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4日-9月18日,由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举办的“2019上海区块链国际周”在上海举行。区块链国际周黑客马拉松、DEMODAY、第五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以及一系列项目方专场、技术研讨会、主题晚宴等活动。
9月17日,第五届区块链全球峰会正式开幕。峰会邀请世界范围内极具话语权的技术大咖、专家学者、技术代表以及其他行业的代表人物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当前区块链技术的热门议题。金色财经记者亲临现场,为您带来第一手报道。
在峰会的开幕式上,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发表了主题演讲。李礼辉表示,数字技术变革将重构经济模式。区块链可以加持商业信用的数字信任,区块链通过数学方法解决信任问题,以算法程序表达规则,只要信任共同的算法程序就可以建立互信,构建一种“技术背书”的信任机制。
以下是致辞的完整内容: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第5届全球区块链峰会,恰逢区块链10年。2009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面世时几乎是悄无声息。2019年,应用区块链分布式对等架构的数字货币Libra的出现,则引起了全球的震动。
李礼辉:区块链会重构我们的工业模式和生活模式:近日,在媒体高层区块链知识公益培训(链媒班)上,”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业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李礼辉表示, “区块链是多种技术的集成创新,数字信任主要的优势是高效率、低成本、普惠性,未来我觉得数字信任还会在更大的范围做大。例如数据可信、产权可信、授权可信、合约可信、法人可信,也可以进一步做到指挥全可信,这一定会重构我们的工业模式和我们的生活模式。(华夏时报)[2020/10/19]
这10年,数字技术创新突飞猛进,交融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社会的商业模式。我们需要回答这样一些问题:新一代技术进化对经济结构的“改变”只是改进与优化,还是变革与重构?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围目前并不大,尚未形成规模化效应,但崭露头角的结构性创新,似乎蕴藏变革的力量。
第一,可以加持商业信用的数字信任。
在传统的商业信用模式中,信息不对称是常态。信任需要积累,建立信用需要较长的周期;信任需要中央节点,日常经济行为难以成为社会信用记录。因而,信用可及范围和信用覆盖范围小,信用形成成本和信用风险成本高。
李礼辉:法定数字货币最终能否替代传统货币将是市场抉择过程:10月6日消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在《中国金融》刊文称,目前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设计只限于替代流通中的现金。它将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尽管法定数字货币具有区别于微信支付、支付宝的行政权威地位优势,但最终能否替代传统货币形式,取代新兴的电子支付工具,成为主要货币形式和主要支付工具,将会是一个市场抉择的过程。而影响市场抉择的要素是:使用是否更加便捷,流通成本是否更低,大众是否乐意接受,从而是否能够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经济规模。(新浪财经)[2020/10/6]
大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发现信用,发掘信用价值。区块链通过数学方法解决信任问题,以算法程序表达规则,只要信任共同的算法程序就可以建立互信,构建一种“技术背书”的信任机制。其价值在于,可以在信任未知或信任薄弱的环境中形成可信任的纽带,节约信用形成所需的时间和成本。数字信任可以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取代商业信用,可以加持商业信用。
进一步分析,与传统商业信用相比,数字信任的主要优势是可以构建低成本的信用普惠。这将重构信用模式,并要求改变信用制度。信用体系的架构,信用评估的标准,信用定价的模型,都需要再造。
声音 | 互金协会李礼辉:区块链技术规模化商业应用还需突破五大瓶颈:在民生银行联合主办的“首届金融科技前沿论坛”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表示,区块链技术规模化商业应用还需要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隐私保护技术;二是真实性监督机制;避免信息失真,防止投机;三是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四是密钥技术;五是区块链架构。李礼辉认为,由于技术瓶颈的限制,当前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仍不具备相对于传统金融IT系统的核心竞争力。新技术的成功应用必须满足四个要素:一是效率更高,二是成本更低,三是具有商业价值的经济规模,四是具备社会认可的可靠性、安全性。[2018/9/10]
第二,可以穿透金融中介的数字链接。
“世界是平的”。现代经济体系总体上属于平面交互结构。这种平面架构赋予金融业至关重要的中介地位,包括信用中介、交易中介、支付中介。中介,是金融业的本源,是金融业的财源,是金融业赖以生存的根基。
高价值的金融业首先成为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实验场景。值得重视的是“多维度直接交互架构”。在参与方多、高复杂性金融交易场景中,区块链可以构建多维度直接交互的架构和加密的数据网络,实现众多参与方之间零距离、零时差的交通,做到协同治理,共享信息,归并校验,精简流程,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 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技术性信任可以一定程度上取代商业信用:金色财经6月2日现场报道,在今日召开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在会上表示,可持续的金融科技发展之道应该是勇于创新但固守金融本源,敢于变革但不触金融安全底线,善于构建捷径但不走旁门左道。他说,区块链通过“共识协议”和编程化的“智能合约”,可以嵌入相应的编程脚本,从而实现价值交换的针对性和筛选性,以及价值交换的限制性或条件性,实现价值的特定用途。他强调,在区块链金融应用场景中,技术性信任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取代商业信用。但并非否定或去除传统的信任方式,是用技术信任加持商业信用。这样有利于维护和执行契约关系和契约原则,有利于维护金融诚信,十分契合市场经济的需求。更多内容请关注金色财经的后续报道。[2018/6/2]
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金融,却可能越来越深刻地冲击金融的中介地位。例如,利用区块链的共识算法、智能合约机制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定价、智能撮合机制,数字金融市场有可能建立公平对等、点对点的直接交易机制,从而淡化中介甚至取消中介。在基于公有链的“分布式商业”实验模式中,所有的商业中介、信任中介、信用中介都可以被数学算法所取代,不再需要中心化组织,不再需要中介成本,商业的可扩展性可以变成无穷大。
