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数字人民币“期中成绩单”放榜!建行钱包数量已近千万 亦有多家中小银行开启试点

来源:财联社

记者:姜樊

实习记者徐川

财联社讯,数字人民币业务发展已步入快车道。2021年半年报披露显示,截止6月末,建设银行开立的个人与对公钱包合计数量已突破800万个,累计实现交易金额189亿元。同时,部分股份行、城农商行也积极响应数字人民币战略,先后完成系统接入与场景建设。

业内人士表示,大型银行是数字人民币试点的主要力量,发挥了丰富线下应用场景的关键作用,同时更多中小银行的持续接入,也能使数字人民币的消费场景延伸至县域和乡村,从而扩大数字人民币使用的覆盖范围。

建设银行副行长张敏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建行将积极探索智能合约、双离线支付交易和硬件钱包应用的创新工作。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部分银行正针对智能合约、隐私计算等方面开展研究,这或许是数字人民币未来的发展方向。

星展银行数字交易所预计在2022年底之前上市至少六种证券型代币:9月13日消息,新加坡星展银行集团(DBSM.SI)预计,到12月底,其新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会员人数将翻一番,达到1000人,并在未来三年内随着数字代币获得认可,每年增长20-30%。在接受采访时,星展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表示,星展银行数字交易所于12月作为会员制交易所成立,看到企业投资者、合格个人和管理富裕家庭财富的投资公司的强劲需求。星展银行资本市场主管兼交易所主席Eng-Kwok Seat Moey表示,交易所希望在2022年底之前上市至少六种证券型代币。(路透社)[2021/9/13 23:21:25]

国有大行:钱包数量与交易金额实现双突破

根据人民银行的相关部署,目前数字人民币的指定运营机构包括“中、农、工、建、交、邮”国有六大行以及招商银行、网商银行、微众银行。其中,招商银行于近期获准加入试点,而截至目前,网商与微众两家民营银行尚未正式开启该业务。

声音 |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润中: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出现给银行数字化转型带来新的机遇:据新浪财经报道,由《银行家》杂志主办的“2018中国银行家论坛”今日在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转型创新 重新出发”。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润中在演讲时表示: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出现与快速发展给银行数字化转型带来新的机遇。尤其是在支付结算、存贷款与资本筹集、投资管理等领域全面对银行业赋能,银行业产品创新日新月异。[2018/9/16]

从已披露的情况看,建设银行的开立钱包数量位居首位,截至6月末,共开立个人钱包723万余个、对公钱包119万余个;其次为工商银行,累计开立个人钱包356万个、对公钱包70万个;交通银行的个人钱包数量也突破了100万个。

现场 | 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孙浩:区块链能否推动经济范式的变革还有待观察: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今日于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2018区块链发展生态峰会上,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主任孙浩在演讲中,就区块链对于传统业务的颠覆与改革的问题谈到:从创新技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的话,有一类技术不光是经济上的创新,还会勾连到经济范式的变革。历史上的蒸汽机和电机,推动了整个产业周期的一个启动,区块链技术是否属于这一类技术,引发经济的发展变革我个人认为是有待于观察的,就算区块链技术是这种变革性的技术,真正的发挥作用还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从区块链技术目前看,其实是“揣着答案找问题”,还在寻找应用场景。[2018/7/19]

在交易量方面,建行累计交易笔数达到2845万余笔、交易金额约189亿元;交通银行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金额达25亿元、交易笔数近630万笔。

现场 | 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孙浩:数字货币不一定依赖区块链技术:金色财经现场报道,今日,在2018区块链发展生态峰会上,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业务部研究主任孙浩在演讲中,就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的关系进行了说明:数字货币不一定依赖于区块链技术,各国央行的试验与产业界实践中,有些试验和产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但也有一些是依赖于传统分布式系统来做。我国零售支付体系的应用实践,基于传统分布式架构的支付体系基本可以满足日常支付的大部分需要。孙浩强调,须将央行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解耦,中央银行秉持“技术中立”原则,会审慎评估每项可选技术,以满足数字货币的业务需求。[2018/7/19]

“作为指定运营机构,大型银行在技术创新、系统搭建、场景拓展以及数字人民币的知识普及等方面,创造了主要的贡献。”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丰富应用场景对于实现数字人民币的公平性和普惠性十分重要,尤其在线下场景的拓展方面,大型国有银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与各类商户完成对接等。

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表示,目前来看大型银行在数字人民币的场景应用、个人钱包和对公钱包开立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试点效果显著,但从总体上看,试点还是处于初期,相比各银行已有的用户规模,数字人民币目前的个人与对公钱包数量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在机构设置方面,邮储银行中报显示,为提升数字人民币服务输出能力,建立开放共享、形态多样的数字人民币生态圈,在上半年已增设数字人民币部总行一级部门。

“通过设立相关部门,有助于邮储银行借助数字人民币更好地服务用户,增强零售用户粘性。”董希淼分析认为,邮储银行的定位是大型零售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是其重要的根基,因此数字人民币业务将是一个重要的着力点。

中小银行:完成系统接入上线、积极构建消费场景

除上述直接运营机构外,其余处于“2.5层”的银行也加入了数字人民币的“大家庭”。半年报显示,兴业银行完成了数字人民币项目的第一阶段工作,已上线企业客户钱包;上海银行完成数字人民币行内系统开发,试点数字人民币应用于餐饮、旅游等多个消费场景;苏农银行实现个人和对公数字人民币业务闭环,是全国首家实现数字人民币全流程闭环的农商银行。

同时,苏州银行积极探索立足本地的消费场景,比如在2021年数字人民币苏州年货节活动中,累计实现交易笔数1675笔;在苏州市总工会推出“五五购物节”活动中,领取数字人民币红包人数近两万人。

此前,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指出,指定运营机构与相关商业机构一起,承担数字人民币的流通服务并负责零售环节管理,包括支付产品设计创新、系统开发、场景拓展、业务处理及运维等服务。

业内人士介绍称,目前,非指定运营机构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与指定运营机构合作,接入数字人民币系统;二是通过指定清算机构接入,城商行、农商行分别借助城银清算、农信银。

董希淼表示,城商行、农商行接入数字人民币互联互通平台,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对用户而言,更多非运营机构与运营机构一起,将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数字人民币兑换等服务。特别是对于一些拥有城农商行账户的用户,以后绑卡等将更方便。

他进一步表示,对数字人民币而言,更多非运营机构加入,有助于调动更多的市场力量参与测试、使用,进一步丰富数字人民币在县域和乡村的应用场景;同时,对城商行、农商行而言,加入数字人民币互联互通系统,有助于抓住数字人民币先机,提升支付结算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用户对法定数字货币的需求。

“非运营机构也是数字人民币推广的重要力量,可以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刘斌认为,如地方城商行与农商行可以利用数字人民币服务地方经济、产业与民生;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方面也可以开发出很多特色场景。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0:15ms0-2:14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