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艺把元宇宙“接回家”
作者:钟艺志
2021年年末,无论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还是上海《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发布的2021年“十大网络热议语”,抑或是《中国新闻周刊》发布的2021年“年度十大热词”,“元宇宙”都位列其中。互联网企业、科技领域、资本市场纷纷投入建设元宇宙,全民热议元宇宙,都让元宇宙成功站上了风口,成为了2021年年末十足的“爆款”。然而元宇宙一词最早却是从文艺中而来。
元宇宙的存在依赖诸多科学技术的突破、应用与整合,如AR、VR、XR、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5G、6G、社交网络等,而这些正好吸引到了当下不少商业资本集团的目光:国内百度、网易、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占位,国外微软、英伟达等软硬件公司也相继入局,脸书宣布更名为“Meta”,原生元宇宙概念股Roblox上市……元宇宙概念在资本的裹挟下破圈传播,甚至是被炒作、牟利。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当下,我们尝试把这个从文艺界走出来的热词“接回家”,回归文艺领域,用文艺评论的方式客观理性地辨析、探讨。
国际刑警组织正在调查如何监督元宇宙犯罪:金色财经报道,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正在调查如何在元宇宙中监督犯罪。然而,国际刑警组织的一名高级官员认为,定义“元宇宙犯罪”存在一些问题。据BBC报道,国际刑警组织秘书长Jurgen Stock透露,该组织打算监督元宇宙中的犯罪活动。Stock强调了“老练和专业”的罪犯适应新技术工具进行犯罪的能力。
此前2022年10月消息,国际刑警组织推出专门为全球执法部门设计的元宇宙INTERPOL Metaverse,该元宇宙允许注册用户参观法国里昂的国际刑警组织总秘书处总部的虚拟场景,甚至可以通过其Avatar与其他官员进行互动以及为全球执法部门提供沉浸式培训课程。(Cointelegraph)[2023/2/6 11:50:10]
艺术的“元宇宙”:从虚拟现实到虚拟成为现实
到底什么是元宇宙?30年前的1992年,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出版,书中描述了一个名为Metaverse的虚拟世界,它与现实世界平行,在现实世界中地理位置彼此隔绝的人们可以通过公共入口连接,以虚拟“化身”进入其中,进行交流娱乐,开启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另一种人生,这一虚构空间在小说中被译为“超元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宇宙。
上海虹口启动NFT等元宇宙孵化项目申报,最多可获20万元补贴:10月13日消息,近日上海市虹口区政府官网发布《关于2022年度虹口区科技创业中心科技孵化项目(元宇宙方向)申报工作》的通知,申报时间为10月10日至10月26日。
官网显示,对于申报项目要符合一定条件。其中对于元宇宙项目方向的界定为,重点支持但不限于虚拟数字人、专业用户生产内容(PUGC)/职业生产内容(OGC)/多频道网络(MCN)、开放游戏/UGC游戏平台、数字孪生、数字沙盘仿真、AR/VR/MR、NFT/NFR、元宇宙3D、4D虚拟世界开发等数字内容产业。对于获得立项的科技孵化项目,虹口区政府将给予不超过20万元资金扶持。(澎湃新闻)[2022/10/13 14:26:19]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解释道:元宇宙,就是通过人体感知技术和数字互联网的结合,让人们以身心融入的方式,沉浸在虚拟现实情境中的一种数字化空间,人们使用各种技术聚在一起游戏、社交和交易,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虚拟现实生活空间,这一虚拟现实就是当前所说的元宇宙。也正因为它所具备的虚拟、沉浸、互动等特质,让元宇宙在艺术活动领域创生出了截然不同的美学景观,颠倒艺术和人的传统关系,彻底改造艺术活动的旧规则、形态、理论和评价方式,并给艺术带来可见的新变。最终,“‘虚拟现实’在这里将要告别它的‘摹写现实形态’:通过数字技术建立对现实的高保真呈现、摹仿或拼接、叠加;转而走向未来虚拟现实的‘创生现实形态’:虚拟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幻觉,还化入人类的生命经验和感知记忆,成为人类的‘另一种现实’。从虚拟现实到虚拟成为现实,元宇宙颠倒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并重塑艺术的美学范式。”
Meta元宇宙设备Quest 2遭触觉技术开发公司Immersion专利侵权起诉:金色财经报道,触觉技术开发公司 Immersion 已对 Meta 提起诉讼,指控后者通过侵犯其专利的方式打造了虚拟现实(VR)头戴设备。Immersion 在提交给得克萨斯州韦科联邦法院的一份起诉书中称,Meta Quest 2 侵犯了六项涉及触觉技术的专利,该公司正寻求法院下令阻止 Meta 使用侵权技术并寻求数额不详的赔偿金额。Meta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此前承诺每年投入 100 亿美元来实现由 VR 支撑的元宇宙愿景,数据显示,Meta Quest 2 的销量在 2021 年达到 870 万部,是前一年的两倍,占据了 80% 的市场份额。截止目前,Meta 官方尚未就技术侵权诉讼时间发表置评。(law360)[2022/5/29 3:48:20]
其实,“生活在虚拟世界”这一想象早已普遍出现在了科幻文学、电影电视、电子游戏之中。科幻小说《真名实姓》《神经漫游者》、电影《黑客帝国》《头号玩家》、电视剧《黑镜》《西部世界》以及多个电子游戏都打造出了脱离现实的虚拟空间。
