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从一开始就是通证经济。
无通证、不区块曾一度是币圈的共识,直到我们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无币区块链,有币区块链开始“走出国门”。
通证经济强调的信任第一,而无币区块链强调的不再是信任,而是包括控制、效率、信任在内的复杂集合体。在可控的基础上,实现一定的效率和信任——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就这样被简单粗暴地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解决。
曾经有人作一个比喻,说公链就是人人平等,一人一票,大家都做自己的评价。而联盟链就像是地主们联合起来造一个链,大家去通过去信任地主,再去信任这个链。
这个比喻很形象,但其实并不准确。
?
区块链是革命,但并不解决所有的问题。
即使是区块链最核心要解决的信任问题,在很多时候,大多数人的一人一票机制也不是准确高效的。
Marathon Digital 2023年3月生产825枚比特币:金色财经报道,比特币矿企Marathon Digital宣称,2023年3月生产825枚比特币,环比增加21%;截至2023年3月31日,将不受限制的比特币持有量增加到11,466枚比特币(约3.265亿美元)。[2023/4/4 13:43:29]
举个例子来说,区块链在个人身份证明上的运用,最权威的不是大家都来证明你是张三,还是要由权威机构来证明,最后通过区块链帐本的方式予以公示、不可篡改。
所以,比如由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银联等在北京共同宣布,由六家具体单位共同设计并建设的区块链服务网络,就是由几个大“地主”共同打造的一条跨公网、跨地域、跨机构的全国性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平台。在这条链上运行应用程序,对于行业内的人说,也是可信的。
ETC Grants DAO第一轮资助计划已于2023年1月31日开启申请:1月31日消息,ETC Grants DAO第一轮百万美元资助计划开启申请,将于4月30日结束。获奖的申请者可选择以ETC或是等值矿机的方式获得资助。
同日,比特大陆向去中心化非盈利组织ETC Grants DAO捐赠100台E9 Pro,用于促进ETC生态繁荣发展。[2023/1/31 11:38:48]
联盟链和公有链的争夺是一场不大公平的战斗,因为在国内来讲,擂台上的公有链选手已经基本被保安赶下来台。
但作为观众,我们也别急着喊不公平,因为我们要看的不是他们谁最终取得胜利,我们要看的是他们分别能为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
?
联盟链能做什么?“联公之战”将在何地开始?
印度2021年成立71家NFT初创公司:4月23日消息,在过去两年中,印度见证了NFT的急剧增长,围绕这一虚拟资产类别的新初创企业开始涌现。目前,印度有超过86家活跃的NFT初创企业。根据Tracxn获取的数据,其中,仅2021年就有近71家NFT初创企业成立。
在不同行业运营的几家现有科技初创企业也在其平台上推出了基于NFT的产品。目前在印度,NFT的主要领域和用例包括游戏、收藏品、金融和社交网络。(The Hindu Business Line)[2022/4/24 14:44:21]
先看一个例子,杭州市发布首条政务区块链,由巴比特提供技术支持,初步布设4个区块链节点。并随着需求不断增加DAPP,增加新的节点,引入更多政府部门参与。
这些节点基本都是政务部门参与,提供原始信息,一旦提供就在链上公开、不可篡改。公开、透明就意味着简单、高效。
报告:中国2020年国区块链产业规模达到27.8亿元,增速为33.7%:7月14日消息,近日,赛迪顾问数字经济产业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2021年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对2020年全球以及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未来两年中国区块链产业趋势给出了判断。赛迪指出,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区块链产业规模的增速明显放慢,产业总体规模达到28.1亿美元。在中国,2020年国区块链产业规模达到27.8亿元,增速为33.7%,超过全球区块链产业增速,成为全球区块链产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非数字货币类区块链企业基数大、创新力强,而且这些企业大部分以联盟链为底层架构,技术上比较成熟。但目前产业链下行业端用户的渗透率有待提高,随着制造业提质增效的需求进一步增加,预计未来行业端用户部署区块链解决方案的需求将逐渐增多,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放大。[2021/7/14 0:50:26]
比如在落实只跑一次政务效率来讲,过去我们要办一个什么证件,可能要跑几个部门,找好几个人,过好几个关,就为了盖几个章。
但是有了可信的联盟链,一切就变得不必要了。政务部门不再需要你通过跑腿拿来盖章的文件证明一些东西,直接在链上可查,加上人脸识别,你可能在一个窗口就办完了所有的事。
别小看这种小小的进步,作为中国人,近几年来其实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间享受到了很多无法想象的变利——来源都是小小的改变。
比如我们可以呆在家里点外卖,比如我们出门可以打滴滴——这些东西,一些在中国呆久了的外国友人,最后一回国都很不习惯,只想早点“回”中国。
设想一下,如果整个城市都基于联盟链,会不会很方便?
?
智慧城市的概念其实提出很久,但过去更多的是体现在:光纤宽带速度快多了、看病配药数字化了,还有校车监控、智慧校园、数字养老一系列新技术应用上。
2012年起,住建部发起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促使城市“不得病”、“少得病”和“快治病”,提升企业自身运营效力、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竞争力;,让百姓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民”、“利民”和“惠民”,给百姓生活方式带来更好的变化。
目前已经开展了几批,进化到了2.0阶段,而3.0阶段会是什么?
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基于区块链的智慧城市。随着5G的到来、区块链+物联网+联盟链都将焕发风采。
在国内,各大城市目前都在积极探索区块链智慧城市的概念,这是一条不太被人注目的赛道。
?
区块链如何服务智慧城市建设,杭州政务网方具雏形。但在一些特别的地方,已经开始全城探索了。
比如在缅甸的亚太城,是一座投资150亿美元的新城,不是太大,才120平方公里,但在样的弹丸之地,试点智慧城市反而容易小中见大。
这个地方位于一带一路经济走廊,海陆空健全,打造的108座金塔、2万亩动物园之类噱头挺足,而区块链在这里发挥了什么作用?能发挥什么作用?
目前该地采用的BCB公链,把当地的金融、商业、服务、贸易、运输等都进行融合。
从这个公链来看,虽然想要解决内容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政务服务、商业数据、物联网等方面,其他诸如钱包、支付等,专业化定位的联盟链相比公链,并无优势。
但起步早,就是最大的优势。
智慧城市,哪条链说了算,2020年会是一个逐渐见分晓的年份。
?
未来的一年,联盟链将在国内得到飞速扩张,而公有链将继续稳步向前。
其中我最期待的是DC/EP的发布,这对于联盟链来说是一个利好。因为DC/EP到底基于什么目前还不清楚,但不管怎么说,支持联盟链是起码的——要不然和支付宝、微信还有什么区别?
联盟链虽然不像公有链那样得民心,但如果能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更放心,也没有什么不好,比如我们不用担心买到假茅台,不用再跑来跑去打重复的证明等。
所以,无论是巴比特支持的杭州,还是在BCB支持的亚太城;无论是政府结成的联盟,还是企业建设的底层,谁能笑傲江湖,最后还看在这场限定规则、限定场地的争斗中,谁能得到最多的支持——政府和用户,两方面缺一不可。
PS:近期最值得关注的是赚钱信息只有一个,VOICE。怎么更快、更好地撸到更多的代币是当前最值得研究的问题。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