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表示,从2014年至今,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五年,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
穆长春表示,目前央行数字货币DC/EP采取的是双层运营体系。单层运营体系是人民银行直接对公众发行数字货币,双层运营体系是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采取双层运营架构有以下几个考虑。首先,中国是一个复杂的经济体,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经济发展、资源禀赋、人口教育程度以及对于智能终端的接受程度不一样。从提升可得性,增强公众使用意愿的角度出发,应该采取双层运营架构。
北京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正式揭牌:9月10日,在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丰台区人民政府、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等单位在北京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举办的2021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北京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北京国家数字金融技术检测中心”正式揭牌。(北京商报)[2021/9/10 23:15:01]
其次,采取双层架构也是为了充分发挥商业机构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商业机构IT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比较成熟,系统处理能力也比较强,在金融科技运用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人才储备也比较充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机构可以密切合作,不预设技术路线,充分调动市场力量,通过竞争实现系统优化,共同开发共同运行。目前来看,Libra的组织架构和DC/EP当年所采取的组织架构实际上是一样的。
雄安新区:参与法定数字人民币研究和试点:近日,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进全面创新,加快区块链实验室建设和发展,推进区块链等技术在金融领域深度应用,引进并培育一批在区块链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的金融科技企业,推动一批区块链等方面具有引领性的金融科技项目在新区试点运行。《实施方案》还提出,拓宽数字货币应用场景,探索数字货币应用新模式,拓宽数字货币应用场景,探索数字货币应用新模式。[2021/7/20 1:03:59]
第三,双层运营体系有助于化解风险,避免风险过度集中。人民银行已经开发运营了很多支付清算体系、支付系统,但原有清算系统都是面对金融机构的。发行央行数字货币要直接面对公众,涉及千家万户,仅靠央行自身力量研发并支撑如此庞大的系统,而且要满足高效稳定安全的需求,并且还要提升客户体验,非常不容易。无论是从技术路线选择,还是从操作风险、商业风险来说,通过双层运营设计可以避免风险过度集中到单一机构。
中国知识产权报:法定数字货币专利助力我国数字金融发展:5月14日,中国知识产权报发表文章《法定数字货币专利助力我国数字金融发展》。文章指出,目前,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工作主要由央行下属的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三家机构承担。截至2020年4月14日,根据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这三家机构已分别为数字货币及其相关内容提交22件、65件、43件专利申请,专利申请涵盖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应用的全流程,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文章写道,从专利角度分析,我国的法定数字货币研发进展迅速,已完成技术储备,具备了落地条件。法定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下的一种大趋势,它的推出势必给现有的货币体系带来巨大改变,给我国的金融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值得翘首以待。[2020/5/14]
第四,如果使用单层运营架构,会导致金融脱媒。单层投放框架下,央行直接面对公众投放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与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相比,前者在央行信用背书情况下,竞争力优于商业银行存款货币,会对商业银行存款产生挤出效应,影响商业银行贷款投放能力,增加商业银行对同业市场的依赖。这种情况会抬高资金价格,增加社会融资成本,损害实体经济,届时央行将不得不对商业银行补贴,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颠覆现有金融体系。
声音 | 央行王同益:法定数字货币是最合适的稳定币:今日在清华金融评论杂志上,央行上海总部王同益今日发表《稳定币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研究》一文,称GUSD和PAX等受监管的稳定币推出有三个主要影响:1,会挤占其他稳定币的市场份额,但很难完全替代;2,支持以太坊系统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将明显受益;3,绕过外汇管制,对部分国家的法币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王同益同时提出了稳定币的发展前景的三个判断:1,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资产的交易流转对稳定币有客观需求;2,法定数字货币是最合适的稳定币,但短期内难以正式推出;3,民间稳定币和受监管稳定币料将不断出现,需密切关注其发展态势及影响。[2018/10/12]
那么,双层运营体系对货币政策有何影响?穆长春表示,双层运营体系不会改变流通中货币债权债务关系,为了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商业机构向央行全额、100%缴纳准备金,央行的数字货币依然是中央银行负债,由中央银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
另外,双层运营体系不会改变现有货币投放体系和二元账户结构,不会对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形成竞争。由于不影响现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不会强化压力环境下的顺周期效应,因而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采取双层运营体系发放兑换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也有利于抑制公众对加密资产的需求,巩固国家货币主权。
在技术路线方面,穆长春表示,从央行角度来讲,从来没有预设过技术路线,并不一定是区块链,任何技术路线都可以,可以称它为长期演进技术。目前,相关领域属于一个赛马状态,几家指定运营机构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做DC/EP研发,谁的路线好,谁最终会被老百姓接受、被市场接受,谁就最终会跑赢比赛。
不过,穆长春也强调,在双层运营体系安排下,还是要坚持中心化管理模式。央行数字货币既可以像现金一样易于流通,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同时又可以实现可控匿名,保证“三反”,这两者之间要取得一个平衡。
现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注重M0替代,保持了现钞的属性和主要特征,也满足了便携和匿名的需求,是替代现钞比较好的工具。此外,因为央行数字货币是对M0的替代,所以对于现钞不计付利息,不会引发金融脱媒,也不会对现有实体经济产生较大冲击。
穆长春强调,央行数字货币必须有高扩展性、高并发性能,它是用于小额零售高频业务场景。为了引导央行数字货币用于小额零售场景,不对存款产生挤出效应,避免套利和压力环境下的顺周期效应,可以根据不同级别钱包设定交易限额和余额限额。此外,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加载智能合约,但对于超过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还是会保持比较审慎的态度。
央行货币的数字化有助于优化央行货币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货币地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央行数字货币可以成为一种计息资产,满足持有者对安全资产的储备需求,也可成为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限。还可成为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同时,央行可通过调整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影响银行存贷款利率,同时有助于打破零利率下限。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