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与高管录音曝光,西安4S店事件继续升级,金融服务费去了哪?

最近,一段关于西安女车主坐奔驰车顶维权的视频引发了网友热议,随着事情的发酵,关注度越来越高,在视频中,西安利之星汽车4S店中,一名女子坐在一辆红色奔驰车引擎盖上,哭诉新买的车还没开出4S店就遭遇发动机漏油,“66万买的车,一公里没开,让我换发动机。”

此视频被爆出来之后,立刻得到网友的声援,同时,有牵扯出了许多的问题,比如金融服务费等等。

18:49关于此事,有律师发表了看法:

律师观点:若车主所言属实可要求退款或换新车

关于此事,有律师也发表了看法,有律师表示若车主所言属实,可要求退款或换新车,依据《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女车主是可以主张全额退款或更换同款新车的,当然女车主也可以选择进行修理,但无论如何选择权都在女车主手上,作为销售方的4S店是没有选择权的,只能消极承受女车主做出的决定。

今年至今稳定币市值已缩水73亿美元:金色财经报道,从今年年初开始,加密货币市值飙升了41.77%,目前市值达到1.17万亿美元。然而,在这种增长中,稳定币经济在140天内遭受了73亿美元的巨额损失。存档记录显示,1月6日,稳定币经济的估值为1381.2亿美元,但截至今天,已缩减至1307.9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四个月中,许多稳定币项目经历了大幅赎回,仅USDC就损失了超过140亿美元。同样,自1月的第一周以来,BUSD遭受了超过110亿美元的赎回,而DAI面临着3.61亿美元的赎回。[2023/5/22 15:17:23]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全方位的分析一下,整个事情的经过。

事件整体回顾

4.11

女研究生西安奔驰哭诉维权”上热搜,让斯文人“斯文扫地”,可能是这个社会最大的悲哀。

“我是受过文化教育的人,但是这件事让我几十年的教育受到了奇耻大辱!我就是太讲道理才被你们欺负!”

报告:2022年ETH持有者数量增长3.6倍至8700万:金色财经报道,根据Crypto.com的一份研究报告,ETH持有者的数量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增长了263%。到12月底,ETH投资者的数量从1月份的2700万激增至8700万。相比之下,BTC所有者仅增长了20%,从1月份的1.83亿增加到12月份的2.19亿。尽管到2022年加密货币价格大幅下跌,但加密货币的采用率继续增加。加密货币投资者总数从1月份的3.06亿跃升至12月份的4.25亿,增长了39%。[2023/1/20 11:22:11]

4.12

奔驰官方客服对外称,经销商已经与奔驰车主协商处理完毕,双方已经达成一致。

但是随后驰女车主再次公开对外表示,没有收到任何奔驰官方和4S店官方的正式回复,事情还没有解决,自己已经几夜没睡!于是4S店谎话穿帮,被打脸。

4.13

车主与调查组见面,并且提出了八点诉求:

Paxos Treasury销毁超5.5亿枚Binance USD稳定币:金色财经报道,据 Whale Alert 最新数据显示,Paxos Treasury 已销毁 559,000,053 枚稳定币 Binance USD(价值约合 558,832,353 美元),交易哈希0x0d8e48dcae28f112ff5e00cd9e44147318dbbf275b93c78c162f2a2f8f2edb7c,销毁合约地址:0xE25a329d385f77df5D4eD56265babe2b99A5436e。[2022/12/14 21:42:32]

1.调查该车车辆历史,要求知晓该车到店至销售期间的基本情况;

2.车辆PDI检查是否真实,检查人员有无资质,3月22日到3月27日期间又做了哪些检查,车辆的检查有没有检查到问题,检查人员有无资质;

3.没有任何利益的第三方对车辆进行检测,如果是质量问题依法赔偿,如果是三包问题,我们也愿意接受,我们合法维权;

FSB:迫切需要建立全球加密货币监管框架:金色财经报道,金融稳定委员会 (?FSB?) 在巴塞尔举行了全体会议,会议的主题之一是加密资产和 FTX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崩溃。FSB指出,到目前为止,加密资产行业与主流金融业相对独立,但这种情况正在迅速改变,风险也在增加。其次,它观察到,像FTX这样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往往合并了TradFi中刻意分离的几个角色,需要采取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增加了FSB和其他机构制定全球监管框架的紧迫性。

FSB还注意到DeFi的快速增长,并且一些解决方案复制了TradFi中的类似功能。我们的观察是,TradFi机构对使用DeFi越来越感兴趣。因此,FSB计划投入更多精力来监控加密资产领域的这一方面是否存在漏洞。[2022/12/7 21:26:48]

4.调查4s店在销售过程中是否侵犯了我的知情权,是否有强制消费,收取的金融服务费是否合理?要求调查是否存在违法?每年有多少消费者被动消费?

