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下达命令,中俄将签协议深度合作,俄远东地区将变成中国粮仓

据观察者网报道,俄媒披露,普京下达命令欲促成中俄谷物新合作,合作达成后,俄远东地区将成为对华扩大谷物出口的粮仓。相关文件中指出,要对与华签订《俄中新陆地谷物走廊项目》进行研究,以增加俄远东、乌拉尔、西伯利亚等地的粮食生产并扩大对华出口。普京要求俄相关部门10月1日前完成研究工作。

俄罗斯作为全球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国,且俄粮食出口仍有增加潜力。

普京签署关于在俄罗斯引入数字卢布的法律:金色财经报道,根据一份官方文件,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于7月24日签署了数字卢布法案,俄罗斯正在推进其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经批准,数字卢布法现已正式定于2023年8月1日生效,除一项规则外,所有规则均已准备好执行。第三条包括对几项俄罗斯联邦法律的修订,其中包括与破产和遗产有关的法律,预计将于明年8月生效。

新立法正式授权俄罗斯央行在8月份推出首个面向真正消费者的CBDC试点。此前,政府预计将在4月份与13家当地银行合作推出试点,其中包括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等重要银行。

根据新签署的法律,俄罗斯央行将成为数字卢布基础设施的主要运营商,并将对所有存储的资产负责。数字卢布的设计目的是作为一种支付和转账方式,而不是用于投资目的。[2023/7/24 15:55:53]

普京下令要求研究俄西伯利亚、乌拉尔、远东等地的粮食增产及扩大对华出口事项,是俄农业产业的重大举措。建立在中俄两国高度互信基础上。项目研讨过程中,俄方需确定本国东部区域粮食增产类型、规模,进而与中国粮食进口需求对接,双方共同确定俄进行粮食增产的具体规划与执行步骤。协定达成后的执行过程中,中俄有望在农业技术、器械等方面深化合作,构建更为紧密的中俄粮食安全共同体。

普京批评者Alexei Navalny上周收到3.7枚比特币捐款:俄罗斯家和普京的批评者Alexei Navalny上周收到了3.7枚比特币的捐款,是2021年头两周筹集资金的三倍。据悉,Navalny在过去五年中共获得了657枚BTC的捐款。(coindesk)[2021/1/26 13:29:54]

俄方除展开中俄新粮食出口协定的研究工作外,在中俄天然气合作上也有新行动。中俄两国于今年1月31日签订远东线供气协定,远东线起于俄境达利涅列琴斯克,穿过黑龙江,止于中国虎林。以萨哈林岛为天然气来源地,该管线将对华新增天然气出口每年100亿立方米,中俄均倾向于以双方本币结算天然气货款。对该合作,俄媒披露俄政府计划在11日讨论予以批准,以推进管线建设工作。管线俄方一侧由俄气负责建设,中方一侧由中石油负责。

声音 | 俄罗斯经济学家:普京将与俄罗斯亿万富翁讨论增加对区块链技术的投资:据ethereumworldnews消息,俄罗斯经济学家Vladislav Ginko最近发推表示,普京将在6月5日与俄罗斯亿万富翁Viktor Vekselberg会晤时,讨论对包括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在内的新技术增加投资的议题。[2019/6/5]

中俄两国作为陆上邻国,中俄粮食、能源合作对两国而言均具有不可替代性。对俄罗斯方面而言,俄罗斯去年实现历史新高的超3300亿美元顺差,超过1900亿美元的中俄贸易在其中贡献了关键作用。与中国稳定的贸易关系,也提振了各国对俄商品的信心。当下随着美国操弄下欧亚局势的失稳,俄罗斯巩固与华贸易关系有益于稳固本国经济命脉,从而更好在欧洲方向反击美国施加的压力。对中国而言,中国是全球粮食、能源的主要买家,中国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及在本国粮食增产、传统能源勘探与新能源开发上的自主成果,使中国具有足够的市场议价权。而相比于同巴西、澳大利亚、美国等地海运进口粮食及能源,与俄拓广粮食、能源合作具有两大优势。

一,高效性。中俄作为陆上邻国,两国相关合作可经铁路、公路、管线由端到端,相比于海运程序缩减、时间成本降低。二,安全性。美国此前对伊朗油轮的劫掠是一个危险信号,美国也有议员一度鼓吹可开放进行海上抢劫的私掠许可。当下随着全球局势震荡程度的增加,海运航线具有的风险性无法忽视。中俄陆上粮食、能源合作对两国经济民生而言,起着后方的作用。一旦局势恶化,地缘上背靠背的中俄两国,可相互为彼此提供民生战略支持。俄方此前对中吉乌铁路建设表示认可,当下也在与华共同拓广双边战略合作。表明两国正联手建设欧亚连通的陆上通道,一条中俄协力、从伊朗到白俄罗斯,从中南半岛到东北亚的欧亚陆上连通网络正在成形。并正成为欧亚各国应对全球变局的共同底气。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UNI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系统恢复计划挑战

摘要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生态恢复计划对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的快速变化,生态系统服务恢复计划的规划和管理仍然具有挑战性,特别是如何识别和量化自然和人类驱动因.

[0:0ms0-0:82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