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警惕以虚拟币为噱头的新式

近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安徽省合肥市查获了一起号称“神仙水”的非法案件,涉案嫌疑犯声称旗下的“SSG生命能量水”包治百病。就是这样一个漏洞百出的项目,竟然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吸引了7万人参与,涉案金额高达6亿元人民币。

在涉事公司的对外宣传中,这款“SSG生命能量水”是“被地壳运动封存起来的远古海洋水”,得到了中美权威机构认可,不仅可以逆转衰老、延长寿命,甚至能让被硫酸烧坏的脸恢复如初。然而,这个所谓的“生命能量水”,事实上只是钾含量高的普通地下水。至于治好红斑狼疮、延长寿命等,则是彻头彻尾的虚假宣传。这款10000多元一盒的产品,如此违反医学常识,却能够吸引数万人购买,除了公司善于包装营销外,主要还是依赖其销售体系。

光明日报:积极推进区块链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3月8日消息,目前,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发展,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

积极推进区块链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拓展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也将助力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取得领先优势,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光明日报)[2020/3/9]

据报道,用户在购买该产品时被承诺高额返现,但不是直接返现金,而是返该公司发行的名为“金元”的虚拟币。这样一来,“SSG生命能量水”就成了幌子,对虚拟币升值的期待,会刺激用户高价购买产品。同时,为了让手上的虚拟币有人接盘,也为了多拉人获得更多奖励,购买产品的用户会不断发展下线。

声音 | 光明日报: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民生领域更广泛、更深入地应用:《光明日报》今日发表题为“大力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评论文章。文章指出,自问世以来,区块链就以其作为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而受到各界褒贬,但把区块链技术等同于数字货币,就像把互联网等同于“万维网”一样,窄化了区块链的内涵。从区块链自身的逻辑来说,它的核心功能主要有3个:一是机器信任,二是价值传递,三是智能合约。这也是适合区块链落地的应用场景。文章中表示,“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更多应用还需要“脑洞大开”的创新实践。我们既要加快区块链核心技术的突破创新,不断完善监管机制,也要抓住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民生领域更广泛、更深入地应用,实实在在地增进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2019/10/31]

不难发现,和许多公司类似,本次被查的公司,也是通过吹嘘一款神乎其神的产品来进行。该公司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辩解称,分享经济同样是靠人去分享“拉人头”。这种辩解本质上是偷换概念,因为分享经济根本没有明确的层级,更不会要求人层层发展下线。

声音 |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区块链等迅猛发展,媒体融合发展已成紧迫课题:据光明日报报道,7月23日,在光明网主办的第六届政法系统新媒体应用案例推选活动颁奖仪式暨研讨交流会上,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表,当前,5G、AI、区块链等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全媒体时代的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紧迫课题。[2019/7/25]

事实上,《禁止条例》有明确定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就是。本案中,涉事公司发展下线最多的达到了204级,金字塔形的图谱已经确凿无疑。这也正是这款“三无”产品能够卖出6个亿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以看出,相对于售卖产品发展下线的传统,本案中的“币”模式,其实迷惑性更强。它引入了虚拟币、区块链等时髦的概念,让一些不具备辨别能力的消费者以为自己抓住了风口前沿,在一夜暴富幻想的心理刺激下,轻易上套。

最近几年来,类似的“币”层出不穷。一些案例中,甚至根本没有实体产品,完全靠虚拟币哄用户通过发展下线的方式来扩大整个虚拟币市场,刺激购买需求,炒作升值预期,最后收割用户。这种打着区块链新技术旗号的局,蕴含的金融风险不容小觑。

面对这类新型方式,消费者要提高警惕,不可贪图不切实际的暴利。此外,监管部门也要顺应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对和虚拟币非法交易的界定范围,提高打击的力度。尤其是对那些宣称有各种神奇功效的产品,一定得拨开其虚假宣传的障眼法,看看是否涉及币局,真正实现对犯罪行为露头就打。

作者:熊志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0:15ms0-0:78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