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一、碳币的建立
1.碳币的概念
关于碳货币的概念,学术界普遍认为碳货币就是在碳排放权交易中形成的一种完全流通的货币。碳信用就是碳排放额度,包含碳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各类产品形式,是碳本位体系的工具,是伴随碳排放权成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而产生的。碳信用既是商品也是金融资产,并具有货币化的潜质。
对高排放企业而言,碳额度或者碳信用就象货币一样,如果碳排放超出配额,就必须“支付”相应数量的碳信用。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加入碳中和的行列,它们需要购买碳信用来抵消碳排放,增加了对碳信用的需求。鉴于碳信用交易越来越规范,相关金融产品也越来越标准化,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工具。所以碳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流通的碳排放权,是一种介于比特币与信用货币之间的虚拟货币。
2.碳币作为货币的可行性
碳市场具有类似货币市场的特点,其交易标的具有类似货币的高流动性。碳指数是一种反映碳市场中交易产品价格变动状况的指标,通常由国际金融机构根据指标方面的某项方法学进行设计、计算和发布,这些指标在设计和计算中涵盖了碳市场中最具代表性的投资工具,能够科学的反映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性和市场绩效,旨在为碳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目前欧洲、美国以及我国都设计和编制了碳指数,碳指数编制方法学基本都选择市场中流动性较强的金融工具作为基准,客观上反映了市场较高的流动性。
币安:今日会将比特币储备从旧冷钱包地址转入新地址:6月19日消息,币安发推称,将于今日把比特币储备从旧冷钱包地址转入1Pzaqw98开头新地址,可能会导致原地址出现大额转出,但资金是安全的。[2023/6/19 21:47:17]
表我国及欧美国家主要的碳指数
二、碳币涉及主体
1.碳币的发行
碳币的发行介于比特币与信用货币之间。一方面,由于碳减排需要世界各地的官方或非官方的专业认证机构来核查、验证,经核证后才有效,因此碳币的发行是分布式的,由民间和官方主体共同完成;另一方面,由于森林是吸收二氧化碳的一个重要渠道,在绝大多数国家森林都是国有资产。因此,如果各国将国有森林产生的“碳汇”交由中央银行的话,央行就拥有了一个碳汇储备。央行可利用碳汇储备作为货币政策的调节工具,在需要时使用它来购买国债、发行碳币,或者卖出国债、回收碳币。
2.供给市场
碳币的潜在供应量介于比特币与信用货币之间。信用货币的潜在供应量是无限的,令公众担心通货膨胀及货币贬值,这也是比特币在2008年应运而生的主要原因。比特币的潜在供应量绝对有限,但容易导致通货紧缩,这在金本位制的实践中已屡见不鲜,经济学家对此心知肚明。
碳币的年度供应量将取决于人类每年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碳币的发行量将以此为上限。随着技术进步,每年的减碳总量会不断增加。这意味着,碳币的供应既不是绝对有限,也不能随意滥发。它的发行量多少,取决于人类减少碳排放的能力。因为减排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改善福利、创造价值的,比比特币单纯的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POW)更具社会意义,比信用货币更具纪律性和约束力。因此,碳币既可防止通货膨胀、保持币值稳定,又可避免通货紧缩、促进经济发展。
支付解决方案Poko完成4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6月15日消息,支付解决方案Poko宣布完成45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Y Combinator、Goodwater Capital和Global Founders Capital等参投,Poko计划为钱包、钱包即服务提供商提供无摩擦支付。[2023/6/15 21:39:07]
3.需求市场
个体配额:每个个体在其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碳量,因此国家在单位时间段内配予个体一定的初始碳币量,以满足其基本生活和生产经营。
个体消费购买:在发放配额的时间段内,其消费超过初始配额时,需要在林业碳汇信用市场进行购买以获得相应的碳币。
投资购买:碳币与人民币的兑换比例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存在风险和收益的可能性,个人和机构投资者通过参与市场进行碳币的买卖,获取价差收益。
4.机构与工具
碳币量认证机构:碳币的发行需要相关机构对其进行审核和认证,其认证主要在配额、产品、碳汇生产三个方面进行。认证机构通过社会采集大量样本获得林业碳汇、个体碳量消费等信息,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分析和论证计算出应得配额。对社会流通的产品,标明其在制作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碳量。对于碳汇生产方,科学的测定其林业生产碳汇数量,以提供碳币数额。
