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了自己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块链公链!2月27日上午,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对外发布了他们已经运行了4个月的公链——Conflux树图公有链系统1.0版本。
在经历了18个月的测试后,该公有链系统于去年10月29日上线,迄今系统已累计处理了来自上万名用户的超过400万笔交易,平均每天处理约4万笔,期间从未发生交易拥堵。系统的平均出块间隔为0.5秒,确认时间不超过30秒,共识节点数量最多时曾一度突破5000个。
“希望工程”《我要上学(大眼睛女孩)》数字藏品在视觉中国“元视觉”平台售罄:金色财经报道,据中国摄影报消息,限量10000份的《我要上学(大眼睛女孩)》数字藏品在视觉中国“元视觉”平台售罄(每份199元),全部收入将捐赠给“安徽希望工程·苏明娟助学基金”,支持教育事业发展。[2022/1/9 8:36:04]
树图公有链系统的速度是现有公链比特币系统性能的428倍,是以太坊系统的75倍。
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院长龙凡表示:“树图区块链解决了区块链科技领域的最核心问题,让中国在国际公有链竞争中获得优势,抢占制定公有链技术规则的一席之地。”
中国工程院发布“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区块链”案例:8月13日,中国工程院《中国区块链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发布“发现100个中国区块链创新应用”栏目之“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区块链”应用案例。为了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联通数科与河南省大数据局应用联通链,基于现有金融服务共享平台,打造区域权威信用体系,以及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实现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一网通贷”。结合区块链技术,解决数据可信问题,提升风控评估准确度,进而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加速融资过程。一方面,构建基于区块链的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建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目前,平台已完成27家金融机构入驻,提供130余款金融产品,为河南省19932家中小微企业实现了31980笔、总额超800亿元的金融贷款服务。(证券日报)[2021/8/13 1:53:26]
他相信,未来区块链技术会像互联网技术一样,深刻的改变人类社会的、生活、经济和生产模式。
声音 |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区块链等技术催生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力量”: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李小军表示,新经济是指依托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形成的经济现象,新经济产业已经逐渐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之一。基于移动互联、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产生的共享经济、零工经济、循环经济等,正全方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也催生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力量”。[2018/7/7]
形散而神不散,“区块”不一定非要“链”
长期以来,区块链系统的性能一直是制约其发展和普及的瓶颈。特别是公有链,由于性能的限制,用户之间必须互相竞价,价高者才能把自己的交易记录到区块链上。
这样的使用体验就像我们刚刚能用手机上网的时候,又贵又慢,高昂的费用将很多潜在用户挡在门外,也扼杀了无数潜在的区块链应用。
有人说,性能差是区块链技术固有的缺陷,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牺牲安全性或者去中心化,比如减少共识节点的数量,用联盟链代替公有链。
实际上,从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的发展水平来看,用普通的笔记本电脑实现几千TPS吞吐量的区块链是完全可行的,区块链系统性能的短板不在硬件而在共识算法。
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首席技术官伍鸣表示,Conflux树图公有链实现高性能的秘诀在于打破了“区块一定要串成一条链”的思维定势,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树图结构的高性能共识算法。
“区块只是交易的载体,拘泥于链状的结构,如同给区块链套上了性能枷锁。”伍鸣介绍,树图共识算法抛弃了简单的链状结构,先用图的结构组织区块,再用算法把这些区块排出一个所有共识节点都一致认可的先后顺序,实现了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区块链共识。这些区块在逻辑上的顺序和普通的区块链并无二致,不影响交易的执行。
每秒处理3000笔交易,同时在线共识节点数量全球第三
Conflux树图公有链系统1.0版本,实现了每秒处理超过3000笔交易的吞吐量,并将交易确认时间压缩到30秒以内,使用体验已经接近传统的中心化系统,足以承载大规模的区块链应用。
在实现高性能的同时,Conflux树图公有链系统1.0版本,没有牺牲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同时在线的共识节点数量一度超过5000个,全球排名第三。
目前全球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公链是比特币系统和以太坊系统:
比特币每秒最多能处理7笔交易,每笔交易上链以后还需要大约1小时才能确认;
以太坊每秒能处理大约30-40笔交易,交易确认时间是10分钟。
作为对比,我们日常用的Visa支付系统实际吞吐量是每秒处理1500-3000笔交易,确认时间大约10秒钟。
所以,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使用体验距离广泛赋能各行各业还有很远的距离。
伍鸣表示,未来,树图区块链研究院将会进一步提升交易的确认速度,还将研究适合在区块链场景使用的隐私保护技术,使区块链技术在更多场景发挥作用,让它像互联网技术一样造福全人类。
来源:文汇报
审读:孙世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