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银行会不会消失不见

未来的银行是否还存在?或者说未来的银行将以什么样的形式提供金融服务?这些都是非常有趣且极富创造力的问题,答案也非常多元。不可否认,我们已进入到数字化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金融科技应用大量出现,正在并且已经改变了传统银行的业务流程、发展模式和客户服务方式。银行的存在不再是单纯的物理网点,而是线上化的服务,甚至是“零接触服务”的呈现,所有的一切都植入了数字化的基因,并通过5G和移动设备实现万物互联,打破了传统银行的服务边界和时间限制。乔纳森·马米兰的《未来银行》一书,让我们重新审视银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特别是数字化金融时代,银行业的服务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包括服务流程的繁琐、线上线下的融合缺陷以及各种机制的内耗等,对于传统银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银行业何去何从?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必须迎接数字化,改善服务质量,寻求立足之地。

Republic Crypto和Upside推出ERC-1404 Prime作为未来的证券代币化标准:金色财经报道,当代币化证券的发行人需要限制谁可以持有代币以及将代币发送到哪里时,一个已有四年历史的名为ERC-1404的以太坊智能合约框架就开始发挥作用。这一流行的标准现在正在升级。咨询公司Republic Crypto和代币制造商Upside开发了一个名为ERC-1404 Prime的增强版本,两家公司押注该版本将作为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发行符合监管要求的资产的新基础。

对于代表股票、房地产和其他受复杂投资者规则约束的资产的加密货币来说,护栏尤其重要。这些“安全代币”的发行者使用ERC-1404来确保他们不违反法律,例如,防止代币转移给未经认可或授权的投资者。[2023/6/29 22:06:47]

而在《银行4.0》一书中,布莱特·金指出:“Bank4.0并不是让银行适应技术,而是更好地了解银行业如何通过技术来提供服务,因为银行业都需要技术来帮助交付。”数字化时代,银行业的金融科技创新正如火如荼。传统银行受到互联网公司和平台的冲击,大量的业务被替代,物理网点正在整合裁并,线上化的业务成为金融服务的主流渠道。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银行业在数字化金融时代的存在意义。工业化时代的银行业用信贷创造货币,成为最重要的信用中介,而到了数字化时代,数字货币和虚拟市场等大量出现,信息技术将金融体系纳入到一个新阶段。《未来银行》这本书想要达到的目标是:证明一个没有银行业的金融系统是可取的,也是可能的。不过从现实来看,银行业无法完全被取代,一则是银行业的系统设置和机制建立“密不透风”,受到了国家制度和信用的保护,二则是银行业的政策取向较为强烈,是金融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58学院直播间:DeFi未来的发展难题在于能否建立落地应用:12月17日下午6点,58学院第二十六期AMA《走进DeFi的真实世界》邀请到了水桥区块链的市场总监Annie做客直播间,在谈到DeFi未来发展的难题时,Annie表示,任何事物都犹如硬币,正反兼具,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DeFi已经进入了冷静期,未来投资者将关注DeFi是否能有落地应用项目,是否能建立长期稳定的盈利模式,真实场景+落地应用将是DeFi未来发展的重点。只有真正实现区块链技术落地的DeFi应用,才能正面迎接时代挑战,把握时代机遇。[2020/12/17 15:34:44]

未来银行的终极命题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美国两位经济研究学者携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视角,有些观点非常大胆,比如:“在数字时代,我们不仅失去了对银行业的控制,我们也不再需要它了。信息技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使银行业变得多余。结束银行业将标志着现代金融系统的开始。”《未来银行》的创新点或者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作者的视角没有彻底否定银行业的价值和功能,而是对银行业的金融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梳理。现代金融体系促成了以提高资本密集度为特征的工业化,银行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严重的缺陷,即不时地发生崩溃事件。到了数字时代,银行业几乎失控,美国的金融危机蔓延到全球,银行业的放松监管和繁荣时期的过度冒险埋下了大量的风险问题。过去一段时期,银行业激进的扩展策略被证明是对金融体系的伤害,并且衍生了很多的风险隐患,特别是中小银行的“狂飙猛进”抛弃了公司治理和风险内控,最终必然承担巨大损失。

