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思佳编辑:王巧头图来源于pixabay
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化石能源带来的全球性危机,各类新能源开始投入使用。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
联合国发布的《2019全球可再生能源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连续第七年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投资国。2018年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达912亿美元,几乎占世界的1/3。
然而,新能源行业在快速崛起的同时,发展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重资产的新能源,前期发展靠补贴推动,而一旦补贴收紧,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将受到限制。另一面,想去市场进行融资,却因为资产分散,不易审核,令金融机构望而却步。
区块链技术的加持,使能源资产上链,产融结合,能够缩减投前尽调及投后审查成本。分布式能源交易,也能够实现去中心化的售电用电。
新能源:靠补贴、融资难、找桩难
1)前期发展靠补贴,行业自生长能力不足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成本高于传统能源,行业发展初期,需要政府补贴扶持,才能推动产业发展,激发市场需求。
2009年,国家采用“事前补贴”的方式扶持光伏发电的发展。补贴政策的刺激下,一时间光伏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各地都建设光伏电站。
中国海油“元宇宙能源创新工作室” 正式揭牌:金色财经报道,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中海油“元宇宙能源创新工作室”已在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中海油表示:“元宇宙能源创新工作室”将实现元宇宙核心关键技术与海洋油气能源应用场景结合,解决业务中对可视化、沉浸式、互动性的需求,助力公司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2022/8/5 12:03:32]
补贴确实能够促进行业发展,但同时财政压力也在逐渐增大。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光伏补贴缺口2017年达到455亿元,约占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缺口的40%。截止2018年6月初,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缺口已超过1200亿元。
于是,去年国家出台“531光伏新政”,降低光伏产业的补贴力度。
“狠心断奶”后,当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大幅下滑。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同比下降19.7%。
2)分布式资产,融资难
能链科技创始人林乐告诉锌链接,中小企业基于主体信用很难获得融资,只能通过资产进行融资。
对于重资产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融资需要对资产进行投前尽调、投后管理,并需要定期了解资产的真实运营情况和现金流情况,才能做金融产品。
苹果联创Steve Wozniak投资的区块链能源公司Efforce推出WOZX代币:苹果联合创始人Steve Wozniak去年投资的区块链能源公司Efforce推出了WOZX代币。该代币昨天首次出现在HBTC交易所,并将于下周上线Bithumb Global。目前其价格刚刚超过1美元,代币的供应上限是10亿枚。根据其网站介绍,Efforce将鼓励用户通过“代币化未来储蓄”的承诺来资助节能项目。通过WOZX代币,Efforce将这些集体投资产生的储蓄(比如降低电费的绝缘材料)传递给“贡献者”。(Decrypt)[2020/12/6 14:14:08]
但是新能源产业中有大量分布式资产,比如分布式光伏屋顶电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很分散,对传统金融机构来说,投前尽调和投后管理的成本很高,成本收益无法匹配,就难以进行融资。
3)充电桩分散,用户找桩难
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已超过100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超过41万台,私人充电桩保有量超过59万台。
部最新数据显示,截止今年6月,在汽车保有量中,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44万辆,车桩比达到3.5:1。
EVShare将在洛杉矶进行区块链能源交易试点:能源和运输初创公司EVShare正在洛杉矶启动一个社区能源共享试点。这项计划获得2000万美元的合作伙伴资金和来自加州能源委员会的900万美元赠款,将测试区块链技术在管理本地化可再生能源电网中的应用。(Cointelegraph)[2020/8/8]
图片来源于pixabay
充电桩数量有限,且不同充电桩隶属于不同运营商。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目前国内充电桩市场形成了以特来电、国网公司、星星充电为头部集团,15家主要基础设施公司参与竞争的局面。
不同充电桩运营商之间呈现“割据”状态,对车主来说,如果要找充电桩,往往一个手机里要下载好几个充电桩APP,用户找桩难。
此外,不仅桩企的建桩布局在空间上比较分散,收费标准和支付方式也没有统一,有的使用充电卡,有的则需要预先充值,部分软件甚至不支持退款。
区块链技术的点对点传输、可溯源防篡改等特性,似乎能有效改善新能源行业的一些困境。
工信部发布的《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认为,区块链技术在能源生产、能源交易、能源资产投融资等环节有较广泛的应用场景。
美俄能源部长将就原油市场波动进行磋商:美国能源部长布鲁耶特与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将就全球原油价格暴跌进行磋商。美国能源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双方将探讨“在当前(原油市场)出现前所未有波动的时期,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如何应对全球石油市场波动“。(金十)[2020/3/31]
