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志明:建立我国国家主权区块链基础平台迫在眉睫

在今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郑志明院士认为,当前区块链的发展,国外以区块链基础技术平台研发为主,国内则以区块链应用为主。因此,建立我国的国家主权区块链基础平台迫在眉睫。具体而言,他认为中国区块链发展目前存在三个问题:第一,一多两少,即专利多,开源代码少,科研论文少。第二,没有安全自主可控的底层平台,依赖国外开源社区的成果,多引用国外的安全算法。第三,没有软硬件的一体化平台,缺少支撑区块链的可信硬件环境,软硬件协同不足。“我想,真正的区块链大型应用是在产业和生态上的应用,而不是做项目,这样以后才能真正推动我们国家的产业和生态系统,来促进我们国家早日实现强国。”

声音 | 中国科技部部长:区块链等技术将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11月21日,在世界5G大会上,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对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环境、生态等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驱动人类社会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新京报)[2019/11/21]

声音 | 中国科学院董纪昌:区块链等均能与新文科找到契合点:据光明日报报道,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助理、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董纪昌表示,无论是近年出现的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还是人社部等三部门发布的13个新职业,均能与新文科找到契合点。可以预见,未来5至10年内,新文科建设将托举起一批新的热门专业。据百科,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2019/7/24]

声音 | 中国科学院教授吕本富:公链存在三个支撑: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2018区块链发展生态峰会上,中国科学院教授吕本富指出,公链的三个支撑是,首先是一支区块链基金及核心团队,支撑公链的原始开发和模型建立。以白皮书为标志。第二是区块链技术社区,围绕原始开发,接管公链的应用开发和运营。第三是用户组成的社群,用户既是投资者,也是受益者。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份和行为数据。所有的个人隐私数据,均可以通过用户自己来拥有,并在需要的时候有限地授权第三方使用。[2018/7/19]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0:15ms0-1:61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