中国银保监会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监事陈伟钢:未来的金融系统离不开区块链技术:8月17日,由Alchemy pay主办的2020区块链生态合作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国银保监会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监事陈伟钢作出题为“区块链政策导向与应用前景“的主题演讲。陈伟钢表示,从“+区块链“到”区块链+“演进是发展趋势,区块链行业应用将从数字货币向非金融领域渗透扩散。[2020/8/17]

本书认为,数字化金融时代,人们可能不再需要银行业,但它仍将继续主导金融系统,终结银行业本身具有较大的难度,包括需要重新定义公共部门在组织货币和信贷中的作用,重建有效的金融系统。可以认为,传统银行业的转型步伐将加快,并且竞争力大幅提升,在金融治理现代化和监管优化的背景下,银行业的生态才能保持活力。《未来银行》的整个分析结构严格遵循周期性和历史时间序列,从工业化时代到数字化金融时代的逻辑,以2007~2008年金融危机为主要案例,剖析了银行业运行机制的问题,批判了银行业危机所造成的财富损失和经济重创。2007~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银行业超过6000家中小银行破产倒闭,老牌银行如摩根大通、巴克莱、雷曼兄弟、巴林等纷纷遭遇到严峻形势,风险问题成为银行业转型的“掣肘”。

IMF官员:私营部门或为未来的CBDC启动带来价值:金色财经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部长Tobias Adrian最近表示,如果各国采用,那么私营部门可以为支持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技术带来价值。Adrian提供了两种CBDC模式。第一个模型研究的是合成CBDC(sCBDC),它们由中央银行的债务作为后盾,但在诸如商业银行之类的私人实体的帮助下发行。Adrian指出,应让私营部门来处理客户的尽职调查、钱包设计和货币分配,而中央银行将负责监管和监督。第二种“两层”模型将使央行负责CBDC的发行和交易结算,而技术可能会不定期地更新。Adrian认为,sCBDC模式将在更“基本的层面”上刺激私营部门主导的创新。[2020/7/28]

《未来银行》对工业时代银行业的必要性有深刻认识,发展信贷业务的意义在于提供给企业和个体信贷资源支持,帮助企业和个体发展壮大,但同时也会引发源于信息不对称、借款人道德风险等的信贷风险。在严格的信贷流程中,抵押物是核心,信用是借贷双方的基本。传统银行的业务存贷款和支付结算,助推了工业化和商品经济的便利化,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很多问题。

孙宇晨:今年以及未来的发力点,依然会继续在稳定币的赛道上:据最新消息显示,波场TRON创始人兼BitTorrent CEO孙宇晨正在TokenClub进行直播,孙宇晨表示:“我们今年以及未来的发力点,依然会继续在稳定币的赛道上。我们希望成为机构甚至是全人类金融基础设施的首选。到今天为止我们可以看波场处理了500万Txns,我们希望在今年年内处理3千万以上的转账数,整体USDT发行量超过50亿美元。等到这个基础设施上面发行的总量能够到达100亿甚至1千亿美金,下一代人类基础设施就慢慢形成了一个雏形。当然也不仅仅是USDT,我们今年下半年也会与更多的稳定币的提供商合作,除了泰达之外,我们也会和其它机构一起探索稳定币发行的未来。”[2020/6/24]

