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小葱APP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阅读更多请登陆https://xcong.com/或下载小葱APP。
2020年开年第一个月比特币的一波快速上涨带动加密货币市场集体走强,在这波普涨过程中,单月涨幅近160%并顺利跻身加密货币市值排行榜前十的XTZ表现十分抢眼。
不过由于加密货币市场在不久的历史中有太多“臭名昭著”的故事,所以伴随着这波快速上涨行情同步出现的,既有对于Staking概念支持的声音,也不乏“又是一个岌岌可危的泡沫诞生”的猜疑。
著名加密货币评论员AlexSaunders在评论XTZ的上涨时表示,让我们仔细想想,Tezos网络究竟有多少真正有价值的应用?这个网络的开发者、社区以及网络效应又究竟能不能支撑得起这种幅度的币价上涨呢?而且,Tezos网络在去年发生的硬分叉甚至是因为资金分歧以及团队内讧“所致”。诚然高达80%以上的抵押率使得流通量减少推高了XTZ的币价,但是如若市场热度消退,XTZ将迎接严峻的考验。
瑞士最大的银行Swissquote将开始提供Tezos (XTZ) 质押服务:2月7日消息,瑞士最大的银行Swissquote透露,将开始提供Tezos (XTZ) 质押服务。质押Tezos的预期年收益率预计高达5.7%。此外,Swissquote还计划增加稳定币和其他质押服务。(Finance Magnates)[2022/2/7 9:35:50]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XTZ的这波快速上涨呢?
先简单介绍一下Tezos网络。Tezos以自我修正系统为特色,即通过一个在线用户投票系统对其协议进行自我迭代升级,从而避免硬分叉的发生。此外,Tezos采用LPOS的共识机制。该算法的工作方式是面包师通过烘焙打包区块,并广播全网记录,完成出块;烘焙则是生产区块的过程,需要通过质押代币这一动作来完成。
公告 | OKEx将于2月13日11:30暂停IOTA和XTZ的存取款业务:OKEx官方刚刚发布公告称,由于IOTA和Tezos(XTZ)的节点升级,OKEx将于2月13日11:30暂停IOTA和XTZ的存取款业务。[2020/2/13]
烘焙即意味着参与网络共识,每次生成或者验证一个区块之际,烘焙人都能够依据手中持有的XTZ数量占全部烘焙数量的比率,得到一定奖励,这些奖励来自于基于Tezos代币总量每年5%的增发奖励。Tezos不能像PoW区块链那样分叉。为了使区块链进行更新,需要大多数面包师的共识。
到目前为止,Tezos已经完成了两次大规模升级,分别命名为“雅典”和“巴比伦”。由于政策与面包师以及社区成员的利益息息相关,这自然保证了面包师不会投票赞成一项“有害”的建议。此外,由于Tezos网络的投票需要超过80%的支持票,并非51%的简单多数,所以想要恶意操控投票结果极难实现。
公告 | MXC平台于21:00正式上线ATOM、XTZ的3倍杠杆ETF:据MXC平台官方消息,MXC平台于12月19日21:00新增ATOM与XTZ项目的现货杠杆ETF,可实现对ATOM和XTZ的三倍做多与做空。目前已经上线包括BTC、ETH、EOS、ATOM、XTZ在内的五个项目,共计10个交易对。MXC平台杠杆ETF产品于12月10日16:00正式上线,ETF与期货合约类似,但采用现货式交易,无需保证金与承担爆仓风险。详情可点击原文查看。[2019/12/20]
这种特殊的社区治理模式也成为了Tezos网络区别乃至领先其他公链的关键所在。
此外,去年Tezos基金会曾在官网发文称,拉丁美洲最大的投资银行BTGPactual计划将其价值约10亿美元的STO转移到Tezos区块链上,这则消息使得市场对于Tezos的发展前景产生了极大的期待。甚至有观点认为XTZ即将成为下一个以太坊。
尤其是在去年下半年以太坊转向PoS的讨论热度持续走高的情况下,Tezos作为一个已经取得“先发优势”的成熟网络,其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开发者乃至市场参与者发现,许多交易所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都已经实现了对Tezos的支持,同时包括Coinbase等主要交易所也开始支持通过抵押XTZ来获取权益收益,这都为Tezos网络提供了更大的流量以及更加可观的活力。
诚然,由于XTZ的抵押率较高,在整体流通量较小的情况下,一旦币价出现明显上涨或者下跌的时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行Stake或者抛出抵押代币,这就引发了行情在市场维度上的二度上涨/下跌。这种特性会使得市面上的代币流通量发生变化进而使得行情本身产生一种容易暴涨/暴跌的表象。而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的这波上涨也大概率是由此所致。
所以,我们现在不应当妖魔化解读XTZ在最近一段时间的快速上涨,其流通市场的特性决定了该币种容易走出这种单边快速行情,而Staking或者说PoS热度的回归为XTZ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发展前景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基本面支撑”。
虽然没有人可以笃定XTZ必将持续上涨,但是如若将其定义为“泡沫”,显然并不客观。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