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币市场风云变幻,一次次泡沫、幻灭、惊涛骇浪,投资者们常常陷入了种种心理误区而难以自拔,总结一些常见的心理误区,及在杠杆交易中可以采用的应对方式,希望对大家之后的操作有所增益。
1、“家花不如野花香”。不珍惜已拥有的,对未到手的则持有过于美好的想象。操作中已经有了一定收益,但看得更远,反而出现盈利全部回吐的局面。应对方法:已经到手的收益,一定要调整止损来锁定收益。
声音 | 原检察院工作人员:币圈人最易涉及盗窃罪等五大刑事风险:原检察院工作人员、现律师火伊婕发文表示,币圈人士最容易涉及5大刑事风险,分别为:1. 盗窃罪——从偷矿机到偷电;2. 涉计算机类犯罪——虚拟货币:财产or数据?3. 组织、领导活动罪——拉人头的掮客;4.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罪——严打资金盘;5. 罪——大型兜底罪名。[2019/12/30]
2、过度自信。自信分析的准确度,不设止损。一次亏损可能就会吃掉之前的所有盈利。不管如何自信,止损一定是随着开单一起设置的。而且设置了止损不被打掉也可以是自信的一种方式。
现场 | 相里朋:STO可能是币圈最后的挣扎:金色财经独家现场报道,金色沙龙?破茧系列“STO能否成为区块链行业强心剂”在四分之三区域全球商业中心举办,工信部高级工程师相里朋表示,STO既满足政府监管需求,又能满足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便利融资。然而在国外这条途径或许有可能,但在中国目前这就是非法融资,就是集资。所以如果在法律法规合规的情况下,STO或许是币圈突围的方式。但是如果没有这些,STO可能是币圈最后的挣扎。金色沙龙系列活动由金色财经主办,贝壳公关承办,节点资本联合主办。[2018/10/27]
3、仓位思维。大多数人常先有结论,再找论据,而对反面的论据视而不见。投资者们则是有了仓位,自然思维上会变得不客观。交易系统没有开仓信号发出之前,不要下单,保持空仓,思维也不会受到影响。
动态 | 人民网评陈伟星李笑来之争:纷争接近事实时 “币圈”才能去伪存真回归理性:人民网旗下人民创投频道发表文章总结近期陈伟星与李笑来之间的争执,文章中表示:“当面临来自来自圈外的压力时,新老“网红”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也许会结成暂时的联盟。但是这样的关系显然是脆弱的,在利益纠纷面前显得不堪一击。目前李笑来等人依然牢牢把持着“币圈”的话语权,上位之路,难上加难,陈伟星选择了向李笑来直接开炮,借道义的制高点强行上位。”
文章认为,公众在随着这场纷争日益趋近事实的时候,“币圈”才能一步步去伪存真回归理性。这场战争中,陈伟星或许只想破开李笑来的霸主地位,却也摘掉了“币圈”脸上的遮羞布。若真如李笑来录音中所描述的那样,建立在谎言和黑幕之上的区块链繁荣将难以持久,共同的利益或许会让这场纠纷草草收场,但是让“币圈”回归理性和法制之路才刚刚开始。[2018/7/14]
4、短期趋势长期化。短周期的趋势止盈止损却是长周期的设定。比较容易出现过车山的情况,短周期下单,止损也是短周期,止盈可以是长周期,但需要一步步的向有利方向移动止损。
5、亏损恐惧症。开仓后一有亏损心理状态就很差,容易做出错误决定。害怕时绝对赢不了,交易中的恐惧心理是最大的敌人。采用一个简单明了的操盘系统,定下这么一个目标,当操盘系统给出买卖信号时,立刻毫不迟疑地采取行动,不管自己心里在怎么犹豫,一定要战胜交易中的恐惧心理。
6、标题党。投资者往往容易对新闻标题或者数据做出过度反应。要观察数据、新闻之前是否有此类预期,行情是否已经对预期有所反应,才能再做决定此信息带来的行情波动能有多少。
7、选择性记忆。对自己的正确决策印象深刻,对自己的错误却记忆模糊,是人脑自我保护的一种措施。表现在投资过程中,大多数人对大幅盈利的过程都津津乐道,对踩过的地雷却避而不谈,不汲取经验教训,这样会严重阻碍投资水平的提高。粗略统计,交易中中能从自己的教训中吸取经验的人实为罕见。没有好方法,一次一次记录分析是不可少的。
8、心理账户。人们喜欢在脑袋中把钱分成不同部分(如买房的钱和投资教育的钱),而投资人最常见的心理账户是把钱分为本钱和赚来的钱,并且对这两部分的钱体现出非常不同的风险偏好,因而无形中把买入成本作为决策依据之一。今天赚来的钱明天就是我的本钱,严格的止损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成功的投资家,理应提高自己的理性判断力,一步一步杜绝不良心理对投资的一系列影响。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在投资圈内享有一席之地。详细交流了解请加笔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