碳币保险机构:林业碳汇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往往面临许多不可预料的风险。如水灾、火灾、泥石流等,很可能使得林业碳汇开展者面临损失的局面。因此需要相应的保险机构为其提供担保,在林业碳汇经营者发生风险时,提供赔付,以给予其利益保障。
碳币银行中介机构:碳币需要在银行中介机构进行融通。作为碳币银行,其经营的货币为碳币,通过吸收社会多余碳币和发放碳币贷款来调节社会碳币量。碳汇银行中介机构具有信息汇集的优势,获取大量相关信息,为政府和其他相关监督管理机构提供数据参考。
2月芝商所以太坊期货交易额上涨3.3%逼近5000亿美元:金色财经报道,据Block Research数据显示,2月芝商所以太坊期货月均交易额达到4990亿美元,涨幅为3.7%;比特币期货持仓量下跌超15%,达到18.8亿美元,日均成交金额则有所上涨,涨幅达到26%,升至12.4亿美元。在加密货币期权方面,比特币和以太坊期权持仓量也都出现上涨,但涨幅较一月有所减少,其中比特币期权持仓量涨幅为3.3%,以太坊期权持仓量涨幅为18%。比特币和以太坊期权交易额同样普涨,其中比特币期权交易额在二月份增长了10%,达到176亿美元;以太坊期权交易额涨幅为22.4%,达到104亿美元。[2023/3/2 12:38:51]
碳币金融衍生工具:碳币金融衍生工具能够很好的揭示市场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从而将市场预期和当前现货价格联系起来。通过提高碳市场交易活跃度,增强其流动性,以推动碳币的开展。在防范风险上,碳币衍生品能够给市场带来流动性,调整价格的波动,为企业预防和对冲风险提供工具。
三、个人信用碳币配额的确定
作为碳币形式的初始配给,其配额考察因素有如下几点:
1.消费者收入水平
根据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能力上升,购买力提高,其消费的数量和水平往往更高。因此配额的确定应参考消费者个人的收入水平,设置对应不同收入阶段来制定不同碳币配额。
2.居民基本生活碳消费量
居民基本生活碳消费量是指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的条件下,能够满足一个正常人基本生活需要的最少保证碳币量。居民基本碳币量取决于各个消费项目的碳消费量比重。在这里的项目选取上,我们参照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所给出的个人生活消费种类进行归纳和选择。第一类为满足生存需要消费的项目,即满足个人最基本生存的消费项目,大致包含食品烟酒、服装和居住三方面。食品烟酒项目,指居民日常生活饮食消费,包括食品、饮料、烟酒,也包括在外的餐饮消费;服饰类项目,即居民日常的服装和配件消费、鞋类产品消费、布料等相关的产品;居住类项目既包含住房、租房等方面的消费,也包含水电燃料费用和房屋的维修保护费用。第二类为生活用品和服务消费的项目,大致包含家用日常产品、个人护理用品、家具等等。第三类指交通类需要的项目。交通类需要项目包含两方面,一是人们日常出行选择的交通方式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二是通信消费。第四类为教育文化与娱乐项目,指人们在受教育和参与娱乐活动、日常休闲时所消费的碳量。第五类为医疗保健项目,包含药品、医疗器具和就医中所产生的碳量。
观点:监管机构阻止了加密货币引发的经济衰退:金色财经报道,Prospect执行编辑David Dayen发文称,2008 年金融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是监管机构未能认识到不断膨胀的房地产泡沫中的风险并将其从更广泛的系统中分离出来。这个教训是 Gensler 在加密货币惨败中吸取的教训。尽管客户资金蒸发令人遗憾,但与数字资产无关的人基本上没有受到伤害。该系统致力于控制加密混乱。这是 Gensler 明智策略的直接结果,其他监管机构现在正在支持这一策略。
我确信国会将尝试介入并在加密领域“做点什么”,并声称必须驯服这个不受监管的地带。但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最重要的监管已经完成。银行和证券监管机构保护经济免受加密货币引发的低迷。这表明让合适的人员到位做出决定的重要性。随着数字资产行业继续摇摆不定,至少与加密货币无关的人不会为此付出代价。[2023/1/11 11:06:17]
相应的碳币量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为碳币需求总量,Fi为第i类项目在居民消费中的消费量,Ci为第i类单位项目消费量所消费和排放的碳量,M为碳量与碳币的兑换的比例。居民基本生活碳消费量的确定应根据全国居民平均量、各省市居民平均量及设立不同阶层收入所花费碳币样本,综合得出。
3.物品消费碳量
当物品丰富度提高以及技术、成本等因素而导致的原一单位物品碳量的变化,会导致同基期相比,居民碳币价格消费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因此碳币发行机构应根据市场物品碳币价格的变化,调整分配碳币额,以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新加坡主权基金GIC:因投资DCG导致短期波动风险增加:11月24日消息,新加坡主权基金GIC表示,由于加密货币经纪商Genesis Trading近期陷入困境且DCG为其母公司。鉴于GIC曾参投DCG,因此预计短期内GIC投资波动性将增加。