资产上链,能源金融是关键
国内外企业纷纷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新能源领域。锌链接根据公开信息了解到,大部分国外区块链能源项目都集中在P2P能源市场平台,允许用户通过区块链向其他人购买或销售电力能源。
国内方面,2018年,华为发布区块链白皮书时披露区块链在新能源的点对点认领方案。具体来说,将区块链技术用于电力交易领域,使用电记录可查询,可追溯,并且可以自主选择供电来源。
万向集团打造的万向创新聚能城,将应用区块链技术搭建电网分布式调控系统,将调度控制系统区块链化,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池全寿命管理系统,以此推动电动汽车的应用。但目前还处于构想阶段,未曾落地。
除此之外,其他解决方案则集中在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能源的金融服务以及提升充电桩运营效率上。
1)资产上链,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
动态 | 2024年能源公用事业市场区块链价值将达34.604亿美元:据Globe Newswire消息,Infoholic Research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区块链在全球能源公用事业市场的价值到2024年可达34.60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59.4%。报告称,由于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多,能源公用事业市场的区块链行业将继续增长。北美是最大的市场贡献者,欧洲紧随其后,亚太地区是重点关注区域。缺乏对技术和技术早期阶段的认识是大多数地区能源公用事业采用缓慢的原因,而拥有最多初创企业和创新企业的美国拥有巨大的区块链市场,欧洲有很大潜力,但对安全和信任问题的严格监管可能会阻碍其增长。[2019/2/12]
林乐告诉锌链接,区块链技术可以把行业所需的资金进行深度的产融结合,让金融机构能够掌握资产的运营情况和现金流情况,进而解决融资难问题。
能链科技自主研发区块链底层体系TFiN,打造分布式资产投融资管理平台,实现资产上链。
林乐介绍,TFiN基于物联网设备采集资产运营数据,通过存证智能合约进行资产上链登记,以此打通产融之间的信息链条。同时,通过分账智能合约,实现现金流的监控和分配,让资金全流程透明化,增强金融机构的放贷信心。
能链科技的分布式资产投融资平台受访者提供
目前,该平台已落地,签约资产达200多亿。
与能链科技不同的是,新能链则是对上链资产进行撮合交易,在金融端引入大量投资机构,根据投资机构的投资偏好和投资属性匹配合适的电站资源。
新能链资产上链发行清结算解决方案受访者提供
刘太金向锌链接介绍,资产端有选择投资机构的权力,投资机构有选择资产的权力。加快交易速度,也增加议价能力。而目前还处在技术研发阶段的清结算部分,则主要希望解决财务核对的问题,利用智能合约和算法,解决ERP系统核账、对账的麻烦性。
此外,还通过物联网设备,把电站的发电量数据实时上传到链上平台,由于投资收益的证明是发电量的结算,以此解决收入来源的真实性。
在刘太金看来,区块链是一个共识联盟体系。电站要上链,首先要解决信息数字化问题,通过标准化联盟,认证机构、司法机构、保险机构等,对电站进行证明和背书,使其成为一个合规标准的产品,方便流转,才容易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刘太金透露,下一步还要接入公司的征信信息,方便投资者从不同角度判断公司。
2)共享充电桩,Token来激励
3.5:1的车桩比,还是过于紧张。在解决数量之前,首先要打通各个分散的运营商,让用户愿意使用,提升充电桩利用率,增加运营商的盈利。
林乐告诉锌链接,在电动汽车和充电桩一体化网络中,做一个面向C端用户的共享充电桩平台,只需一个APP,就可以完成统一的支付清结算。
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用户进行Token激励,以此提升充电桩利用率和运营效率。
不过林乐也坦言,要想实质性提升充电桩利用率,更重要的还是实现车桩配比的合理化。
3)智能微电网:分布式能源交易
目前,国内的电力交易市场主导权仍掌握在国网手中。虽然2002年就开始推行电力体制改革,但是大船难掉头。电改涉及多个部门之间的博弈,整体推行仍较为缓慢。
近年来,国内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交易过程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导致信任成本大幅上升。
融链科技利用联盟链技术让物业方、电集团、光售电公司、光伏厂家、家庭用户等都上链,在平台上实现去中心化的可信电力交易。
融链科技的分布式能源交易平台受访者提供
其创始人兼CEO胡锴介绍,首先,在能源终端的前面安装硬件产品,利用智能合约技术,通过自动化程序进行发电计算、售电预约、协议支付等。同时,交易信息上链,交易记录可见。通过搭建交易平台,服务于售电公司和用户,实现去中心化的售电用电。
目前该平台已在北京的一个工业园区中进行小规模的落地。
胡锴指出,未来,利用区块链的跨链技术,理想情况下,该平台或可实现跨园区、甚至跨省市之间的电力交易。
由此看来,区块链技术能够让电力交易更市场化,或许能探索出新的电力交易模式。
电力交易:大规模落地难
交易市场化是电力改革的终极目标。理想情况下,只要价格合适、达成协议,电力可以实现跨省市的交易。但能源市场受国家管控,市场化程度低,强监管下,调配方案显得不甚合理。胡锴对锌链接表示,国内仅放开一定电压等级下的电力交易,跨省市、大区的交易,国网必须参与进来。点对点电力交易的项目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点,要想实现大规模应用,还需要多方共同推动。
刘太金也持相同的观点,他认为资产上链只是第一步。要想实现大规模的应用推广,还需打造一个新能源的产业生态,从资产数字化、标准化到司法确权,利用多维的数据提升资产评估效率。光伏作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光伏电站在建设、运维方面都有一定的标准,但在资产交易方面,还未统一的标准。
打造行业统一的资产标准,或许是未来的机会。刘太金指出,光伏资产流动性差,最大的原因是交易没有标准化。有了统一的标准,资产才能被投资方所认可,才具有流通价值。
电力交易难扩大,光伏资产难统一,政策上、技术上都还存在难点。但对新能源的发展来说,探索区块链技术更多场景的应用是一个趋势,将有机会彻底改变能源领域的生产关系。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