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谈元宇宙: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沟通是关键:12月12日消息,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近日在接受访谈时谈到元宇宙,其表示:“元宇宙是一个新的概念,为了好理解我把它理解为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做的事情,要怎么和现实世界沟通,这是关键。比如新冠疫苗,需要通过几万人、几十万人做测试之后,没有副作用才可以进行生产。假如说我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做测试,它可以拿到现实世界用,那么疫苗测试的时间就可以大大减少。比如说我在虚拟世界做了很多产品,我虚拟世界中的产品怎么卖到现实世界当中?怎么拿货币打通?这将来都是关键。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虚拟还是虚拟,现实还是现实。”[2021/12/12 7:34:10]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雯认为,元宇宙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虚拟和现实融合的媒介及媒介化社会形态,势必包含大量媒介内容,而影像内容是其中之一,其主要通过数字孪生、虚拟原生、虚实混合三种方式进入元宇宙,逐渐实现虚拟与现实的融合,拥有“交互界面与系统”“沉浸式场景”“数字人”这三个元宇宙影像内容形式基础的关键要素,最终产生情感沉浸型、故事体验型、互动参与型、社交联动型等影像内容类型。可以预见,影像内容将是元宇宙文艺里的重要领域。除此之外,使用影像媒介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以及被称为“第九艺术”的电子游戏,也都被吸进这包罗万象的元宇宙之中。
Axie Infinity联合创始人:Facebook的元宇宙游戏是一场\"互联网未来之战\":12月3日消息,Axie Infinity联合创始人Jeff Zirlin在迈阿密的NFT BZL上谈到了Facebook的元宇宙游戏时称,像Facebook这样的中心化公司正试图 \"购买互联网的灵魂\"。\"我认为我们正在进入一场关于互联网未来的战斗,\"Zirlin说。\"但我认为,我们有很多的趋势在我们这边。我们开始看到,草根互联网社区在物理世界中也有难以置信的力量\"。(decrypt)[2021/12/3 12:47:42]
文艺与元宇宙:征用抑或介入?
面对虚拟世界的强大劲头和猛烈攻势,人世间可谓喜忧参半。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教授夏烈指出,当下很多新概念常以科技之名提出来,但背后都是经济的目的及商业资本集团在起作用,其中常常会交织着跨界于文艺的痕迹,而这一次的元宇宙,更是直接征用了科幻文学的概念,它为资本力量铺就了一张想象力的蓝图,刺激资本倾注于此,忧思也随之而来。他认为,元宇宙“策略性地忽略了人与自然空间的疏离和线下生活的本真性问题。……模仿‘造物’和‘创世’原理,用人的当前技术再造一个‘次元’,通过网络经济的新经济规则等卷入海量用户,使之全面‘物化’和基建化。这中间存在着进步与增殖的内涵,但归根结底其所描述与允诺的图景跟现实生活、现实人生的奋斗及其严肃性是有脱节的,亦非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那个‘世界’。”与此同时,元宇宙的公地私用或者说公地“资”用,使其中的人们很可能仅仅是在为资本家“打工”,接受他们游戏规则的剥削。除此之外,当元宇宙文艺必然产生后,是文艺被征用?还是文艺介入元宇宙?这也成为一个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光也表达了这一忧虑。他认为,“文艺追逐新技术的勇气固然可嘉,但若在追逐的过程中被技术带偏了自己的节奏,其美学、伦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诸多价值维度被技术的单一标准消减于无形,那么不得不说这种追逐是彻头彻尾的盲从。”文艺的秩序绝不是产权、版权、货币等资本色彩浓厚的经济秩序范畴所能概括的,它的“唯一性”也不是基于数字技术新秩序而带来的文化资产可垄断的“唯一性”,真正令文艺原本获得“独一无二”性的是“灵韵”。因此,他表示,“文艺可以也应该将启真储善的美的规律秩序反向赋予‘元宇宙’中的‘万象’。由此,其方可抓住这新生的契机,真正开拓出文艺的新空间,创造出文艺的新宇宙境界——美秩序中的万象。”
元宇宙的明天:明日黄花还是星辰大海?
站在当下,元宇宙概念的出现把一种未来拉至我们的眼前,我们不禁要问:这真的是我们人类终极的明天吗?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姜宇辉说:“在这个由新奇转厌倦的拐点,在元宇宙日益变成明日黄花的时刻,其实更应该深刻反思一下,它到底该何去何从。或者更重要的是,它到底来自哪里,还到底隐藏着多少未被穷竭的潜能。”除了拼命地想要抓住未来之外,稍稍往后倒退一点未尝不是一个选择,他提出可以从晚近以来的媒介考古学那里汲取灵感,用考古学的方式从这个“终极算法”的元宇宙中挣脱而出,重新回归媒介的那种差异性、多元性的张力和源头,让其回到它初生和萌发时的那种新鲜和未知的状态,或许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途径。
其实对于科幻文艺来说,元宇宙的热并没有带来更多的能量。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陈韬认为,在这场元宇宙的热议中,一些科幻观察者和评论者保持了可贵的清醒,他们表示,元宇宙是一个早已经过反复讨论、研究的“老概念”,它只是赛博空间的一种形式。虽然赛博朋克的出现一度丰富了科幻的内涵,但却越来越成为科幻多元化发展的阻碍,使今天的科幻母题变得更加单一,科幻对现实亦步亦趋,元宇宙的热炒成为信息科技“虚火旺盛”的表征。由此他提出,科幻文艺理应发挥它的批判作用,引领人类社会将目光从赛博空间里转移出来,投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也唯有如此,科幻文艺才能重新获得源头活水,开创新的黄金时代。
未来正来,元宇宙究竟会不会成为我们的明天,元宇宙里会不会创造出文艺的新空间,时间终会给出答案。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乐见未来,去拥抱充满无限可能的明天。正如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指出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文艺发展的新空间更加广阔多彩。
来源:中国艺术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