从现实来看,银行业出现的风险问题层出不穷,一方面折射了银行业内部的风险管理几乎处于失控状态,人为操作风险、决策体系短板和公司治理的问题等,使得外部的风险传染到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内部的信息泄露和关联交易诱发了银行业的道德危机;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银行业的数字革命对于传统的银行组织架构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前台营销的数字化管理,中台思维以及金融科技的加持,为银行业的服务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从现代银行业转型的方向来看,存贷款业务的形式更加多样,信用贷款、并购贷款、租赁、信托等进入到现代银行的投融资产品系列,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和微信银行开始取代柜台的支付结算业务,在5G商用化、智能化平台和电子渠道上,银行业的展业模式日趋多元,7×24小时的服务网络真正超越了传统金融服务的时空限制。互联网企业则抓住了窗口,支付宝、微信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开始了“攻城略地”,倒逼银行业寻求数字化金融服务方案。数字化的手段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银行业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问题,给予借贷双方直接合作的机会,减少了中间环节和交易费用,智能风险系统则将风险监控纳入到技术层面,减少了人为操控的误差,海量的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介入到线上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等领域,应用场景包括信用卡、反和催收等。

不过,虽说《未来银行》提出的一些问题极富挑战性,尤其适用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市场,但对于国内银行业而言,我们的发展却有其自身的逻辑。过去数年,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的扩张式发展、冒险和违规行为进行了密集的检查,并针对资管新规制定了细则和方案,采取了利率市场化的LPR定价机制,充分释放银行业的信贷资产。我们应该看到,银行业的处境非常微妙,一则是宏观经济的下行和全球经济的“停滞”,部分行业受到疫情的显著冲击,如批发零售、文化旅游、餐饮住宿等,银行业的盈利空间正在大幅收窄,包括国家政策层面制定的银行业让利举措,将给银行业的经营效益和可持续性带来新的变化;二则银行业的监管更加严厉,包括资管新规的落地,结构性存款套利和违规放贷的处罚,将会导致银行业的潜在风险暴露;三是银行业的让利将持续,包括资产业务的利率转换、存款负债端的利率净值化和减税降费等,回归实体经济,发挥信贷创造货币的特殊功能。

回到这本书的初衷,银行业是否真的可以被取代,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而不必有终极答案。国内外均出现了虚拟货币和交易市场,均意图通过数字货币实现自由流通,然而银行业始终是一个高危行业,缺乏监管指导和影子银行的出现,成了监管部门检查的主要问题。《未来银行》中出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词——系统性偿付能力原则,即公司金融资产的价值必须小于或等于其股本的价值,企业必须用自有资金来支持别人的负债资产,公司不能用别人的信贷来融资。未来的银行是否会消失?消失后的金融体系如何运作?这些问题本身就似乎是“悖论”。传统的银行业是整个金融大厦的基石,很多业务的线上化体验更加明显,全能银行重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似乎预告了银行业回归的趋势。数字化金融时代,银行业的“大象起舞”虽然较为缓慢,但在迅速转变思维后,银行的数字化进入到实质性阶段,短期内“消失”的可能性不大。

《未来银行》的分析逻辑和演绎方式很特别,对银行业追根溯源的同时,又对银行业的数字化寄予较高的期望。从目前数字化的转型速度来看,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等纷纷整合设立金融科技公司、软件开发中心和数字金融部门,推出了大量的成果,成为业内数字化金融的引领者。事实上,未来银行将主动拥抱金融科技的应用,开展系统化的数字化金融培训,将信贷模式由繁琐的线下搬到线上,大数据为银行业的运行提供智慧方案。然而,我们也应看到,银行业的增长危机随时都会到来,如何寻求在转型期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如何在不确定性时代找到更多的机会窗口,如何在数字化时代构筑一个更好、更公平和更简单的金融体系,种种挑战摆在了未来银行面前。银行业的“消失”更深层次的指向是形态的变化,这种形态包括服务方式、功能和金融生态将走向数字化,伴随而来的是我们对银行业认知的“颠覆”。数字货币、区块链和大数据等“新基建”正在渗透传统银行业,基于场景金融、生态圈和“云”的银行或许将无处不在。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聚币Roblox:吞不下元宇宙的“大饼”

大家好,我是海豚君! 最近AIGC、MR热度不散,行业里不断有新的产品、新的玩家、新的技术出现。这里面也有一些曾经受到追捧的科技成长股的身影,比如Palantir,比如Unity.

[0:15ms0-1:27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