李礼辉:区块链金融应用的最佳路径是多中心联盟的分布式共享账本:近日,以“区块链的金融应用”的主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表示,无论是技术可行性,还是经济的可行性,区块链金融应用的最佳路径应该是多中心联盟的分布式共享账本。他补充道,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的结构在小规模的虚拟社区中继续生存和发展,有中心的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将会成为区块链技术规模化应用的主流结构。[2018/5/10]
第三,可以超越国家主权的数字货币。
采用数字化技术的货币形式可称为数字货币,包括法定数字货币、虚拟货币、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
我把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包括金融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称为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提出“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的概念,主要基于这样一些考虑:能够成气候的数字货币必须是可信任的,法定数字货币因为法定地位和国家主权背书而可信任,其他任何机构的数字货币要做到“可信任”,必须具备这样一些品质:
具有公众信任机构的信用背书;
具有商业价值的客户规模;
具有高效可靠的金融交易和支付平台;
具有可审计的金融资产支撑;
具有行政许可的市场准入。
已经获得行政许可发行数字货币的金融机构包括高盛、摩根大通、瑞士联合银行等跨国银行。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推出数字货币Libra,希望Libra成为一个不受华尔街控制、也不受中央银行控制的新金融系统的基础设施。如果能够获得监管许可,Libra似乎具备了成为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的全部特性。
一是行业巨霸联合创始,覆盖巨大客户群体。Libra由Facebook牵头,联合信用卡清算、线上支付、线上旅游、电商平台、流媒体音乐平台、电信运营商等28家巨霸级创始机构,可以为Libra提供足够的信用背书,而且拥有巨大的覆盖全球的客户群体,归并计算至少20亿。
二是应用数字技术,构建独立的金融基础设施。Libra应用联盟区块链的分布式对等架构,应用隐私计算技术保护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应用Calibra电子钱包,提供可以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交易和转账平台,不再需要银行。
三是以“硬资产”做支撑,保持价值稳定。Libra协会成员的投资和用户购买Libra的法定货币,都将成为储备金,用来支撑Libra的价值。Libra用储备金进行低风险低回报的投资,与低波动率实体资产捆绑,以保持价值稳定。
Libra能否得到世界各国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认同和许可,能否获得金融体系的信任并实现与现有金融系统安全可靠的融合,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Libra对现有货币体系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超越国家主权,僭越中央银行,跨越商业银行。超主权数字货币有可能从根本上重构全球的货币体系。
一是可能冲击主权货币地位。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地位本质上取决于公众的信任,“法定”只是加强了公众信任。贝壳成为原始货币并非出于“法定”,而是公众认可的等价属性。落后国家、弱小国家如果遭遇重大经济困难,主权货币就可能失去国民的信任,就可能被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所取代。经济兴隆的国家或联盟的主权货币一般不会退出货币体系,但货币地位有可能主次更替,成为全球性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的锚定对象。
二是可能重塑货币霸权地位。
数字货币的霸权地位,将由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的覆盖范围、用户规模和实体资产规模来决定,全球有可能出现几个势均力敌的数字货币系统。全球流通的超主权数字货币也许不再有明确的国别标签,最为重要的是公众认可的全球性商业信用和数字信任。
三是可能形成跨越商业银行的金融体系。
Libra这类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体系,一旦形成可以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金融基础设施,就可能从支付清算入手,逐步进入储蓄、融资、投资、保险、资产交易等领域,渗透平民大众的经济生活,全面争夺金融业的市场。
综上所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信任、数字链接、数字货币,很有可能重构经济、金融的模式。这是现实的挑战,也是未来的机遇,
第一,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掌握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的主导权。实施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国家战略,明确产业政策,对数字技术研发企业和专业人才给予税费优惠,鼓励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国家队加民营队,大中加小微,在数字技术的关键领域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在数字经济、数字金融的关键领域建立全球性竞争优势。数字货币在未来的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居于核心地位,当前很有必要抓紧研究发行中国主导的全球性数字货币的可行路径和实施方案。
第二,我们应该大力促进和规范制度创新,加快数字金融制度建设。立足于保证数字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抓紧建立数字信任机制,制定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数字金融市场监管、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监管、虚拟货币监管等数字金融制度。应该抓紧研发数字金融技术国家标准,建立专业化的数字金融技术应用审核和验证体系。应有必要建立数字金融创新沙盘试验制度,积极探索数字金融业务监管的新模式、新规范,适当放宽数字金融市场准入。在数字金融全球制度建设中,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并努力争取话语权。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