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护盾和刀锋硬件钱包以下统称为Bithd
图为刀锋卡片式硬件钱包
不久前,比特护盾和刀锋硬件冷钱包支持了USDT-ERC20和ETHToken的多重签名,也因此又解锁几项了全球第一的成就。
加上Bithd很早就支持了的BTC、ETH、EOS、USDT-Omni多签,Bithd的多重签名功能已经是全球领先了。无论是从币种、功能还是用户体验,Bithd都远优于其它产品,这是硬件钱包多重签名的当前状况。
比特币矿企CleanSpark 7月开采575枚比特币:金色财经报道,比特币矿企CleanSpark,Inc.发布了截至2023年7月31日的月份未经审计的比特币挖矿和运营更新。7月份开采的比特币575枚,2023年至今开采的比特币4,070枚,截至7月31日的BTC总持有量1,061枚。
7月份售出43枚BTC,部署矿机87,936台,当前算力9.0EH/s。该公司于2023年7月出售了43枚比特币,平均每枚比特币价格约为29,300美元。BTC的销售收入约为130万美元。7月份每日开采的BTC平均为18.6枚,最高达到21.1枚。[2023/8/2 16:14:31]
随着市场对Bithd多重签名的需求增大,经常会有人问这么一个问题:
被标记为FalconX地址在过去24小时内将7765万稳定币转移至Binance:金色财经报道,据PeckShield监测,被Etherscan标记为加密货币经纪商FalconX(开头为0x115)地址在过去24小时内将6050万枚USDC、1115万枚USDT 、600 万枚BUSD(约合7765 万美元)转移至Binance交易所。[2022/12/14 21:44:56]
“为什么比特派里不直接支持多重签名功能呢?”
首先,这不是一个技术难题。
在比特派里支持多重签名虽然不是简单的开发工作,但相比起在硬件钱包里开发多重签名功能还是要简单的多。因为Bithd支持多重签名不仅要在软件里开发相关功能,还需要在硬件钱包固件的相关研发上投入更大的工作量。Bithd支持了硬件钱包多重签名相当于是把最难的难题已经攻克了,而相对简单的钱包支持,我们没有去盲目开发,其实是基于更多的考量。
Uniswap正与7个NFT借贷协议探讨,以解决流动性分散和信息不对称问题:8月23日消息,Uniswap NFT产品负责人Scott发推称,Uniswap将是所有NFT流动性的接口。我们现在正在与7个NFT借贷协议进行探讨,以解决流动性分散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是建立NFT金融化的第一步。
今年6月份,Uniswap Labs收购NFT聚合市场Genie,具体交易条款未披露。Uniswap Labs表示,此次收购将把NFT集成到其产品中,从Uniswap网络应用程序开始,用户很快将能在其市场上买卖NFT,Uniswap Labs还将把NFT集成到开发人员API和小部件中。[2022/8/23 12:43:48]
众所周知,比特派钱包的基本理念是要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简单”,以满足小白用户轻松上手的需求。在了解了多数用户的反馈后,我们得知:对于小白用户,多重签名功能并不是常用需求。
那什么情况下用户才需要多重签名呢?
很简单,大额资产、多人共管的情况下,您就必须要用到多重签名功能。
图为比特护盾手表式硬件钱包
而管理大额资产首先要做到的是资产足够“冷”,也就是说,您应该准备硬件冷钱包来保证私钥不触网、绝对安全。在足够“冷”的前提下,再去根据您企业和组织的管理模型来设计多人共管的策略。
而在联网的热钱包里进行大额资产管理其实是一种“不科学”的操作。因此,您需要先考虑“冷”,再考虑多签。
当前像Bithd、Trezor、Ledger这类的主流硬件冷钱包的价格大约在100美金左右,成本不高,作用却十分明显,多人共管大额资产应该优先考虑硬件冷钱包。
此外,使用热钱包作为多签还有其他风险,如果多人共管方案中的使用的是热钱包的话,当丢币事件发生,相关人员就说自己的私钥是被“黑客”偷了,而事实是这样吗?我们过去看到过多起内部人员盗币却自行汇报被“黑客偷币”了的。这不是玩笑,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团队遇到这种问题,能够十分幸运的发现真相并解决问题吗?
基于上述考虑,即使比特派上实现多重签名在技术上很简单,但我们仍然没有去做,我们认为,错误的使用场景带来的不是方便,而是隐患。如果您真的需要多人共管大额资产的话,无论是护盾还是刀锋,都能够很好的满足你们灵活设计多人共管资产的模型。
最后再说一种情况,有人说,我就想小额资产多人共管,难道还要每个人都买硬件钱包吗?
你如果是一名极客,只是想体验下多重签名,用bitcoin-core命令行里自己构造多重签名交易,更爽,更极客,但千万别跟热钱包较劲多签了!
热钱包天然不适合多重签名,
大额资产管理,还是交给Bithd硬件冷钱包吧。
bithd.com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