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证券时报网发表文章《Libra,能否超越乌托邦?》。文章指出,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各种“虚拟货币”已证明是一场有害的乌托邦运动,它宣称要取代传统政府货币的豪言壮语已成为笑话。比特币和它的子子孙孙们能掀起阵阵波澜,在于它抓住了社会的痛点——政府传统货币发行无度,导致币值不稳,但“造币”如火如荼根本原因在于许多人想通过无中生有发财,这决定了那些“币”的价值比传统货币更不稳定,根本无法有效进入流通领域。资金跨境流动始终是各国监控的重点,在Libra计划下,与世界上任何人之间的转账都可匿名瞬间完成,但政府绝不会放弃相应的监控,这个矛盾是根本性的。Libra最初构想把自己限定在支付领域,但它与主权国家现实之间的冲突从一开始就无法回避,但谁能保证万一它成功之后不扩张自己的领域呢?这样的非政府机构如果不断扩张领域会产生什么后果?谁也不知道。只能说,Libra虽然比比特币们离现实更近了,但要实施还有很多东西要克服,它仍然带有乌托邦色彩。
证券时报:银行大力围堵虚拟币交易 大范围精准识别仍然吃力:证券时报今日刊文《银行大力围堵虚拟币交易 大范围精准识别仍然吃力》。文章称,对于虚拟币相关资金的流动,金融机构严阵以待。有六大行人士表示,已有大行对境外炒币账户转账进行严格控制。这意味着,大银行内部对炒币账户已有识别。日前,上海一位接近六大行的人士对记者表示,人民银行要求各个银行机构建立反系统,一是人工方式,二是系统自动判别。如果有客户通过频繁转账来规避对大额资金流动的监管,不管是对公客户还是个人客户,银行都要给名单报上去,以做到尽职免责。至于说最后怎么处理,人民银行会单独调查。但是,也有接近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反模块对虚拟币投资行为缺乏针对性,只能预警一部分信息,并不好用。银行面对海量的交易,目前可能更多还是人工监控可疑资金、账户。[2021/5/24 22:36:31]
证券时报:警惕区块链技术被人带偏跑道:据《证券时报》消息,区块链本身是一个好东西,比如区块链的最大特点就是可追溯,节点上的每一个人不仅可以看到其他节点和所有区块甚至整个区块链的最新记录信息,而且能够查阅到任何一笔历史记录。同时,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特征,即没有第三方平台,每一笔交易都是点对点的直接撮合而成,但由于区块链上都是自动记录信息,且数据一旦记录下来就无法单独窜改,故参与者并不担心自己会上当受。可惜的是,区块链这一极好的技术之器却被很多人带偏了跑道,目前全球真正懂得区块链专业技术的不足2000人,由此也不难看出,那些ICO平台其实是打着区块链的幌子,行坐地生财之实。[2018/3/13]
证券时报网: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有两个难点:今日证券时报网发文称:“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有两个难点:第一个是统一标识,也就是所谓的公有链,目前包括以太坊、腾讯都在做公有链,这种公有链是否能够做成一种统一的标识,大家都可以在这条链上去做相关的东西,这是入口问题;第二个难点是,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还是需要政策的支持。”[2018/3/5]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