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不要乱投ICO
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ICO横空出世,早期投资者不可避免地落入了乱投ICO的坑里。2013年至2014年间,曾出现过许多疯狂的区块链项目成功的启动了ICO,它们的代币价格都出现过疯涨,不幸的是这些ICO项目最后都死在炒作过程中或者直接成为局,这个坑确实坑害了无数人,包括很多币圈大佬在内。
Bibox 量化产品负责人 David:币圈在“生产工具”层面正在发生着变化:6月10日,Bibox 量化产品负责人 David在直播AMA中,与社群用户共话“AI量化交易——震荡行情下新的盈利点”。他表示:随着币圈的不断发展,玩家的专业性也会越来越高,目前币圈在“生产工具”层面正在发生着变化。Bibox的量化产品,将会提供以CTA、网格、跨市场套利为主要产品的工具矩阵。
据透露,除已经上线的定投理财、跨市场套利、网格交易之外,趋势交易(CTA)、合约网格以及其他的量化工具也将在近期面世。[2020/6/10]
第二:不要变相ICO
声音 | 牛币圈创始人 三一:BTC减半等三因素刺激BTC可能突破1.5万美金:2月20日,第3期“Bibox兔子小姐直播间-大咖来了”AMA中,牛币圈创始人三一表示:BTC近期回调是因为涨多了,中长期来看,个人对BTC减半带来的上涨行情比较乐观,因为BTC自己的减半行情还未完全发力。从静态看,减半直接令BTC产出减少。从动态看,减半会形成币价上涨预期,刺激矿工增加矿机数量,造成全网算力上升,进一步推高挖矿成本。从历史角度看,每次减半都涨。产出减少,挖矿成本上升,由于历史走势,这三个因素使BTC减半获得了超出以往的关注度。对于BTC价格,今年可能突破1.5万刀。同时建议大家投资基本面好、跟上热点、估值合理的平台币。[2020/2/21]
IFO被业内认为是一种新的虚拟货币融资手段,在“币圈”,第一次IFO被认为是比特币分叉产生BCH(比特币现金)的过程。2018年1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指出,以发行迅雷“链克”为代表,一种名为“以矿机为核心发行虚拟数字资产”(IMO)的模式值得警惕,存在风险隐患。并呼吁广大消费者和投资者应认清相关模式的本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声音 | 自媒体:深圳遭约谈币圈企业中有刚刚开设了第21个矿场的新三板上市公司:据自媒体吴说区块链,18 日上午,深圳市互金整治办召开虚拟货币非法活动专项整治会议。会上,相关部门联合约谈了 8 家“涉币”企业,约谈内容主要为传导上级政策,要求企业不允许进行虚拟货币交易以及1CO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深圳市互联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新三板上市公司,同时也是“矿业大佬”,近期开启了旗下第21个矿场,可谓实力强劲,自称“区块链数据中心第一股”。作为新三板上市企业,互联在线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营收约为1.2亿元人民币,矿场挖出的比特币是否计算在内不得而知。[2019/12/19]
第三:不要轻信“大佬”
刚入场的投资者被收智商税无可避免,损失几百块是小事,但跟着操作,被套割肉,甚至被跑路,这些即使是去报警都不一定管用的。现在区块链行业的普遍玩法是:行业大佬给项目方站台,项目方分代币给大佬。项目做成了,分多点;项目做不成,分少点;项目做砸了,大佬声明和项目无关。
第四:非法
关于以“区块链”为名的非法,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指出,珍宝币、百川币、马克币、暗黑币等等,都是披着或者疑似披着数字货币的外衣进行非法的项目。腾讯安全反实验室负责人李旭阳介绍说,“最近利用所谓的区块链概念搞的代币、虚拟币这一块,我们发现非常活跃的这种代币有2000多种,这种平台已经超过3000多家,这类犯罪因为涉案金额非常大,所以危害很大。”
总体而言,目前区块链尚处于萌芽期,很多项目尚未落地,只有在尊重成长规律的前提下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培育才能使其逐渐成熟。技术是中性的,但决定技术的方向和结局的还是人性,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未来会如何发展,取决于操控者的价值观和文明程度。
区块链能够让你在这个行业赚到钱也能够让你倾家荡产,所以安子在这还是提醒广大用户,投资需谨慎,不要钱没挣着反而把自己给搭进去了,得不偿失。还有就是区块链局也是比较多的,咱们也是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详细交流了解请加笔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