5.规范汽车行业车辆PDI检查,与从业人员素质;

鲍威尔讲话引发股市大涨,国债收益率下跌:7月28日消息,美国股市大涨,国债收益率大跌,此前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将对利率走势提供更少的明确指引,且可能在某个时间点放缓加息步伐。对美联储加息步伐的预期有所回落,互换市场显示,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份的会议上加息58个基点左右,本轮加息周期的预期峰值将降至3.3%左右,而这一水平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或2023年初达到。Oanda市场分析师Ed Moya称,鲍威尔此前没能准确预计通胀状况,现在可能会避免暗示通胀何时才能放缓。交易员们似乎不认为9月份会出现另一次大幅加息。(金十)[2022/7/28 2:42:02]

6.奔驰官方要给一个正式的道歉和情况说明;

7.对个人精神方面的损害给予补偿;

8.对汽车行业销售方面乱象进行整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随后在下午的时候,奔驰官方发布声明称,“公司已派专门工作小组前往西安,将尽快与客户预约时间以直接沟通,力求在合理的基础上达成多方满意的解决方案。”

车主也表示已经通过西安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分局西部电子商城工商所向联合调查组递交了资料,配合调查。

4.14

西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涉事4S店涉嫌质量问题已被立案调查,市场监管部门责成尽快退车退款。

随着事件的升级,关于15000元的服务费的问题又被爆了出来,车主表示,她在财务室付完首付、购买保险后被带到一名男子面前,被要求“做奔驰金融确认”,询问很多问题后,这名男子要求支付一笔共15200元的费用,并扫描二维码付款给个人,她一直不知交这笔费用的原因,也没有拿到发票,直到网友提醒,才知道这笔费用是奔驰金融服务费。

随后就车主被迫交纳金融服务费1.5万一事,梅赛德斯-奔驰发表声明称:一向尊重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业务运营,不向经销商及客户收取任何金融服务手续费。梅赛德斯-奔驰公开并反复要求经销商要诚信守法,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5000元的服务费到底是什么?

关于15000元的金融服务费,4s店销售人员表示,“金融服务费”乃行业潜规则,旨在增加分期利润,从字面意思来看,金融服务费是指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后收取的相应费用,例如网络小贷所收取金融服务费,一般都会合并在应还利息款项中,主要是为了覆盖机构从金融机构获取资金时的部分成本。

有网友评论说,“金融服务费”这五个字一出来,全国4S店心里都要一颤!裸车的利润空间不断下调,不少车主买车都被建议贷款,金融服务费已经成为4S店的“潜规则”。

也有网友指出,除了金融服务费,还有一笔不菲的保险费。

关于金融服务费,有律师和专家对此也发表了看法:

律师一:4s店擅自收取“服务费”不合规钱款转向个人账户涉嫌逃税

4S店在客户签订购车协议签,并未提前告知客户将收取金融服务费,此举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属于欺诈行为,该款项应当返还客户。

此外,如果4S店收取的金融服务费没有计入企业收入,则还涉嫌偷逃税款。

律师二:金融服务费就是一笔“黑钱”

金融服务费属于中介行为,涉事4S店除了汽车销售以外是否具有物价部门许可的进行金融服务的项目也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经过监管部门的许可,金融服务费就是一笔“黑钱”。

专家观点:应严查汽车金融领域违规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从监管的角度来看,汽车金融公司作为持牌机构,若其存在违规行为,理应受到金融监管部门的严格处罚以及整治;而对于违规销售行为,则应由工商部门去解决处理,从执法层面上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切实维护消费者群体的实际利益。

那么在整个事件中为什么女车主连一次厂家电话都没接到?

关于这个问题,可能有两种原因,而且都存在:

第一:4S店方面私自修改车主信息

4S店故意更换车主信息资料库中的电话信息,客服打给是托。客服在没有做任何核实的情况下,直接完结。而真车主一无所知,眼巴巴的等着厂家回访。

第二:厂家方面没有对反馈进行审核

出现投诉电话和车主信息库电话不一致,厂家竟然没有做任何核实?简单的回访之前的投诉电话,都不会这么难堪。

说得更直接点,厂家售后客服在这次西安奔驰事件中完全处于瘫痪的状态。尤其现在明显还涉及客户信息造假,还让4S店的利益相关人主导。感觉奔驰就没想过认真解决这个事情,包括4S店的态度都是:

我已经道歉,你接不接受管我什么事?还想咋地?

官司缠身的中星销售公司

随着事情的发酵,关于西安利之星公司的许多新闻都被挖了出来。

西安利之星的母公司为香港中星集团有限公司,中星集团名下并非只有西安利之星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在,中星集团旗下共有43家分公司,全部为汽车销售公司,旗下的利之星车行遍布全国各个省份。

在所有43家汽车销售公司中,唯独西安利之星涉诉情况最为严重,启信宝显示,西安利之星的裁判文书共有21条,是中星集团旗下官司较多的销售公司。在这21起诉讼中,基本都是与客户之间发生的买卖合同纠纷。

事情还在继续发酵,至于后续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0:0ms0-1:90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