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19年最让人难以预料的事情之一是什么,那么比特币的强势反弹算是其中之一。随着其价格达到年内新高的1万多美元,包括贪婪指数和合约溢价在内的各项指标都开始多云转晴,促使着无数亢奋的投资者们持续加仓。
然而,大概是因为幸福来的太突然,在亢奋与激动之余,市场上懊恼的踏空情绪也如影随形——“为什么在市场最低点的时候,我们没有大举抄底、甚至还选择了割肉?”
和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事情一样,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而是多个因素错综交汇的综合,大体来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主观因素所导致的不敢抄底、二是客观因素所导致的不能抄底。
基本面的溃败:主观投资意向的下降
首先来看一下主观因素。
严格来讲,去年的数字货币市场回调,按理说本应该是最让投资者有安全感的一次:由于区块链概念被提出、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数字货币市场具备了一个坚实的基本面。因此在2018年的回调中,人们讨论的都是支撑位在哪里的问题,而在此之前的所有大跌中,人们讨论的都是比特币等数字资产会不会价值归零的问题。
事实上,在去年年初、数字货币市场开始暴跌的时候,不少投资者其实是非常欣喜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终于有机会能够登上区块链和比特币的这趟列车了。兴奋之余,他们备好了充足的弹药,只等瀑布来临,便拍马杀入,然后在随即而至的下一轮牛市中,坐等一飞冲天。
Ray Dalio:利率上升将对资产价格产生两种负面影响,BTC目标价接近1万美元:金色财经报道,桥水基金创始人Ray Dalio在 9月13日发表的最新博文中预测,股票的综合损失将使他们损失当前估值的 30%。Dalio称,利率上升将对资产价格产生两种负面影响:1)现值折现率和;2)由于经济疲软导致资产产生的收入下降。我们必须同时考虑两者,根据现值折现效应,我估计利率从现在的水平上升到约 4.5% 将对股票价格产生约 20% 的负面影响,收入下降带来约 10% 的负面影响。这将给高度相关的加密市场带来危险,因此比特币的目标价位接近 10,000 美元。[2022/9/16 7:01:20]
图:尽管曾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惨遭腰斩,但在2018年初时,市场定投比特币的热情却是相当热烈的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即便是如此充足的物质与心理准备,依然没有太多人能够从容地坚持到最后,因为这个行业瀑布的不仅仅是价格等技术指标,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基本面。
在这里有必要跟读者们提一下,熊市期间的买入操作,不管长期的小额定投也好,还是短期的大举抄底也罢,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价格虽然糟糕,但企业/行业是好的”,简而言之,就是投资标的的价值遭到低估。只有这样,抄底与定投才有存在的意义。
前Moobirds COO:NFT基金121G每季度最低认购额度从7.25万美元降至1万美元:7月24日消息,前Moobirds首席运营官Ryan Carson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他决定将旗下NFT基金121G每季度最低认购投资额度从7.25万美元降低到1万美元,旨在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进来。[2022/7/24 2:34:17]
以股市为例,虽然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券商板块始终处于钝刀子磨肉的阴跌状态,但参与定投的投资者仍然有很多,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些投资者有足够的理由,认为随着证券行业的发展,券商板块有朝一日会收复失地。
但会有人敢去抄底乐视吗?这家企业的基本面,已经彻底崩溃了。而上一轮熊市中的投资者,他们在去年年底、市场处于最低点时的心态,一度就与乐视投资者的心态非常相近。在一些人看来,区块链技术这个基本面,已经很难支撑起数字货币的价值了。
那么,数字货币是如何在2018年逐渐消退了诸多光环的?
从普通投资者的视角来看,这一塌方事件的导火索,首先出现在企业层面——在去年年初的区块链浪潮与行业焦虑中,不少新生企业及其创始人为了防止“被甩下车”,决定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来快速抢占行业地位,而这一“速成”的方法,则是通过碰瓷行业大佬来快速获取流量,有趣的是,得益于行业增长红利而上位的上一代“行业大佬”,不仅谈不上无懈可击,在某些方面还真是黑点重重。
BTC闪电网络平均节点容量突破1万美元:金色财经报道,根据1ML最新数据显示,BTC闪电网络平均节点容量已突破1万美元(0.185 BTC),本文撰写时BTC闪电网络容量为3020.25 BTC,约合1.68亿美元;节点数量为27,844个。此外,BTC闪电网络通道数量达到76,026,平均通道容量为0.040 BTC,约合2201.27美元。[2021/10/11 20:19:54]
唇舌剑中,币圈一时乌烟瘴气。最终,这场相互扒皮的闹剧在近乎于玉石俱焚的“录音门”中、以币圈第一代KOL人设几乎全数崩塌而告结束。
区块链行业KOL之间的一地鸡毛,不仅让行业内外的人们大跌眼镜,更让很多人从此前的“信仰与狂热”中逐渐冷静下来,甚至开始将质疑从企业层面延伸到行业层面——如果一个领域最“杰出”的群体都是这样的精神风貌和业务水平,那这个行业究竟值不值得长期被关注?
