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行顶层设计发布满3个月时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迎来了突破性进展。12月5日,央行宣布推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北京率先开展,中国版“监管沙箱”正式启动。今年以来,北京对“监管沙箱”的探索也在全速推进,西城区有望率先落地试点。分析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持牌机构有望率先进入试点,另外,“新、热、风险可控”或许会是试点对于产品的标准,其中,数字货币等尝试以及助贷、联合贷款等涉及传统金融领域但又存在争议的产品也可能进入试点。
中国版“监管沙箱”启动
中国版“监管沙箱”正式启动,率先在北京落地。12月5日,央行官网公告称,为落实《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复》,支持在北京市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引导持牌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金融提质增效,营造守正、安全、普惠、开放的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北京金控:与中行共同研究推动数字人民币场景使用:10月13日消息,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结合现有业务场景,共同研究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冬奥会等场景的使用。[2021/10/13 20:25:20]
同日下午,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也发布消息称,将在央行指导支持下,在全国率先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探索构建包容审慎的中国版“监管沙箱”,运用信息公开、产品公示、共同监督等柔性管理方式,引导持牌金融机构推动金融科技守正创新,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众所周知,如何平衡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是金融监管面临的普遍难题,而“监管沙箱”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创新测试机制,一直广受市场和监管关注。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早在去年发布的《北京市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中便明确,北京将推动监管创新与风险防范体系构建,并探索推动以“监管沙箱”为核心的金融科技监管创新试点落地。
北京金控集团利用区块链底层技术实现公共采购合同应收账款确权:3月12日,新闻网刊文《让党旗在疫情防控和服务小微第一线高高飘扬》。文章表示,北京金控集团与海淀区联合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小微企业公共采购线上确权系统”正式上线,利用区块链底层技术多方共识、不可篡改的特点,实现公共采购合同应收账款确权,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信用凭证、快速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2020/3/12]
今年以来,中国对“监管沙箱”的探索也在全速推进。今年7月15日,在“第四届全球金融科技峰会”上,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透露,央行会同相关部委,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省市开展金融科技应用试点,从而建立完善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他将这一试点称之为中国版的“监管沙箱”。
北京西城即将试点
动态 | 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年报” 披露虚拟货币等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进展:1月10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2019年度绩效管理工作报告”。报告称,年内北京推动新增A股上市公司29家,其中科创板12家。此外,探索“7+4”金融监管制度框架以及深入开展P2P、虚拟货币等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等相关工作,均被写入本年度北京版绩效管理工作报告。2019年年内,北京金融监管局深入开展P2P、互联网理财、虚拟货币等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存量风险有序化解。持续加大对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打击力度。[2020/1/10]
其实,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向金融行业的不断渗透,监管创新也渐渐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特别是今年9月央行发布的金融科技顶层设计——《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出台后,北京地区何时推出落地细则备受关注。
动态 | 北京金控: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完成数据互联和数据确权:北京金控集团成立了国内首家普惠型金融大数据公司北京金融大数据有限公司,其正在建设的金融大数据平台,已被明确为北京市政务数据在金融领域社会应用的统一接口,承担金融大数据统进统出、制度化管理、创新社会应用三个功能。据了解,北京金控集团正以金融科技为核心,以人工智能进行资产数字化,以大数据、区块链完成数据互联和数据确权,以云计算运行底层算法,构建创新型的未来金融科技基础设施。[2019/9/25]
一位北京监管人士透露,目前正在按照《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要求加紧制定具体的北京市落地细则,进一步加大对金融科技创新的激励和支持政策。北京市西城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孙硕还曾透露,“监管沙箱”机制即将在西城落地。
关于此次监管试点落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金融科技是高资本投入、高人才聚集,高创新模式的行业,行业发展主要聚集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四地,北京基础较好,并且是监管的中心和枢纽,监管试点运作过程需要很多部门配合,在北京会更加便利。
北京市网络法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车宁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北京在全国拿到首例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对于北京发展以金融业为主的服务业是非常大的利好。当前北京市经济发展也在面临转型,需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监管试点可谓强心剂。
“北京是最多的金融科技公司聚集城市,蝉联全球金融科技最强城市。选择金融科技公司主体最为丰富的北京,意味着金融科技监管系统打造进入实质性阶段,试点成功后也会将成果推向全国。”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孙扬对北京商报记者说道。
持牌机构、数字货币有望领跑
“在试点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特许的‘监管例外’,原来不被允许的业务或有争议的业务,在试点中可能是允许做的,不过按照国际上‘监管沙箱’试验情况,最后也不是所有创新项目都会成功实施。”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教授、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文君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多位分析人士指出,试点沙箱监管,会采取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辅助监管,给金融科技产品以及对应的监管手段一次试验的机会。那么,此次试点会采取哪些手段?接下来试点会有哪些动作?
车宁表示,央行提到了探索运用信息公开、产品公示、社会监督等柔性管理方式,接下来,可能会建立新的机制以及信息公开平台。从柔性管理上看,可能会运用多元化的社会手段进行监管,金融科技研究院、行业自律组织等会发挥作用。在技术手段方面,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监测等监管科技会迎来一波利好。
尹振涛认为,试点模式主要是会参考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监管沙箱”模式,设置准入标准和门槛,在一个范围内进行试点,合格之后离开沙箱,从试点针对的行业看,互联网小贷以及其他的创新领域可能会涵盖在内。
而在车宁看来,试点推出对于持牌机构技术创新是一大利好,另外“新、热、风险可控”或许也是试点对于行业和产品的标准,其中,数字货币、支付领域可能率先试点,可能会细化到该领域内的具体的某项解决方案或产品。
“从主体上看持牌机构可能会率先进入试点,助贷、联合贷款等涉及传统金融领域但又存在争议的产品也可能进入试点。同时,会有非国家形式的类似Libra数字货币的尝试出现。”陈文君如是说。
孙扬则表示,在国家支持发展普惠金融政策引导之下,未来很有可能会鼓励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普惠金融、农村金融的技术应用试点,引导金融科技向支小支农方面发展。
本文来源于“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