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工部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新增20.9万非农就业岗位,虽然这一主指标较上月有所放缓,但失业率从七个月高点回落至3.6%,与此同时薪资超预期强劲上涨4.4%,表明劳动力市场状况依然紧张。
华尔街分析师的共识预期是:尽管非农就业看上去不佳,美联储在7月26日宣布加息25个基点仍属于“板上钉钉”,不会像一些人期望的那样“延长6月开始的暂停加息之路”。
消息面上,本周市场重点关注美国通胀数据,美国6月CPI和PPI数据将分别于本周三和周四公布。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美国6月CPI将从5月的4%下降至3.1%,核心CPI将从5.3%回落至5%。本次CPI数据可能成为一个关键指标,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美联储是否会在本月的议息会议上重启加息25基点。
杰富瑞:美元将因7月加息而升值:金色财经报道,杰富瑞集团外汇策略师Brad Bechtel表示,“7月加息的可能性仍然很大”,美元可能会继续上涨。周五的美国劳动力市场报告不足以改变美联储6月暂停加息的设想。“美元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受到买盘支持,偶尔会出现盘整。[2023/6/2 11:55:07]
每当美国CPI数据公布时,投资市场往往会出现较大波动。黄金和原油通常被视为相对稳定的投资选项,不太受风险投资范畴的影响,而股市、期货市场和加密市场仍然属于较高风险的投资领域。
美联储7月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82.6%:7月4日消息,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到7月份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17.4%,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82.6%;到9月份累计加息50、75个基点的概率均为0%,累计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15.7%,累计加息125个基点的概率为76.1%,累计加息150个基点的概率为8.3%。(金十)[2022/7/4 1:49:14]
但前不久,Binance首席执行官CZ在TwitterSpaces活动中表示,Binance正在为其平台做好准备,以应对未来几个月交易量的增加。CZ称,与去年11月FTX交易所崩溃后的惨淡时期相比,最近几周交易量已经开始恢复。有几个因素导致了最近的飙升,包括现货比特币ETF的新申请以及预计将于2024年4月或5月即将到来的比特币减半事件。
欧洲央行管委Kazaks支持前置加息,7月加息50个基点值得考虑:6月29日消息,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Martins Kazaks表示,如果有迹象表明高通胀数据加剧通胀预期,欧洲央行则应该考虑加息幅度先超过计划的25个基点。 如果我们看到形势恶化,通胀率很高,并且看到通胀预期方面的负面消息,那么在我看来,前置加息将是一个合理的选择。(环球市场播报)[2022/6/29 1:37:58]
CZ进一步解释,根据历史走势来看,牛市往往在减半后的一年内出现。他预测比特币和加密货币价格的寒冬可能会持续至少18个月。币安将为更高的交易活动做好准备,并积极准备应对随后牛市的到来。
美联储7月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92.1%:6月20日消息,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到7月份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0%,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7.9%,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92.1%;到9月份累计加息25、50个基点的概率均为0%,累计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5.1%,累计加息125个基点的概率为62.6%,累计加息150个基点的概率为32.2%。(金十)[2022/6/20 4:39:23]
从数据看,70%的比特币已经1年都没有移动过,达到历史高位,交易平台的比特币和以太坊存量已经创了5年以上的低位。说明大量的投资者屯币待涨,等待大周期的到来。对投资者来说,惜售是主基调。
比特币减半是加密市场最确定的事件,过去几轮周期市场均出现大幅上涨,所以投资者相对确定。另外几个投资者最确定的事情会不会落地,什么时候落地也值得期待。
比特币ETF
本来市场没有期待,毕竟过去十年美国SEC都是拒绝的,但此次贝莱德、富达集团等金融巨头密集申请ETF,而SEC态度比以前变得暧昧些了,比特币现货ETF如果能通过,全球数十万亿美元的资管机构都可以合法合规的入场加密资产,这个意义大家不言而喻。尤其是比特币期货ETF已经批准且上市交易的背景下,2024年比特币现货ETF的落地还是有期待的。
降息
加密市场此轮熊市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美联储加息,市场流动性被迅速抽干。虽然2023年大概率是不会降息了,但目前的高利率环境和这么高的债务规模,很难长时间维持,2024年降息还是有期待的。
生态发展
加密市场此轮熊市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美联储加息,市场流动性被迅速抽干。虽然2023年大概率是不会降息了,但目前的高利率环境和这么高的债务规模,很难长时间维持,2024年降息还是有期待的。
总结
在快速发展和变化的加密市场中,寻找具有噪音和背景的领头项目确实是一个重要的策略。每一轮牛市都有其独特的叙事,我们无法确定下一轮将以何种叙事方式展开,可能会出现新的技术、应用和投资机会,过去的经验也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当前的市场情况。因此,持续关注市场趋势、监测行业的创新以及注意新项目的出现才是明智的做法。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