据此前报道,2021年11月,Digital Currency Group宣布通过股票交易完成7亿美元融资,软银愿景基金二期与Latin America Fund领投,GIC Capital、Ribbit Capital、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Capital G参投。(The Straits Times)[2022/11/24 8:03:17]
4.企业信用碳币配额的确定
企业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其配额方式与个人应有所差别。对于企业信用碳币配额的确定,应坚持“行业区别、阶段定量、比重有限”的方针。行业区别,指对于从事不同类型行业和规模不同的企业,应根据其行业的不同性质和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分阶段合理制定不同的碳币配额量。阶段定量的设置在于鼓励企业积极发展,实现合理过渡。对于新兴发展的企业,其起步阶段科技实力较为薄弱,管理水平往往有限。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可设立法规,制定碳币配额保护期,在发展的初期一段时间内给予其超过一定比重的碳币配额或优惠碳币购买政策,以促进其初期的发展。但配额量或购买量仅限当期阶段使用,不得积存。政府人员也应相应跟进,对技术水平已经达到标准的新兴企业可提前取消保护期。
比重有限,指碳币配额可抵消的污染排放比例有限,当超过这一比重时便需要进行购买。这一方针在于鼓励企业更多的进行绿色生产、促进科技进步。
四、碳币运营架构
1.设立价格指数—碳币消费价格指数
一个良好市场的运营需要有相应的指数反映其变化情况。对于碳币流通下的全民林业碳汇信用市场,需要设立碳币消费价格指数,来分析市场的走势和价格消费的变化。碳币消费价格指数,能够了解全国各地商品碳币价格的变动情况,分析其对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从而为政府的政策制定与调整提供参考的依据。其计算选取全国各地采集的主要消费商品的碳币价格。计算方式为:
2.碳币供给林规范
保持良好的碳币供给是碳币运营市场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对碳币供给林进行统一的制定,保证碳币标准的合理性和运营的稳定性。
2.1碳币供给林基准年确认
碳币供给林基准年的确定,指通过选择某一年份作为碳币供给林的基准年,对基准年之前和之后的森林区别对待。
作为在林业碳汇市场开展较为发达和完善的新西兰,在林业碳汇林经营上,就以1990年作为基准年,并对基准年年前生长树木和年后生长树木进行区别对待。因此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根据我国森林自身情况,确定供给基准年。对基准年之前的森林,由于其树木生长时间较长,固碳的数量和能力已经基本稳定,且本身就一直发挥着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不把其作为碳币供给源。而因社会或自然等原因造成树木减少或林用土地改换用途,在基准年后新增的树木,其碳汇量予以确认。
对于自愿加入碳币供给林的基准年以后生长和培育的林场,可批准为碳币供给林,纳入全民林业碳汇信用市场。
2.2碳币供给碳汇林资质审查
林业碳汇经营者在进入市场前应严格审查其自身开展经营的能力和水平,包括投入资金、运营模式、碳汇产权归属、及开展是否属于碳汇林业资质等。同时,由于林业碳汇具有一定的自然灾害发生不确定的可能性和经营周期长的特点,因此要求所有参与林业碳汇经营者进行投保。由于不同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周期中吸收的碳量有所不同,以其在不同树种和不同龄组下,林份碳储量差异较大。因此需要针对不同树种,分阶段测算在阶段内所吸收的碳量,以合理科学的计算出对市场的供给量。
2.3碳币供给林数量的控制
碳币调节机制在于通过其价格对消费者和公司企业形成约束。但如果市场上林业碳汇供给过多,就会对碳币价格形成冲击。合理的碳币价格是由碳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决定的,而碳币的供给量取决于林业碳汇的供给量。
因此,为了控制林业碳汇的供应量,避免使得市场超出饱和状态,对承包林业碳汇供给林项目的碳汇供给量进行百分比折扣。在必要时,也可采取对碳汇林审批采取分时段批准指定数量的执照,以保证碳币的价格不至于过低。
3.政府确定价格,开展试点,市场稳步推行
碳币市场初始运营,如果完全由市场确定,会出现不法商人运作,利用市场低买高卖,影响碳币的认可度和其本有效用的发挥,沦为投机工具,因此需要政府强制力推行。市场运营之初应先由政府主导其价格,固定碳币与法定货币兑换比例,以行政手段为主推行碳币运营。
4.购买与消费运营
居民在一定时间段内,获得由政府所分配的碳币数额,其碳币量数额储存在居民有效证件及绑定的电子信息中。在消费者购买商品消费时,支付一定数额的法定货币后,还要根据商品标的的碳币数额消费碳币量。
5.全民碳足迹项目建设
图碳币媒介下全民市场信用体系流程图
图碳信用与个人信用的关系
五、碳币全民信用市场机制政策性建议
1.建立完善碳汇林激励和补偿机制
2.开展林业碳币福利彩票项目
3.碳币消费情况纳入征信系统
4.人民币参与碳币定价竞争
声明:本文由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平台入驻机构发布,不代表21财经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