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成功应用于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实践。目前,全国3500余家法院已经全部对接中国移动微法院,并普遍开通诉讼服务网,当事人通过电脑或手机客户端即可在线完成诉讼事项。针对目前存在的信息化建设技术标准不统一、电子证据运用存在障碍、互联网司法的法治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傲霜建议,应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司法创新的深度融合。
全国人大代表贺恒扬:建议加强数字人民币刑法规制:3月6日消息,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检察院检察长贺恒扬表示,数字人民币具有独特物质形态和法律属性,已超出现有刑法关于货币犯罪的规制范畴,建议进一步加强法定数字货币的刑法规制,把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发行数字货币、伪造或者篡改数字货币、破坏数字货币数据管理系统等行为纳入刑法规制,并出台具体指导意见,确保金融领域安全稳定。[2022/3/6 13:40:10]
广州市人大代表丘育华:鼓励中小企业“走入”区块链: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华安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丘育华在《关于推进广州市区块链产业发展,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建议中表示,希望能够将区块链技术引入中小企业,助力其解决融资难问题。他表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公共服务和实体经济等领域均已落地应用,但很难普惠到中小企业中去。因此他建议鼓励中小企业“走入”区块链,通过区块链技术获得更多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上的新技术,从而进行企业本身的经营改革和适应当下经济环境的整体转型升级。[2020/6/5]
闫傲霜提出,首先,将加强智慧法院建设总体规划和科技创新系统布局统筹起来,协同发力。她建议,人民法院要加强成熟科技在智慧法院建设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加大对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司法审判中运用场景的探索,加快完善和统一智慧法院相关技术标准,提升司法大数据预警预测能力,推动形成从起诉、调解、立案、庭审、判决、执行等全程高效便民、智慧便捷的审判执行机制,实现司法工作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转变。科技主管部门方面要加强司法科技创新统筹谋划,优化整合科研资源,深化已有协同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和系统集成。
声音 | 福州市人大代表:区块链存在很大的商机 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标准:福州市人大代表黄蕾提出4方面的建议,包括乡村振兴、区块链、古厝保护以及绿色智慧物流。当前,大家都非常关注区块链的建设,目前我国的区块链正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它存在着很大的一个商机,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希望更多的政府部门和企业能参与进来,开发更多的应用场景,并且尽快出台相关标准,从而规范行业的发展。(福州新闻网)[2020/1/5]
另外,她表示,要加快探索互联网司法新模式,发挥现有三家互联网法院“试验田”作用,完善互联网诉讼的规则体系。重视各类法院与互联网相关的司法机制建设和裁判规则发展,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社会需求出发,结合民事诉讼繁简分流程序试点改革,积极探索解决在互联网法院案件管辖、案由体系、在线诉讼规制、配套保障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规范在线诉讼工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司法新模式和规则体系。
同时,要加大对司法科技人才的培养。她提出,一方面要加大现有司法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发掘和遴选;另一方面要超前谋划,建立完善互联网审判人才培养体系。
转载自北京日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