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Layer2项目Arbitrum违反了首个治理提案投票结果,先斩后奏卖币,引起了很大争议。这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如果说连Arbitrum这样的明星项目都能随意违反社区投票结果,那么区块链的所谓“链上治理”是不是形同虚设?要怎样才能保证治理真正去中心化,真正做到让社区说了算?
Arbitrum治理乱象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事情的过程。Arbitrum在空投后,发起了首个治理提案AIP-1,其中规定了治理流程、持币者权利、理事会成员等,还包括将7.5亿个ARB拨款给Arbitrum基金会。
这项提案遭到了社区的反对,持币者投票结果为78%反对票。然而Arbitrum团队不顾投票结果,按照提案内容直接开干,反手就转走了5000万ARB。团队后来称其中的1000万已经换成了稳定币,还有4000万没卖,只是“借给了金融市场的资深参与者”。
游戏区块链 MarbleX 将通过 WARP Bridge 集成至 Aurora:6月5日消息,NEAR 基金会与手游开发商 Netmarble 推出的基于 Klaytn 的游戏区块链生态系统 MarbleX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进一步扩展 Web3 生态系统。MarbleX 将建立在 NEAR 生态 EVM 扩容网络 Aurora 之上,NEAR Protocol 将通过 WARP Bridge 与 MarbleX 集成,游戏玩家可通过 NEAR 区块链操作系统享受各种游戏和独家内容。[2023/6/5 21:16:26]
这种不尊重社区投票结果、先斩后奏的行为引起了社区的强烈不满,但Arbitrum之后的解释简直是越描越黑——在这篇帖子中,团队重新定义了“投票”,说这项提案只是通知,并不是在征求意见。这相当于直接否定了治理流程的合法性,并告诉大家,在这个系统里说了算的是Arbitrum团队,而不是之前所说的持币者。
SPACE ID .bnb域名与.arb域名总注册量超100万:4月19日消息,截止北京时间 4 月 19 日 21:00,去中心化域名平台 SPACE ID 旗下的.bnb 域名与.arb 域名总注册量已超 100 万。其中.bnb 域名数量约 72.8 万,.arb 域名数量约为 27.3 万。[2023/4/19 14:14:10]
Arbitrum这番骚操作,成功在项目初期就让社区对团队失去了信任。大家发现所谓的链上治理只是说说而已,手中的“治理代币”ARB原来只是废纸,甚至一些用户已经用脚投票离开了该生态。
Arbitrum暴露出的治理问题
Arbitrum团队把造成这次事件的原因归为“缺乏沟通”,这种避重就轻的归因方式,可能说明团队对治理的思考还不够多,也可能是想随口编一个理由搪塞过去。
这次事件其实暴露出了链上治理的常见的一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不是Arbitrum独有的,而是在区块链行业中普遍存在,只不过这次发生在市值排名前列的项目上,才掀起了轩然大波。下面我们以本次事件为例一一分析这些链上治理的常见问题。
ArbShibAI发生Rug Pull,官方账号已暂停访问:4月18日消息,据链上数据显示,Meme 项目 ArbShibAI 发生 Rug Pull,共撤出约 32.74 枚 ETH 和 43.12 亿 AISHB 流动性,目前其官方账号已暂停访问。[2023/4/18 14:10:38]
1、缺乏清晰的治理流程。在这个例子中,AIP-1是第一个提案,其中规定了治理流程、持币者权利、理事会成员等,也就是说,它会给之后的DAO治理奠定一个初始版本。有了初始版本的治理系统,才能根据它对网络进行治理。就像团队后面的解释中说到的,这的确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但是,对于怎样从中心化治理过渡到DAO治理,团队显然没有提出一个清晰的过渡方式,例如事先规定一个暂行的机制用于AIP-1的决策。相反,团队认为AIP-1只是走个流程,而社区却认为DAO已经建立,应该通过社区投票对其决策。其实就是因为缺乏清晰的、公认的治理流程,才会导致在这么重要的问题上定义不清。
FalconX从币安购入165万枚ARB:金色财经报道,链上分析师/img/20230515161021849584/0.jpg "/>
图源:asynchronousrob推特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朝着实现更为去中心化的治理体系迈进。项目方和社区应共同努力,以确保区块链生态的健康发展和繁荣。只有在真正实现去中心化治理的基础上,区块链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