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数人眼里,区块链的存在总会有各种数字货币联系在一起,两者好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区块链的发展,包括技术研发、运营管理、项目推广、团队组建等这些都与数字货币的激励机制分不开,简单的话,区块链发展需要资本,而数字货币的激励机制和融资能力是区块链发展的保障。虽然由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使得数字货币融资风险放大,各国地区对数字货币的态度也有所不同,但是数字货币在区块链中的变现有的放失。如今的区块链领域里,只要是没有跟“币”搅在一起的,特别是无币区块链,基本上就被认为是一股清流,或者是财大气粗。
现场丨微软(中国)韦青:大概率事件没有一家公司只要区块链:金色财经现场报道,10月27日,第六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于上海开幕,峰会上微软(中国) 首席技术官韦青演讲表示,区块链进入了一个去魅的时期,不要神化,也不要污化,在这个时代,任何企业需要加强企业业务的韧性,重新重视融合赋能。我们能发现区块链只是一个赋能工具,区块链是一个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而当搭载了计算、存储、网络后,平台最终成为了操作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需要区块链达到一个信任的实现。大概率事件没有一家公司只要区块链,而是结合多种技术,形成一个端到端的解决方案。[2020/10/27]
区块链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项创举,赞誉不断,仿佛区块链的出现能解决互联网上所有问题。但近日来随着BCH的分叉引发的BTC价格暴跌,导致社区分裂,舆论哗然,BM的一句玩笑导致EOS社区人心惶惶,总有少部分人或者少数公司能够一直标榜“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共识的破裂。归其究竟,区块链存在的意义,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要同时打通经济学、社会学、甚至是法学等体系,只有对这些都有了解,才能真正了解区块链存在的价值,就是共识。人类历史的发展都是共识在推动,共识产生的价值。
声音 | Blockstack CEO:我们不需要区块链来构建所有的Dapp:Blockstack首席执行官穆尼布·阿里(Muneeb Ali)周一在Consensus 2019的一个小组会议上批评了行业中“大多数”Dapp,并对它们目前的组织方式提出了质疑。他把矛头对准了如今大多数Dapp使用的“架构”,认为跨领域的App过于依赖区块链(和数据)。这并不是说区块链在构建“Dapp”或前瞻性应用程序方面没有发挥重要作用,用户不必相信他们的数据。但Ali表示,人们过度依赖使用区块链层,“你甚至根本不需要区块链来构建Dapp。”[2019/5/14]
现在币圈所有的正规数字货币都是区块链项目所发行的Token,而我们在判断一个数字货币是否存在价值也是根据发行这个Token的区块链项目本身。如果一个数字货币并没有区块链技术作为依托,那么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货币”。在区块链应用中都试图以其所发行的Token作为一种经济激励的工具,促进生态圈内各个角色的协作,贡献越大,得到的Token越多,大家协作得越好,币价越高。因此,每一个发币的区块链项目都在试图设计一个能够良好运转的基于Token的经济系统。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刘邦奇:实施智能教育,需要区块链等技术福能的智能环境:6月2日,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科大讯飞教育信息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刘邦奇发表文章《人工智能构筑教育信息化新生态》。文中指出,实施智能教育需要技术赋能的智能环境,加强大容量智能教学资源建设,加快建设在线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虚拟工厂等智能学习空间,积极探索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智能学习效果记录、转移、交换、认证等有效方式,形成泛在化、智能化学习体系。[2018/6/2]
任何区块链技术都应服务于产品本身,能场景落地,而所有的产品都应服务于用户。有产品落地之后,再进行发币行为,而发币不单单是增发也应该有销毁,从营销的角度看有激励就有惩罚,数字货币的机制也应该是双向的。在这种机制的制度下,所形成的社群、节点、投票才有共识可言。社区是形成区块链的第一要素,所以数字公链一定要贴近用户。
社区是“群”延伸,是一个独立自由体,彼此有着共同的信仰,从而创建一个超越家庭和朋友的社区。区块链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在彼此不信任、彼此没有共同经历的条件下互相合作,换言之,它们使没有社区的合作成为可能。区块链增强了信任,打开了社区的传统边界。而社区的价值观为区块链治理决策的合法性提供了依据。
区块链治理无疑包含了四个层面:一、人对区块链的治理,二、区块链对人的治理,三、区块链对区块链的治理,四、人对人的治理,也包括政府主管对区块链用户或开发者的治理。社群是推动区块链共识的基石,一个开放、流动、自治理的社群,有责任将数字货币的投机能量转化为具体的开发机会。换句话说,数字货币下跌是良币驱逐劣币的净化过程,区块链自我治理。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