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飞机上的黑匣子这么重要为什么里面的数据不能像手机一样上传云端随时存储、随时解码?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弄清楚黑匣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黑匣子保存着飞机失事前的信息是判断事故原因最直接的证据,但所谓的黑匣子其实大多数是鲜橙色的而且贴着反光条,目的是为了在空难中更好被搜寻到。而且它实际上是2套仪器通常被分别安装在飞机的两个位置,一套是飞机数据记录器能实时记录飞机的飞行参数,其中包括飞机的速度、高度、航向、推力、加速度等重要数据,记录时时间范围是最近的24小时。另一套是驾驶舱通话记录器,飞行开始飞行后仪器上的4条音轨就开始分别记录飞行员与航空管制员的通话、正副驾驶员之前的通话、机组员对乘客的广播、以及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记录时间是最近2小时,跟车载记录仪一样储存满了之后会自动倒带从头录起。
欧洲航空安全局宣布推出区块链项目“VIRTUA Project”将利用区块链技术追踪飞机零部件:金色财经报道,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宣布推出新项目将利用区块链技术追踪飞机零部件,目前欧洲航空安全局已与区块链公司 SkyThread 和 FPT Software 合作,为该解决方案提供技术专业知识,该项目被称为“VIRTUA Project”,根据公告,批准的飞机零部件将列在分布式账本上,允许潜在购买者在最终交易之前确认其真实性,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和普华永道法国将为该新项目提供监管和合规支持。(coingeek)[2023/9/1 13:12:08]
换句话说黑匣子最主要的作用是保存数据,而且为了保证数据安全黑匣子在重量尺寸能耗上都有严格的限制,因此在其它方面的性能都很差。举个例子:为了在飞机失事后可以让搜救人员快速找到黑匣子往往会安装定位信标,这个信标在要在失事后至少30天时间里一直保持工作状态,这就需要为其配备独立的电源,电源又受限于黑匣子的体积不能太大,支持信标工作已经很吃力了更不要说在加装一个数据发射模块。所以说黑匣子的内部很难搭载实现数据同步所需的操作环境,这也是黑匣子无法实现数据云同步的原因之一。
霍尼韦尔为飞机零件数据创建区块链“搜索引擎”:国际航空公司霍尼韦尔创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搜索系统,以简化飞机零件和复杂数据文件存储。其客户将可以通过相关界面搜索航空零件和服务数据信息。(CoinTelegraph)[2020/8/6]
但即便克服了这个难题黑匣子也无法将数据发送至地面,这背后又是什么原理?
如果你用过飞机上的WIFI你会发现它网速慢链接也不稳定,虽然地面网络速度越来越快但目前飞机上的网络环境还无法确保黑匣子可以连续完整地同步上传信息。
那要是像家里的网络提速一样给飞机上的网络提速呢?为什么不能实现?
原因很简单实现起来太贵了,飞机在高空中要向地面输送数据信号、卫星的位置、地形、天气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网络的稳定。所以需要大量的基站和卫星构建地空网络,这个地空网络的建设和运输成本相当昂贵。就拿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为例号称可以为飞机提供500M网速的星链卫星,按单价100万美金计算每天要发射6000颗才能实现这种网络传输效果。资金投入就像黑洞没有尽头更何况美国军方早已深度介入该计划民用基本没戏,对于航空公司而言即便网络环境达到了标准如果把所有的飞机的详细飞行数据驾驶舱对话等信息都实时同步记录下来,这个庞大的数据管理成本也足以让其望而却步,而且飞机配置联网成本也很高平均每辆飞机的改造成本在200-300万人民币不等,推行起来无疑难度也非常大。
声音 | 普华永道:区块链可将全球范围飞机维修成本削减35亿美元:金色财经报道,飞机维修(MRO)行业的主要合作伙伴联盟今日启动,它被称为MRO区块链联盟,将探索区块链是否可以用于跟踪、跟踪和记录飞机部件。普华永道(PwC)表示,区块链可将全球范围内MRO成本削减35亿美元,约占总成本的5%,并将航空航天业的收入提高多达4%,即400亿美元。[2020/2/4]
根据民航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截止2020年底国内20家航空公司有654架飞机能够为旅客提供客舱网络服务,但这其中真正能提供在空中接人互联网能力仅有213架飞机。而2020年大陆地区飞机合计共3903架飞机也就是说国内空地互联网的普及率仅为5.5%,要想实现黑匣子信息实时传输短期来看是希望渺茫了。
动态 | 埃森哲将与法国跨国航空公司合作 利用区块链更新飞机组件供应链:7月17日消息,据Cointelegraph消息,总部位于都柏林的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将与法国跨国航空公司泰利斯集团(Thales Group)合作,利用区块链更新飞机组件供应链。[2018/7/17]
既然云同步比较难实现那希望还是得寄托在搜寻黑匣子上,因此航空也对于黑匣子进行黑匣子设计时也是竭尽所能地考虑到所有极端情况。首先黑匣子一般安装在飞机尾部,因为尾部是飞机失事后最不容易损坏的部位。这次东航失事的737-800型客机2部黑匣子就分别安装在客舱尾部和货仓尾部,黑匣子外部还包裹着厚重的不锈钢板和隔热层保护内部数据存储原件不被损坏可以经受3400个重力加速度、冲击上千摄氏度的高温和6000米水深的压力。
为了落水后更容易被找到黑匣子还配备了反射条件和水下定位信标,不过即便是看似坚不可摧在近万米高空坠下还是有太多因素无法预料到,由于飞机失事涉及的范围很大搜救人员展开拉网式搜索寻找一个长度不到半米的小箱体本身就很困难,在加上黑匣子在落地时也很可能被机体金属碎片包裹或者深陷泥土。
2019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亚一架波音737-8飞机发生坠机空难,其中一个黑匣子就是底下20多米深额地方找到的难度可想而知,即使找到后黑匣子内的信息也很可能在强烈的冲击下受损,一旦受损就要花很长时间进行数据修复甚至无法复原。
这次东航空难中在大力搜寻下1个黑匣子已经找到了已经送到北京的译码实验室进行数据分析,但仍然不能排除存储单元损坏的可能性。
没回黑匣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都是因为空难,如果可以我们多么希望它可以不出现只热搜上,毕竟那就代表着起落安妥就像每个黑匣子身上印着的字“不要打开”,不用打开就意味着平安愿技术进步愿悲剧不在发生。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