于是,在去年秋天时,业内突然开始盛行对区块链这一概念的“反省之风”,这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币圈媒体和“资深老人”。正是在这种行业层面的讨论过程中,一些区块链支持者们的信心开始出现了动摇。
在一部分人看来,区块链也好、去中心化也罢,它们归根到底就是伪科学和伪概念;而另外一些投资者虽然想法没有如此决绝,但也保守地认为:上述两个概念虽然是好的,但它们的崛起并不会发生在最近几年,而这是急于赚钱的自己所等不起的。
动态 | 24小时合约市场爆仓超1.26亿美元 BTC合约爆仓9251万美元:据合约帝行情统计报告显示:过去24小时合约市场全网总计爆仓1.26亿美元,爆仓人数5673人。其中Huobi 爆仓2476万美元,OKEx爆仓2830万美元,Binance爆仓3750万美元,BitMEX爆仓3635万美元。爆仓金额前三的币种是BTC9251万美元,EOS858万美元,ETH738万美元。[2020/2/24]
图:熊市期间公众对于区块链行业印象下降的三个阶段
可以说,到了去年年底的时候,“区块链”一词的公众形象已经相当糟糕,在社会主流媒体眼中,这是一个鱼龙混杂的是非之地,传统VC更是由年初的“非区块链不投”、变成了年底的“区块链勿扰”。而“区块链革命”一词也跟“团队在做事”一样,调侃的意味越来越重。这种心态投射到数字货币市场上,则直观地表现在人们定投与抄底热情的减弱。
毕竟在外界看来,区块链项目缺乏合理的估值模型,而即便是熊市,他们目前在市场上表现出的所谓“市值”也很难称得上是遭到低估,如此一来,抄底或定投的必要性自然不大。
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体现,就是在去年11月、比特币从6000点到3000点的瞬间腰斩中,市场的交易量并未出现大规模上升,与年初的放量下跌形成鲜明对比,说明在下降的过程中,空头没有遭遇到太多的阻力,市场的买单已经不多,外界的抄底或定投热情大大下降。
动态 | USDT出现价值约371万美元大额转账:据火星财经APP显示,北京时间5月23日6时44分左右,3Nda5LEk开头地址向37Tm3Qz8开头地址转账3699991.86枚USDT,价值约371万美元。交易哈希为:42cfc3c414d2110f1829bfb636690e335bc98349961b045ceb49753c882d8591[2019/5/23]
在此时的众多围观者看来,只有当市场的劣质产能出清殆尽、技术与应用落地出现新的突破之后,这个行业基本面才会有所复苏、进而具备回马一的价值,而在此之前,任何的抄底行动,可能都会如同上半年的冲动一般,一刀砍到半山腰上。这是他们在比特币低点来临时、却仍然无动于衷的重要原因。
图:2018年底比特币下跌时的微弱交易量,与此前同等价位幅度的放量下跌形成鲜明对比
判断误差与经济寒冬:客观投资能力的下滑
如果说前面所提到的、阻碍投资者抄底比特币与其他数字货币的因素主要是来自于主观方面,那么,那些坚定信仰区块链概念和数字货币市场的人,他们没有进行抄底的原因则更多的是来自于客观因素,一言以概之:非不想也,是不能也。
原因很简单,没钱。而没钱的原因,既有自己此前的失误判断,也有外界恶劣环境的影响。
首先来看自己的因素。
必须承认,去年年初的币圈有点太“飘”了,一个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从业者也好、投资者也罢,都过高的估计了自己项目的市值。
举个例子,去年的时候某知名项目X的一位社群大V,在2018年3月份的某次大跌之后,欣喜若狂的在社群高呼:“我没想到X的价格还能跌到10美元以下!”
于是,他开始号召社区成员们动用所有的现金进行抄底,而他本人也是各种借贷加杠杆,结果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项目在短暂反弹一段时间之后,不仅旋即跌破了10美元,随即更是跌破了5美元、3美元、2美元……一时间让社群成员们目瞪口呆,虽然有人也想执行逢低买入的操作,但很可惜,在此前这位大V的煽动下,他们已经提前把子弹打光了。
上面的这个故事其实绝不是特例。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去年这种毫无根据的煽动究竟有多少——“以后就再也买不到N美元的X了”、“这将是你最后一次看到Y项目在M美元以下”,在没有明确估值的情况下,这类莫名其妙的口号,驱动着一批又一批的投资者们把自己的闲置现金抄在了山腰、甚至是山尖上,而等到那个真正的大底终于来临时,他们手里已经没有任何子弹了。
除了自己判断的失误之外,外界的经济环境变化,对于去年投资者的操作行为也有着明显的影响,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吃“喊单者”的这一套,保持清醒头脑的投资者是大有人在的。
但是,即便是再理性的人,在去年12月比特币价格跌到最低时,由于糟糕的经济环境,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再投下去了。
需要指出的是,与2016年的形势不同,2018年的币圈熊市,所面临的几乎是一种系统性的经济风险,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干啥都不赚钱”。
在2015年的熊市时,何一可以跑去直播圈当高管,李笑来可以跑去做知识付费,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行业格局,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他们抄底所需的场外赚钱能力。但是2018年的熊市却完全不同,随着“去杠杆”效果初现,传统的工业、金融等周期性行业遭遇寒冬,同时也将这种寒冬传递到了仰仗其资金输血的部分新兴科技领域。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2018年是过去几年时间内,唯一一个没有科创新名词诞生的年份。可以说,各行各业都不好过。
更可怕的是,由于人们有放大短期事件影响的天性,因此,关于宏观经济,去年年底的主流看法是:“2018年可能是未来20年里经济最好的一年。”
在这种朝不保夕的悲观预期下,商业圈最大的指望就是能“活下去”,而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储备大量现金、熬过这个经济寒冬。在这种“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人们哪里还有多余的财力去进行定投甚至抄底呢?
作为数字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波澜,2018年那次看似刻骨铭心的大熊市,在历史的长河中终将被人逐渐遗忘。然而,如果说人们从历史中能够学到什么教训,那就是人们永远不会从历史中学到教训。正所谓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投资者在熊市期间所表现出的退缩与怯懦,在未来的市场中势必会不断重现,即便是非常专业的业内人士,恐怕也不能免俗。毕竟很多时候,就算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在数字货币市场中也是一样,虽然“逢低抄底”的道理大家都懂,也能够对于行业形势以及背后的原因分析得头头是道,但不要忘记,世界上还有另外一句话,那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