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金融实力影响力双提升

▲图:视觉中国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中国建设银行近日联合发布的《中国绿色资本市场绿皮书》指出,中国绿色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之一。

当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围绕应对气候危机、强化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转型而展开的绿色金融实力竞赛,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铺开,绿色已成为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底色。

值得一提的是,北上广深这4个城市,在打造绿色金融体系方面已经位于国际前列,凸显出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我国应继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规范环境信息披露等,从而进一步提升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整体实力。

Tether社区成员在我国珠海开设一家名为“Tether Cafe”的咖啡馆:官方消息,Tether推特介绍一家名为“Tether Cafe”、位于中国珠海的咖啡馆。Tether CTO Paolo Ardoino表示,其由Tether社区成员开设。[2021/7/27 1:17:35]

绿色金融发展趋势最好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绿色资本市场绿皮书》指出,截至2022年底,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已经达到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绿色债券全年发行规模超过8690亿元,同比增长50.3%。

与此同时,股权市场投资者更加积极地参与绿色科技领域投资,绿色科技PE/VC投资金额占比超过10%,一级市场平均投资金额高于市场平均值88%。

58学院直播间:DCEP有助于加速我国经济往“内循环”方向发展:据官方消息,10月29日19点,58学院第十九期AMA《DCEP强势来袭,机遇or挑战?》邀请到了乾元云硕COO黎莎做客直播间,黎莎表示,全球疫情长期阻碍着世界经济的“外循环”,将经济潜力挖掘到“内循环”是大势所趋。然而,因为受疫情影响,全球货币政策陷入了多重困境。如何加强对“内循环”的支持已成为各国面临的难题。因此,中国DCEP的推出有望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以DCEP为支点,货币政策数字化升级有望拓展政策空间,提高政策指向性,跨越“流动性陷阱”,从而增强逆周期调控的有效性;另一方面,DCEP对外有利于人民币电子货币区的形成,有利于优化“内循环”的短板,从而抵消外部政策干扰,保持政策的独立性和内生性。[2020/10/29]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6月底,以绿色、可持续、ESG等为主题的公私募基金共计1178只,规模达8821亿元,较2020年底规模增长34%。

声音 |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为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引导和规范,我国应当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渠慎宁近日表示,由于区块链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技术准则,各机构均基于不同协议和需求来开发各种自成体系的应用。为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引导和规范,我国应当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对接国际化标准的开源机构和社区组织,加强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的交流,不断提升我国区块链标准体系的国际话语权。必须时刻关注行业的最新动向,围绕我国优势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逐步完善区块链技术应用和标准体系。积极培育国内区块链技术开发人才,组织国际区块链技术研讨会,在这一行业中发出中国技术的声音。鼓励政府、高校、金融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等合作成立相关研发实验室,开发与区块链相关的应用程序,建立我国的自主区块链技术联盟,以此加快行业技术创新的步伐。(光明日报)[2019/12/2]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指出,我国绿色资本市场尤其是绿色债券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点及面的跨越式发展。

我国年内将出台系列政策“组合拳” 推动区块链等热点产品及服务创新研发: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为进一步扩大消费,我国将在年内出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其中,推进新技术产品的普及和应用,以及推动信息消费扩大升级,将成为未来我国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两大政策主线。此外,我国还将继续推动信息消费扩大升级。具体措施包括:制订发布信息消费发展指南,深化国家信息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创建,持续优化信息消费环境;推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区块链等热点产品及服务创新研发;加快消费电子智能化转型,实施超高清视频产业创新工程,带动超高清视频产业整体升级;拓展电子产品在交通、海洋、医疗等领域的新型示范应用。[2018/3/28]

今年2月,由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报告》,也证实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实力。根据该报告披露的“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指数”榜单,我国是唯一跻身10强的发展中国家,位居全球第四。该榜单对全球55个国家的绿色金融发展情况进行排名,10强分别是英国、法国、德国、中国、瑞典、日本、荷兰、丹麦、美国和西班牙。

