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块链行业里创业的大部分产品依旧遵循着互联网的流量模式,但苦于加密货币用户总量的局限,有些产品难以得到用户肯定,也意味着难以获得流量,在钱包这样竞争激烈的赛道里尤其明显。
2017年上线的QbaoNetwork钱包,目前已拥有近600万注册用户,在加密货币钱包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产品是如何打造的?金色财经专访了QbaoNetwork钱包COO孙若禹,探索了在区块链世界的好产品的塑造逻辑。
QbaoNetworkCOO孙若禹
钱包的产品逻辑
孙若禹原来的职业生涯一直都围绕在产品运营上,长期对一个项目的整体把握让他具备从整体上去思考产品的经验。
QbaoNetwork是一个钱包,实体形式是一个APP,App最重要的是拉新和留存,孙若禹解释到,“一般来说,不管是钱包还是其他的区块链产品,但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就是让用户看到你的价值。对于QbaoNetwork钱包来说,首先我们定位用户既有C端也有B端。”
Stader发布以太坊流动性质押Token ETHx白皮书:1月11日消息,多链流动性质押协议Stader发布以太坊流动性质押Token ETHx精简版白皮书,用户最少需要提供4 ETH来参与质押,Stader会将用户存入的资金分配给许可质押池、无需许可的质押池以及采用分布式验证器技术(DVT)的质押池。Stader将收取10%的佣金,节点运营商和Stader将平分该笔佣金。此外,Stader还表示,包括Aave、Balancer、QuickSwap在内的40多个DeFi协议将支持ETHx。[2023/1/11 11:05:37]
C端很好理解,就是那些币圈的用户,有炒币的、玩币的、囤币的。B端主要就是项目方。在定位用户以后,我们分析了用户的需求,C端的用户主要在乎安全保障还有币本位资产管理和流动的需求。各种数字货币放在钱包里,需要流动性,也需要交易,还需要有一些支付和应用场景。从用户的需求入手,通过我们有价值的服务,可以一步步实现拉新、留存、激活等运营目标,当然这个过程也需要区块链其他项目方以及媒体、社区社群的支持。这是我们QbaoNetwork做好拉新留存运营工作的一个整体逻辑。
外媒:野村控股将加大对其加密子公司投入并计划在两年内实现盈利:12月7日消息,野村控股CEO Jez Mohideen表示,野村旗下加密子公司Laser Digital计划在3月份前增加50名员工,并以FTX事件为契机,获得更多机构客户。
Mohideen称,Laser Digital将拥有三个垂直业务:交易、资产管理和风险投资基金。交易将成为该部门创收的核心引擎,而Laser Digital Ventures将投资于开发加密货币机构产品和服务的早期初创企业和企业家。该基金的目标是每年在全球投资15至20笔种子轮或A轮投资。(彭博社)[2022/12/7 21:27:31]
对于B端用户来说,QbaoNetwork为项目方提供各种定制化服务。例如空投增加持币地址或者帮他们导入用户。钱包里在各个功能版块都有相应的埋点,并且我们会购买第三方数据分析服务,对用户行为进行精确地分析,以精细化的运作满足B段用户的需求。
蓝筹NFT项目Meebits总交易额逼近100亿美元,月环比上涨46%:金色财经报道,根据CryptoSlam数据,蓝筹NFT项目Meebits过去29天的总销售额达到6,035,899.79美元,比6月份的3,207,926.51美元增长了46%,交易总额达到97.3亿美元。据NFT Price Floor数据,本文撰写时Meebit地板价达到5.1ETH,7天增长幅度达到8%,另据NFTGo数据显示,在过去7天里Meebits交易量为367笔,销售额约为179万美元,增幅为40.08%,期间至少购买一次NFT的唯一地址数量增加了27.03%。(AMBCrypto)[2022/7/30 2:47:31]
“互联网的那套玩法,区块链都能用都好。但是我觉得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区块链的项目,它有一些互联网没有的玩法。”孙若禹补充到。
运营对区块链产品的重要性
广东多家文博单位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发布21款数字藏品:金色财经报道,据中新社消息,广东多家文博单位在5月18日发布21款数字藏品,计划发行总量约6.5万份。据悉,计划发行总量约6.5万份。发布2款数字藏品其中“元磁州窑褐彩唐僧取经图枕”数字藏品将于5月22日在支付宝鲸探平台发售1万份;南越王博物院发布1款数字藏品,将于5月19日发售1万份;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发布2款“货通万国”和“沉船打捞”数字藏品。[2022/5/18 3:25:57]
区块链项目的运营,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社区的运营。这一个在互联网产品当中不是那么重要,或者不是那么强调。其实对区块链项目本身来说,很多价值就是来源于社区。而产品团队本身,就是服务于社区。
