实是一个局。并称欧洲央行行长Mario Draghi上周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与此同时,上周四比特币曾暴跌约1000美元后一度至约7000美元。Crudele补充道,比特币将很快归零。但在那之前,犯罪分子仍然可以使用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货币在世界各地转移资金,且不会被抓捕。[2019/5/21]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注意到,在一些线上自习室App视频连麦页面,平台在视频框下会设置一行小字作为提醒:“倡导绿色健康自习室,请大家严格遵守,平台会24小时进行巡查,任何传播违法、低俗、谩骂等违规行为将会被封禁处理。”

还有的线上自习室App“越来越好玩”。

北京市西城区居民刘丹的孩子正在上初中,今年暑假开始后,孩子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平板电脑,点开某线上自习室App,以学习为名与同学、朋友聊天,还交流自己的自习室“经营心得”。

刘丹告诉记者,在这款线上自习室App设置的“活动区”中,用户可以进入模拟酒吧、餐厅等聊天室场景,这些以酒吧、餐厅为场景的聊天室,同样由用户“经营”,用户可以选择聊天室可容纳人数、到“食品工厂”进货以供聊天室“销售”等,模拟“经营”。这样一来,线上自习室App摇身一变成了在未成年人群体中风靡一时的经营小游戏。

此外,一些线上自习室App还会为用户设置“个人形象”,由“个人形象”衍生出换装、聊天等一系列社交功能。

动态 | 前纽约时报记者因ICO 面临20年监禁:据livebitcoinnues报道,前纽约时报记者Jerry Ji Guo作为ICO专家,参与了大约350万美元的,他于11月初被捕;目前对其指控非常严厉,或将面临20年的监禁。[2018/11/26]

“绝大多数好看的衣服都需要充值购买,很容易形成攀比”“这本是一款学习软件,而里面好多人聊追星和游戏,这里成了晒照片找CP的地方”“以前来这里是为了学习,现在来这里为了交友”……不少用户在这款线上自习室App的评论区留言说。

假借鼓励学习名义

诱导用户充值消费

5596元——这是去年6月至今年1月,一名11岁女孩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在某线上自习室App的充值金额。其中最少的一笔消费是6元,最多的一笔消费是328元,其月均消费1500元左右。

据其母亲介绍,“具体的充值方式是App内有客服教用社交软件充值”,因为银行卡没有开通短信提醒,所以家长一直没有发现。消费内容主要包括购买线上自习室App的自营商品和第三方同学开店售卖的物品等。经协商,商家承诺退款。

在上述线上自习室App中,记者注意到,有专门通行的虚拟货币,可以通过专注学习时长取得,也可以通过用户充值换取。

“其中的问题在于,可以直接通过现金购买充值用于虚拟人物换装和虚拟场景布置,跳过了通过专注自习时长才能换取的虚拟货币环节,从而直接通过充值而实现游戏里的功能。”林鹿介绍说。

“如果花很少的钱就能得到学习很长时间才能获得的服装,我会选择花钱的。”面对记者,已经在某线上自习室App充值千元的北京小学生林杰说得很直白。

但是,作为这个10岁男孩的父亲,林枫在发现转账信息后,表示难以接受,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还是学习类软件吗?”

“该App未找到任何限制未成年人充值的设置以及退款投诉通道。充值购买虚拟人物的服饰、充值在酒吧等虚拟空间购买虚拟食品,甚至有交友环节,请问宣称提供给孩子安安静静学习空间的线上自习室,到底是在给青少年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林枫反问记者说。

据记者统计,在黑猫投诉平台,仅今年上半年,就有至少20起关于线上自习室App诱导未成年人充值的投诉,在投诉中,未成年人的充值金额几乎都在数百元以上,还有不少金额超过千元,甚至有达到万元者。

但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网络游戏企业应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

无休无止推销课程

在法治框架下治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习类App在无休无止推销课程。

记者登录某线上辅导类App,刚打开该软件页面,就弹出“一元解锁新人特惠”语数英热身训练营信息。当记者选择地区、所处学段和年级后,页面再次弹出“小升初学习资料、文具礼品免费领取”,其关闭按钮形状小且色暗,极其隐蔽。

来自河南的家长刘博告诉记者:“因为我家二宝要上初中,我下载了几个比较大的在线学习平台,想给二宝选一些辅导课。在这些软件上,选择年级之后总会跳出一些体验课、老师的二维码链接。我加了几个老师,本来想咨询初中学习的事儿,结果这些老师根本不回复我正经的学习问题,总是给我发一些课程链接。”

刘博的经历并非个案。来自安徽的家长张雪表示,自己通过某学习类App添加了几个机构的辅导老师,辅导老师便将自己拉入学习群。

“刚开始觉得他们的服务挺好,每天固定时间发布练习题,免费给孩子讲题,给孩子发送录制好的讲解视频,还有专门的主讲老师给孩子讲知识点。但是没持续多久,辅导老师开始信息轰炸,让我付费购买正价课。”张雪说,“老师推荐课程产品,都是2000元起步,我问‘不买学习大礼包能否继续免费听课’?对方称,‘可以继续免费听课,但要想系统学习,必须交费,现在下单学习大礼包还有优惠’。”

记者以学生家长身份对其中一些学习App进行调查,发现线上辅导平台普遍在暑期推出一元体验课、资料大礼包等免费或特惠产品,通过特惠产品,进行正价课程的售卖。记者发现,这些平台的正价课程平均每节课至少150元、每节课2个小时。

此外,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许多消费者称自己在学习类App上被“免费领取课程”“一元抢课”等宣传语吸引,点击报名后,发现是无休止的推销。

“暑假是线上教育平台引流的关键期,大多数公司会推出特惠课程进行正价课程的转化。免费礼包、免费课程等,都是引流的方式。目的在于通过免费的课程,让用户购买高额的正价课。”一位在某线上教育平台就职的业内人士小宁说:“即将截止的优惠期、紧张的班级名额、精美的资料和礼品、跟学生打感情牌,都是营销的手段,通过这样的方式刺激用户消费。如果家长不回复信息,那(公司就会要求)我们一直给家长发信息,我们的口号是,只要不拉黑,就不能放弃。”

在长期关注教育方向的投资人王珂看来,相关App要进一步升级管理手段,才能适应监管的要求。比如,对于线上自习室App,可以通过提升用户加好友门槛的方式,包括添加好友需通过自习室用户的打卡自习时长要求、非长期自习用户不能加或者被加好友等,解决涉黄引流等问题。

受访专家一致认为,针对相关App,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让线上自习室在法治框架下发展,去除商业化、娱乐化的氛围。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认为,治理相关App乱象,软件的运营和开发商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有关部门也要及时整顿。“对于老师和学校,要在初期筛选过程中严格把关,不要作不负责任的推荐。对于未成年人在使用App时,家长一定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

对于学习类App的未来发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建议,青少年要树立健康使用学习类App的观念,不要过度依赖这类软件,“学习的路径是多样的,通过多种资源、资料都可以学习,不要过多地依赖应用程序”。

来源丨北京日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酷币下载人民币汇率回升至7.15!A股将震荡上行

作者|丁臻宇,编辑|wjx来源:巨丰投顾、好股票应用 热点 1、科技部等七部门: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公共训练数据资源平台建设七部门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0:0ms0-1:54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