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是不是“数字黄金”【区块链静夜思①】

文丨张向宁

来源丨人民创投区块链

前言:

最近区块链大热。2017下半年,中国境内禁止了比特币交易和首次代币发行,全球加密加密货币的价格随之大跌。但此后不久,加密货币又开始反弹,一度创造了币值的新高,之后又再次深度下跌。2018年初春,区块链成了无人不谈的话题,人人摩拳擦掌,唯恐错过了风口或是一夜暴富的机会,业内也出现了派系纷争,甚嚣尘上,莫衷一是,热闹非凡。

通过参加几次业内的区块链研讨活动,我发现人们对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认识非常混乱,行动也极为盲从。得益于我在两年前独立天使投资了一家底层区块链技术公司,因此与业内一些链圈、币圈人士有所交往。我也有幸亲自见证20余年来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面对崭新的区块链行业,在很多方面可以参考对照过往的经历。利用2018年春节在不丹短暂休假的闲暇,我把对区块链的点滴思考梳理了出来,作为这个特殊混乱时刻的一个记录。我尽量不做或少做主观评判,只提供一些客观的依据、规律和分析,让各位自行得出结论和判断。在不得不做出一些主观评价之处,我努力做到让我的观点客观中立,不受我所在的利益集团的商业目标所左右。我做此事没有什么好处,万一大家阅后有所收获,就算作新春之礼笑纳吧。

DeFi协议Sovryn推出由比特币支持的稳定币DLLR:3月17日消息,基于比特币的DeFi协议Sovryn推出100%由比特币支持的稳定币Sovryn Dollar(DLLR),DLLR从其他比特币支持的稳定币中聚合而来的,并与美元挂钩。[2023/3/17 13:08:54]

这不是一个科普文章,因此不想重复大家在其他来源可以看到的报道或者介绍,假定读者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我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目前一些讨论中所见的名词堆积。本来是想先讨论区块链,再讨论比特币,但之所以又以比特币这个话题作为开始,是因为大部分人突然开始对区块链感兴趣,恰恰是因为比特币的价格狂飙,也有人把比特币称为区块链1.0。前三篇是对《比特币经济模型》的一些讨论,第一篇讨论了比特币的出身之谜,到底比特币是不是不可取代的“数字黄金”;第二篇集中讨论了比特币的价值规律基础,希望解释比特币的暴涨暴跌之谜;第三篇在第一、二篇的基础上,对加密货币的属性和未来进行了综合的讨论。后三篇则进而讨论区块链技术构建的新机会、新方向,并对区块链技术领域的现状、缺陷和重点突破方向进行了一些总结和展望。

萨尔瓦多的比特币投资目前累计损失已达到约4000万美元:5月13日消息,据估计,萨尔瓦多的比特币投资目前累计损失已达到约4000万美元。这比该国下一次偿还外债支付的利息还要多一点。萨尔瓦多总统布克利的政府总计花了约1.05亿美元购买比特币。自首次购买以来,比特币已下跌了45%,使其持有的2301枚比特币的价值降至约6600万美元。[2022/5/13 3:12:57]

这个区块链静夜思的系列标题是:

(一)比特币是不是“数字黄金”

(二)比特币价值规律解析

(三)中本聪的谜底和加密货币的未来

(四)区块链革命将构建的平行世界

(五)区块链技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六)最值得关注的技术突破方向

以下是第一篇文章分享

在启动我们对比特币的讨论之前,我想先说明的是,比特币的出现证明了区块链技术的生命力。然而,比特币绝非区块链的全部,它只是区块链的第一个有趣应用,而且是一个初级应用。对比特币的态度、对全体数字加密货币的态度、对ICO的态度、对区块链的态度,这是四个态度,千万不可混为一谈。我们将分别进行讨论,但先从对比特币的认识谈起。

尼日利亚央行已全面禁止比特币及其他数字资产:2月5日消息,尼日利亚中央银行已禁止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资产,并已指示本地银行立即关闭与加密货币交易所连接的那些客户的帐户。 而这项全面禁令可能与2020年EndSARS抗议者对警察暴行的抗议有关。据称尼日利亚年轻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比特币捐款来支持抗议运动。(U.Today)[2021/2/5 19:01:21]

区块链创造的共识体系,是一种机制性的“自然共识”,因此,这种自然共识证明了在信用本源方面,优于任何“世俗共识”。“世俗共识”在货币领域的代表,是法定货币。“自然共识”在货币领域的第一个创新尝试,是加密货币。但是,这种创新是否最后被验证为成功,特别是目前所见的具体创新品是否能够被确认可用,仍存在极大挑战。以下的讨论,就是为了从逻辑角度,分析这些创新品的属性,以期有助于预测这些创新品的未来。

加密货币从信用本源角度,天然地优于任何法定货币,区块链的不可篡改、不可抵赖和不可撤销,为信用提供了极佳的工具。同时,这种不可抵赖、不可篡改和不可撤销是无特权的,是平等的,是无需第三方授信或守护的,这是区块链技术革命性创新的关键。然而,且慢!虽然从信用本源本身,加密货币完胜了法定货币,但是:是否能够为“用户”接受,特别关键的是能够被“多少”用户采纳并开始使用,则重新进入“世俗”范畴。“自然共识”属性的加密货币,如果想要被广泛接受,仍需经过“世俗共识”这道门槛,这是区块链业界普遍混淆的第一个概念。我希望在今后的讨论中,大家能够普遍把“自然共识”和“世俗共识”分开,而不是混为一谈,这将非常有助于理解目前错综复杂的形势。“自然共识”是纯洁而纯粹的,“世俗共识”则是复杂和多变的。那么,加密货币所拥有的“自然共识”,是否可以符合逻辑地演化成普遍的“世俗共识”呢?