“社区中往往有你的投资者,一个非常优质的一个社区,大家在里面非常活跃,对你的这个项目也是非常有信仰,这时运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这是区块链和传统互联网项目很大的区别之处。”孙若禹继续补充到,还有一个区别就是在区块链项目中,我们可以去尝试运行通证经济,实现一个激励,然后让项目进入一个正向循环,或者良性循环。例如说各种基于通证的空投,还有各种活动的奖励也好,这也是有别于传统的互联网项目的。
数据:去年加密初创公司获252亿美元融资,比前年增长713%:金色财经消息,CoinMarketCap发推表示,据Venture capital分析显示,加密技术初创公司在2021年获得了252亿美元的融资,比前年的31亿美元增长了713%。[2022/4/27 2:34:39]
区块链发展特别快,新技术、新的玩法不穷。作为运营工作来说,要第一时间知道这些热点,把这些热点运用到项目里。这可以让你的用户、社区一直有一种这种新鲜感,对整个项目的活跃会非常有帮助。运营工作对于区块链一个产品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一句话就是好的产品都是运营出来的,对于任何一块产品,光有技术开发是不够的,都是需要对产品、社区的运营需要把它们有机结合。”
目前,不管是交易所也好,甲方也好,还有公链也好,都是非常重运营的,现在市场是红海,如何脱颖而出,实际上最后拼的还是运营,定位好自己的用户,清楚他们的需求,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就是有针对性的运用一些运营策略运营工作的方法是最有效的。
跟紧市场,好产品才有好未来
钱包是一款比较偏工具的产品,但是实际上来说钱包基于通证经济的应用还是有很多特别大的想象空间,目前区块链技术发展还是比较早期,但是也是诞生了很多用户需求,例如说最基本的安全保管资产,那么同时它还有会有资产增值的需求,就带出了资产管理的需求,在钱包实现了资管,还可以直接提供一些基于二级市场的这些理财产品。而一些DApp的功能其实也会增加钱包的使用深度。钱包也可以接入各种各样的DApp,例如游戏以及一些应用类的。
QbaoNetwork钱包对这样的产品需求甚为熟悉,也就会根据这样的逻辑,更新钱包功能,以及制定产品的发展规划。
孙若禹表示,QbaoNetwork钱包的更新,会根据用户的一些体验反馈以及数据分析,还有市场的变化去决定的更新的新版本需求是什么。无论是在拉新,还有用户留存活跃、用户转化上面,都收获了正面的反馈效果。
“也是做了快两年了,这里面也有不少的经验教训,所以说我们在更新上面其实也是非常谨慎,并且也是完全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的,基本上现在都是非常正面的一个效果。”
在上一次的版本更新中,增加了一些DAPP的展示,通过用户点击流量付费的方式赚取一些收益,这是对QbaoNetwork之前对资产管理盈利模式的补充。孙若禹表示:现在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应该考虑项目本身盈利的一个阶段了,所以创造收益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件事情,现在我们的收益来源一是币额宝资产管理业务,二是用户点击行为产生的流量变现。资产管理的利润来自于POSStaking业务的利息差收入,以及投资收益和产品收益率之间的息差收入。用户点击行为的流量变现是指在QbaoNetwork内置DApp和广告位,根据用户点击使用其他DApp的行为或导入用户产生的收益分成的盈利方式。QbaoNetwork会不断推出和完善各项功能,创造出更多的盈利点。完善币币交易获得交易手续费收入就是我们的下一步努力的目标。
目前,钱包的属性在悄然发生改变。原来,大家对于钱包的定义是工具,但实际上随着技术进步,还有钱包本身的不断迭代,钱包越来越像是一个入口级应用。QbaoNetwork钱包接下来工作的另一的重点是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打造一款安全方便易用的区块链入口级应用。
再谈谈Staking,Staking是当前的一个风口,QbaoNetwork钱包刚刚上线的4.4版本中已支持了Cosmos的Staking服务,市面上有80多条公有链都使用POS共识,Staking的出现,会改变钱包在区块链行业中的扮演的角色,在整个行业生态中提升钱包的必要性。
目前,市面上主流公链币种QbaoNetwork钱包已经都已经支持,孙若禹透露,接下来出现热度比较高的公链,QbaoNetwork钱包也会在第一时间接入。技术上的连通也将意味着业务上有更多元的支持方式,QbaoNetwork钱包的主要策略是在新的一些公链生态上进行布局,包含对代币的支持、Staking业务以及更广泛的DeFi的应用。
比特币不断创下新高,加密货币行业或将重新迎来牛市,在熊市中的布局都会成为牛市中崛起的基础。
对于钱包来说,牛市意味着钱包将有更大的机会形成产品的良性循环,孙若禹认为,目前区块链已经到了可以考虑业务盈利的时期。目前,QbaoNetwork钱包在盈利上逐渐形成闭环并迎来更健康的生命周期。QbaoNetwork也会不断努力持续为全球用户提供更高质量、多元化的服务。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