我国区块链概念虚拟币类平台已超3000家:据元立方金服研究员,截至目前,深交所目前已对17家涉及区块链概念的相关公司采取了问询、关注和要求停牌核查等监管措施。此外,目前以区块链概念搞的虚拟币类平台已超3000家,且涉及的犯罪金额很大,有着极大的危害。这进一步体现了我国对虚拟货币交易严格监管、严格控制的必要性。[2018/2/26]

从地域上来看,欧洲、东亚和北美地区国家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整体较高,东南亚国家次之;非洲、中东和南亚地区国家的绿色金融发展相对落后。

全球范围内,经济相对发达、金融市场基础较完善国家,其绿色金融整体发展情况较好,而中国则依靠积极的政策机制、活跃的市场参与程度以及庞大的需求和交易量,成为绿色金融前势最猛且发展最好的发展中国家。

用好自愿减排绿色金融工具

即使是在外国绿色金融榜单中,我国城市也毫不逊色。根据欧洲去年底公布的全球绿色金融指数2022,中国有4个城市入选”绿色金融城”30强榜单,分别是上海、深圳、北京和广州,排名为17、20、23和27。

GGFI根据绿色金融产品的发行质量对世界多个金融中心进行了等级划分,并通过两个方向进行整体评级,分别是绿色金融对金融中心业务的渗透深度,即绿色金融服务和产品的普及程度,以及所提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城市的整体金融业务绿色程度较高但质量参差不齐,评分也会随之下降。

GGFI指出,绿色金融是金融部门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潜在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金融的日常业务中,从而做到投资收益和环保收益均实现最大化。

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离不开核心工具,在GGFI的榜单中,多个城市都在规划甚至推行自己的自愿减排倡议,尽管“自愿减碳”整体发展仍处于萌芽期,但仍然是打造具有影响力绿色金融中心的关键绿色金融工具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有望重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的函》,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征集截止日期为4月30日。

此次征集工作中,具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编制技术条件的相关企事业单位等均可提出方法学建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他们准备与一家企业合作开发工业废气养藻方法学,助力自愿减排市场,但基于商业机密和后期合作事宜,目前尚无法公开更多细节。

亚洲绿色金融中心竞争愈发激烈

亚洲地区国与国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正在争抢区域绿色金融中心的头衔,这无疑将大大提升亚洲地区绿色金融影响力。除了厚积薄发且势头强劲的中国,新加坡和日本也是亚洲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领头羊,但近年来日本隐隐出现落后迹象。

《金融时报》指出,日本东京由于缺乏“全球高技能金融人才所需的基本基础设施”,过去3年越来越多的金融从业者开始迁往亚洲其他国家。

东京国际金融机构FinCity.Tokyo执行董事有友桂一坦言,东京ESG投资者有机会对绿色转型产生更大影响,并获得更大回报,因为日本拥有从高科技制造业到农业等广泛的行业覆盖。“但日本大部分商业交易仍以传统方式进行,而不是通过数字工具推进,使得金融影响力大不如前。”

长期倡导可持续金融发展的英国央行前顾问、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MetaVerseGreenExchange总裁兼首席战略官迈克尔·谢伦表示,新加坡绿色金融领域已位居亚太地区前列,政府实施了关于自愿碳市场的明确指导方针,推动绿色金融活动迅速展开。

新加坡的自愿碳市场ClimatelmpactX平台主要拥有两项业务,分别是GREENEX碳积分交易所和项目市场,GREENEX碳积分交易所通过标准化合同,将大规模和高质量的碳信用销售给跨国公司和机构投资者等市场参与者。项目市场则更多地面向中小企业,使其能够直接从特定项目中购买高质量的碳信用,从而让企业广泛地参与自愿性碳市场。通过不断创造丰富的自愿减排交易产品,新加坡的自愿碳交易正在从“自愿”走向“回报”。

文|本报记者王林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编辑|闫志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0:0ms0-0:77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