报告:比特币的长期基本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劲:区块链媒体Crypto Briefing付费报告Simetri最新报告分析了新冠疫情及随后的全球经济刺激政策对比特币及加密市场的影响,结果认为,比特币的长期基本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劲,结合当前的全球宏观经济趋势,这是BTC蓬勃发展的理想环境。报告认为,虽然从逻辑上讲,货币扩张的长期影响表明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但短期内恶性通货膨胀的风险仍然很低。与此同时,适度的通货膨胀加上平稳的增长可能会促使投资者退出股票市场,进入黄金和其他避风港。[2020/5/29]

因为比特币总体数量有限,以及为了获得比特币所进行的挖矿行为所对应的真实成本,都可以和传统的黄金进行类比,因此比特币常比喻为“数字黄金”。那么,我们沿用这个逻辑,并反其道而行之,用加密货币领域的逻辑,还原为传统社会领域的概念,来提供我们观察加密货币的一个新视角。

如果我们沿用传统的黄金来类比比特币,那么,加密货币领域形形色色的其他各种货币,则必须使我们进行如下拓展类比,即真实世界里的“金”并非只有一个品种,除了“黄金”,还有绿金、蓝金、青金、粉金、红金、黑金、花金、透明金、蓝绿金、黄绿金、红绿金、红绿蓝金等等无数种类似于黄金的“稀有金属”同时存在。那么,即使黄金、绿金、粉金这些“金”的任意单一品种的总体数量有限,但金的品种却是无穷无尽的、多种多样的,因此各种“金”加在一起的总体数量其实是无限的。

美国蒙大拿州特别税区收到2.5亿美元投资 升级现有设施挖掘比特币:据Bitcoin News消息,一家名为Power Block Coin,LLC的公司计划在美国蒙大拿州Butte市西部的特别税区Montana Connections投资2.5亿美元,升级现有设施以挖掘比特币。该公司的母公司蓝色城堡的首席执行官表示,今年年初收到很多加密货币矿工寻求低成本电容。该公司以核电厂能源开发而闻名。[2018/2/24]

上述这些绿金、蓝金、粉金、各种金的例子,是为了对应讨论目前的各种加密货币,例如各种分叉的比特币,如BCH、BTG、BTD,以太币、瑞波币、莱特币等林林总总的各类加密货币,甚至代币,种类包括了数十、百、千种原生币、山寨币、衍生币。大家知道,几乎所有的加密货币,都享受同样的“自然共识”地位,原则上来讲,即使是行业地位相当低下的数千种“山寨币”,其实其本源都和原装正版的比特币是完全等同的。

如果人类确实拥有数千品种的金子,“黄色”这一种金子,或是因为最早被发现、最早被使用、历史最悠久,或是因为崇拜导致,有多大机会能够在各类金子中脱颖而出,能够被多大数量的用户接受和采纳并使用,从而成为一种较为通用的价值交换基础?这种世俗共识建立的过程,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特别类似于宗教。目前恰恰处于加密货币出现的早期阶段,这种世俗崇拜能够传播多远、延续多久,直接影响了比特币短期的价格走向。从技术角度来讲,所有的虚拟货币加在一起,其数量是无限的,从而失去了总量有限的前提假设——除非达成了“世俗”的某种共识,导致足够多的人坚持使用某个或某几个特定的加密货币,才能使总量有限这个前提回归现实。

作为一个小结,加密货币的基础是“自然共识”,天生优于“世俗共识”。但加密货币有无数的分支,其被多少用户接受的过程,则重新进入“世俗共识”范畴。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比特币现象很类似于一种宗教现象。在正常预期下,加密货币家族会经历自身的演变和迭代,使其合理性和实用性不停提升。这意味着更高级的阶段来临时,崇拜和信仰的色彩会下降,实用主义的要素会上升,生态的优势将成为主导。其实,所谓的生态优势在目前这个加密货币的初期阶段已经以初级的形式出现了,比如各加密货币交易所支持哪类加密货币的交易,代币可以在哪里进行发行,系统运行于什么平台。但目前这种生态还非常初级,难以称得上是强大的生态闭环。这个方面,我们会在后续内容中继续讨论。

因此,比特币并非是至高无上、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神物,而将遵从于“世俗”选择和优胜劣汰的规则。它是加密货币的第一种创新品,代表了第一代创新品,它的神秘可能正是因为你不懂,从而“不明觉厉”。这种创新品已经展现出一定的活力和需求,但仍需经历市场的考验,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视,但如何演化至关重要。为了理解比特币到底是什么,是否合理,我们必须先理解比特币的价值规律,初步建立《比特币经济模型》,这是下一篇的内容。

作者简介

张向宁,中国第一代互联网企业家,1995年创立万网,2009年被当时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团所收购,成为“阿里云”的前身。现任青怡投资创始合伙人,是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校友会副会长。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0:31ms0-1:83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